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特征与处理
引用本文:戴生明,李露言.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特征与处理[J].医学研究生学报,1992(1).
作者姓名:戴生明  李露言
作者单位:金陵医院心血管科,金陵医院心血管科
摘    要:尽管习惯上一直把心绞痛作为心肌缺血的重要症状,但近10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许多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或称为安静性心肌缺血(SMI)。有人认为,SMI 的病理生理机理可能与疼痛性心肌缺血相同。另有人认为 SMI 发生的主要机理是心肌供血不足,而不是心肌需氧量增加。缺血发生前心率的变化,在疼痛性和无痛性心肌缺血是相似的。在心肌发生缺血的开始,很难判定是疼痛性还是无痛性。SMI 比疼痛性心肌缺血更为常见,在人群中的发生率为2.5%~10%。SMI 患者可分为三型:Ⅰ型每次发生心肌缺血时均无症状;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