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咽反射异常程度与隐性误吸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姓名:刘婷慧  孙洁  张倩  高盼盼
作者单位:徐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徐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徐州市中心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徐州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基金项目:徐州市重点专项(XWKYHT20230012);徐州市医学领军人才培养项目(XWRCHT20210024);江苏省老年健康科研项目(LKM2022046)
摘    要:目的:比较不同咽反射异常程度的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隐性误吸发生率及吞咽功能的差异,探讨咽反射异常程度与发生隐性误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120例,根据咽反射检查结果分为3组,咽反射正常组(A组)39例、咽反射减退组(B组)54例和咽反射消失组(C组)27例。采用吞咽X射线电视透视检查(VFSS)和纤维内窥镜吞咽评估(FEES)对3组患者咽期吞咽障碍的异常征象、视频吞咽造影功能障碍(VDS)评分、Rosenbek渗漏-误吸(PAS)评级、耶鲁咽部残留物严重程度(YPR-SRS)评级、咽部感觉受损、隐性误吸及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咽反射异常程度与吞咽功能和隐性误吸及SAP的相关性。结果:3组患者吞咽启动延迟、会厌折返障碍、喉上抬障碍、咽部感觉受损、隐性误吸和SAP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高于B组、B组高于A组(均P<0.05)。3组患者梨状窝残留、咽后壁残留、误吸、VDS评分、PAS及YPR-SRS评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入组患者咽反射异常程度与吞咽启动延迟、会厌折返障碍、喉上抬障碍、咽部感觉受损、隐性误吸及SAP均具有正相关性(均P<0.05)。咽反射消失预测患者发生隐性误吸的敏感度为52.00%,特异度为85.26%;咽反射异常预测患者发生隐性误吸的敏感度为96.00%,特异度为40.00%。结论:卒中后患者咽反射异常程度与咽期吞咽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相关。咽反射异常程度越高,可能伴随更高的隐性误吸发生率。

关 键 词:脑卒中  吞咽障碍  咽反射  隐性误吸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康复》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康复》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