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淡豆豉的发酵工艺沿革及过程控制概述
引用本文:林王敏,翁倩倩,邓爱平,赵佳琛,张悦,王海洋,任亚风,张水利,俞冰,詹志来,黄璐琦.淡豆豉的发酵工艺沿革及过程控制概述[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27(11):222-232.
作者姓名:林王敏  翁倩倩  邓爱平  赵佳琛  张悦  王海洋  任亚风  张水利  俞冰  詹志来  黄璐琦
作者单位:1.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资源中心 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北京 100700;2.浙江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杭州 310053;3.江西中医药大学 院士工作站,南昌 330004;4.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 450046;5.河北美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北 保定 071000;6.厦门本草真源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福建 厦门 361026
基金项目: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2060302);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ZZ13-YQ-09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711401,2017YFC1700805)
摘    要:通过查阅古籍及现代文献,对淡豆豉的历史演变、古今发酵工艺对比和关键环节控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并总结了淡豆豉的品质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方法,以期为淡豆豉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经分析后发现,在淡豆豉的发酵过程中,发酵菌种、杂菌、温度和湿度等均为影响其品质的重要因素,“后酵”过程的条件控制更是被历代本草重点关注。此外,古代认可的“香美之豉”是以霉菌为优势菌发酵而成,发酵霉菌的选育和使用应是解决淡豆豉品质问题的要点。因此,基于历代本草所载 “香”和“美”的评价指标深入研究和优化菌种、温度、湿度等工艺条件对提高淡豆豉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淡豆豉  发酵工艺  历史沿革  品质评价  过程控制  霉菌  基因工程
收稿时间:2020/9/2 0:00:00

An Overview of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Evolution and Process Control of Sojae Semen Praeparatum
LIN Wang-min,WENG Qian-qian,DENG Ai-ping,ZHAO Jia-chen,ZHANG Yue,WANG Hai-yang,REN Ya-feng,ZHANG Shui-li,YU Bing,ZHAN Zhi-lai,HUANG Lu-qi.An Overview of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Evolution and Process Control of Sojae Semen Praeparatum[J].China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2021,27(11):222-232.
Authors:LIN Wang-min  WENG Qian-qian  DENG Ai-ping  ZHAO Jia-chen  ZHANG Yue  WANG Hai-yang  REN Ya-feng  ZHANG Shui-li  YU Bing  ZHAN Zhi-lai  HUANG Lu-qi
Abstract:
Keywords:Sojae Semen Praeparatum  fermentation process  historical evolution  quality evaluation  process control  mold  genetic engineering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