前外侧韧带重建与前外侧复合体修复治疗高度轴移的前交叉韧带合并前外侧韧带损伤的比较 |
| |
作者姓名: | 贾雪峰 吴青华 邓同博 沈晓震 叶剑平 方贺 周荣昌 曹扬 陈有芬 杨骐宁 徐国红 |
| |
作者单位: | 金华市人民医院, 浙江 金华 321000;金华市中心医院, 浙江 金华 321000;东阳市人民医院, 浙江 金华 322100 |
| |
基金项目: | 金华市科技计划项目社发类重点(计划编号:2020-3-055) |
| |
摘 要: | 目的: 回顾性分析前外侧韧带重建术与前外侧复合体修复术对合并高度轴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存在高度轴移的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合并前外侧韧带(anterolateral ligament,ALL)损伤患者49例。其中29例接受ACL重建联合前外侧复合体修复为修复组,男23例,女6例;年龄20~37(27.5±4.8)岁;左侧13例,右侧16例;合并半月板损伤11例。20例接受ACL重建联合ALL重建术为重建组,男17例,女3例;年龄20~38(27.1±4.5)岁;左侧8例,右侧12例;合并半月板损伤6例。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稳定性(轴移试验、KT 2000)、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辛辛那提体育活动量表(Cincinnati sports activity scale,CSAS)评分及Tegner运动水平评分。结果: 49例均获得随访,修复组随访13~20(15.3±1.8)个月,重建组12~21(16.0±2.2)个月。两组患者术前轴移试验分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修复组中0级24例,1级5例;重建组中0级18例,1级2例,两组患者轴移试验分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KT 2000胫骨位移值分别为(9.39±0.77) mm(修复组)和(9.14±0.78) mm(重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修复组中KT 2000胫骨位移<3 mm有24例,3~5 mm有5例;重建组中<3 mm有18例,3~5 mm有2例;两组患者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建组KT 2000胫骨位移(1.30±0.86) mm小于修复组的(1.99±1.11) mm(P<0.05)。两组术后末次随访健侧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修复组膝关节伸屈活动度范围要小于重建组(P<0.05)。两组术前膝关节Lysholm及C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两组Lysholm及CSAS评分均相比术前有明显改善,而重建组Lysholm及CSAS评分要优于修复组(P<0.05);Tegner评分显示修复组16例恢复伤前活动水平,重建组17例恢复伤前水平,后者明显优于前者(P<0.05)。结论: 相比前外侧复合体修复,ALL联合ACL重建治疗对合并高度轴移的ACL损伤患者能获得更好的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这有利于减少ACL重建失败的风险。
|
关 键 词: | 前外侧韧带 前交叉韧带重建 高度轴移 |
收稿时间: | 2024-07-13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骨伤》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骨伤》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