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穴位配伍针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浆一氧化氮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罗海鸥 唐勇 蒲艺 黄祖莉 蓝群 胡玲香 |
| |
作者单位: |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四川,400037;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四川,610075;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成都,610041 |
| |
摘 要: | 目的 :观察比较中脘、胃俞配伍和内关、公孙配伍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浆一氧化氮 (NO)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 5 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中脘、胃俞配伍和公孙、内关配伍 2组针刺 ,均采用捻转补法及小幅度震颤 1min ,每 5次为 1个疗程 ,连续 3个疗程 ;采用亚硝酸盐间接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NO水平。结果 :中脘、胃俞配伍组治疗前血浆NO水平为 (4 .3 2± 0 .1 3 ) μmol/L ;治疗结束时血浆NO水平为 (6.1 4± 0 .2 9) μmol/L ;治疗前后统计学比较 ,P <0 .0 1。公孙、内关配伍组治疗前血浆NO水平为 (4 .3 5± 0 .1 8) μmol/L ;治疗结束时血浆NO水平为 (6.0 2± 0 .1 1 ) μmol/L ,治疗前后统计学比较 ,P <0 .0 1。 2组之间比较 ,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中脘、胃俞俞募配伍法及公孙、内关配伍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获效可能与NO变化有关 ,但 2种不同配伍方案之间对疗效和NO变化的影响没有差异
|
关 键 词: | 一氧化氮 消化性溃疡 穴位配伍 |
修稿时间: | 2002-01-18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