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随着全球老龄化趋势的发展,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已成为世界性的女性健康问题。目前常用的生物制剂存在不良反应多、无法长期用药等缺陷。多项Meta分析已证明补肾法对PMOP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其治疗机制尚不明确。该文Meta分析评估基于PMOP动物模型的补肾法对骨保护素(OPG)/核转录因子(NF)-κB受体激活因子(RANK)/NF-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ANKL)信号通路的影响,为用补肾法治疗PMOP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 Medline,Embase,中国知网(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以收集检索从建库至2020年1月的研究,并对每篇纳入文章的研究质量进行了评估。根据SYRCLE的偏倚风险工具对每一篇纳入的文章的研究质量进行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Meta分析。结果 包括619只大鼠的32项研究,纳入研究的质量分数都在3~5分。Meta分析结果表明,补肾法在增加骨密度(BMD)值方面优势明显[标准化均数差(SMD)=2.01,95%置信区间(CI)=1.50~2.52,P<0.000 01]。同时补肾法可增加卵巢切除(OVX)大鼠骨组织中血清OPG水平(SMD=3.33,95% CI=2.59~4.07,P<0.000 01),提高OPG mRNA表达(SMD=11.81,95% CI=7.49~16.13,P<0.000 01)和促OPG蛋白生成(SMD=4.95,95% CI=3.09~6.81,P<0.000 01)。补肾法可以降低血清RANKL水平(SMD=-4.88,95% CI=-6.01~-3.75,P<0.000 01)和RANK水平(SMD=-7.30,95% CI=-9.53~-5.07,P<0.000 01);补肾法还可降低骨RANKL mRNA(SMD=-6.22,95% CI=-8.95~-3.49,P<0.000 01)和骨RANK mRNA(SMD=-3.18,95% CI=-6.19~-0.18,P<0.05)及RANKL蛋白在骨组织中的表达(SMD=-3.99,95% CI=-5.47~-2.50,P<0.000 01)。结论 该研究发现补肾法在调节PMOP的动物模型中OPG/RANK/RANKL信号通路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优势,但仍然需要更多的样本,合理的设计和高质量的动物实验来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