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酒精相关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疗效观察
引用本文:滕军波,吕斌军.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酒精相关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6,48(4):38-41.
作者姓名:滕军波  吕斌军
作者单位: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
摘    要: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酒精相关肝郁脾虚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酒精相关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观察组在此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6周。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及治疗6周后,进行HAMD-24评分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包括躯体功能(PE)、躯体角色(RF)、肌体疼痛(BP)、总的健康状况(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角色(RE)和心理健康(MH)8个方面概括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价临床疗效。结果:2组有效受试者分别为60例、58例。2组内治疗3周后较治疗前、治疗6周后较治疗3周后HAMD-24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治疗3周后、治疗6周后观察组HAMD-24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时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周后较治疗前、治疗6周后较治疗3周后BP均降低,PE、RF、GH、VT、SF、RE、MH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治疗3周后较治疗前仅BP降低,GH、SF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与治疗前比较,BP降低,PE、RF、GH、VT、SF、RE、MH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治疗3周后,观察组BP均低于对照组,PE、RF、GH、VT、SF、RE、MH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7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酒精相关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降低HAMD-24评分,改善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优于单纯帕罗西汀的治疗效果。

关 键 词:抑郁症    酒精中毒    肝郁脾虚    舒肝解郁胶囊    帕罗西汀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新中医》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新中医》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