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围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发病机制的探讨
引用本文:周冰侠,季秋梅,袁琳,闫利红,刘利,陈雪,张建杰,王杏芹,马冬霞.围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发病机制的探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2):137-139.
作者姓名:周冰侠  季秋梅  袁琳  闫利红  刘利  陈雪  张建杰  王杏芹  马冬霞
作者单位:周冰侠 (任丘市华北石油总医院妇产科,河北任丘,062552); 季秋梅 (任丘市华北石油总医院妇产科,河北任丘,062552); 袁琳 (任丘市华北石油总医院妇产科,河北任丘,062552); 闫利红 (任丘市华北石油总医院妇产科,河北任丘,062552); 刘利 (任丘市华北石油总医院妇产科,河北任丘,062552); 陈雪 (任丘市华北石油总医院妇产科,河北任丘,062552); 张建杰 (任丘市华北石油总医院妇产科,河北任丘,062552); 王杏芹 (任丘市华北石油总医院妇产科,河北任丘,062552); 马冬霞 (任丘市华北石油总医院妇产科,河北任丘,062552);
摘    要:目的:通过检测围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EP)患者息肉组织中孕激素受体PR以及PTEN基因的表达,探讨围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检测20例正常围绝经期妇女的子宫内膜(正常对照组)及40例并发子宫内膜息肉的围绝经期妇女的内膜息肉(息肉组)及其子宫内膜(患者内膜组)肿瘤抑制基因PTEN和PR的蛋白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PTEN基因在息肉组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人子宫内膜及患者正常内膜表达,两两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PR蛋白在息肉组腺上皮和间质细胞的表达明显低于患者内膜及正常对照组内膜,两两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TEN基因与PR蛋白在EP细胞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PTEN在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息肉的产生可能是由于PR在EP中表达降低,导致孕酮的负调控作用减弱,局部组织受相对高的雌激素持续刺激;PTEN与PR在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关 键 词:围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  孕激素受体PR  PTEN蛋白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