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功能性微创理念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围手术期应用临床研究题录
作者姓名:阿迪拉·阿不都萨拉木  王文静  朱天琦  熊晓峰  贺颖  刘率斌  杨继鑫  冯杰雄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小儿外科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401240);;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CBF134);
摘    要:目的探讨功能性微创理念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围手术期应用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采取心形吻合术治疗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临床资料。共有8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纳入研究, 其中功能性微创(functional minimally invasive, FMI)组45例, 非功能性微创(non-functional minimally invasive, non-FMI)组37例。FMI组中, 男34例、女11例, 手术年龄(1.31±0.96)岁;non-FMI组中, 男28例、女9例, 手术年龄(1.16±0.63)岁。比较两组患儿术后首次经口喂养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肛管拔出时间、疼痛评分、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两独立样本t检验用于服从正态分布连续变量的差异性检验, Mann-WhitneyU检验用于非正态分布连续变量的差异性检验;分类变量采用卡方精确检验。结果与non-FMI组相比, FMI组术后拔出肛管的时间[(9.23±1.47)d比(11.50±1.91)d, P=0.001]和首次开始肠内营养的时间明显缩...

关 键 词:先天性巨结肠  功能性微创  腹腔镜  外科手术  儿童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