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五期增强CT扫描评估正常肝实质及肝硬化患者肝脏灌注特性的可行性研究
引用本文:李清,谢双双,侯文静,石祥,程悦,沈文.五期增强CT扫描评估正常肝实质及肝硬化患者肝脏灌注特性的可行性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8(1):40-45.
作者姓名:李清  谢双双  侯文静  石祥  程悦  沈文
作者单位:300192天津,天津医科大学一中心临床学院(李清);300192天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放射科(谢双双、侯文静、石祥、程悦、沈文)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1657);天津市卫生计生委科技基金(15KG133)
摘    要:【摘要】目的:探究五期增强CT扫描灌注参数评估正常肝实质及肝硬化者肝脏灌注特性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正常或肝单发血管瘤(直径<2cm)者16例及肝硬化患者10例纳入本研究,均行腹部CT平扫及五期增强检查,包括动脉早期、动脉期、门脉期流入期、门脉期及延迟期。另外回顾性收集12例正常或肝单发血管瘤(直径<2cm)者的肝脏灌注数据纳入本研究。经后处理获取肝脏灌注参数,包括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血流量(BF)和血容量(BV)。由2位观察者分别测量五期增强CT及常规CT灌注后处理获取的各肝脏灌注参数。记录以上各扫描方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值。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2位观察者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比较正常肝实质五期增强CT与常规CT灌注、正常肝实质与肝硬化患者五期增强CT所得各灌注参数的差异,并比较五期增强CT扫描与常规CT灌注扫描的CTDIvol值差异。结果:2位观察者测量各灌注参数结果的一致性均良好(ICC值为 0.818~0.996)。正常肝实质五期增强CT与常规CT灌注得到的HPI、HAP、PVP、BF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75、0.219、0.073、0.108),而两者B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五期增强CT扫描得到的参数中,肝硬化组HPI、HAP较正常肝实质组升高,PVP较正常肝实质组减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42、0.002);而两组间BV、BF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88、0.093)。平扫加五期增强CT扫描的CTDIvol为(53.78±13.67)mGy,常规CT灌注扫描的CTDIvol为45.45mGy,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单期增强CT扫描的CTDIvol为(8.96±2.28)mGy,为常规CT灌注扫描的19.7%。结论:五期增强CT对正常肝实质灌注评估结果与常规灌注CT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有望应用于肝硬化患者肝脏灌注改变的评估。

关 键 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五期增强CT    肝疾病    肝硬化
点击此处可从《放射学实践》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放射学实践》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