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4篇
  免费   456篇
  国内免费   280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81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327篇
内科学   198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65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84篇
综合类   1619篇
预防医学   338篇
眼科学   107篇
药学   1505篇
  1篇
中国医学   2690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384篇
  2011年   450篇
  2010年   369篇
  2009年   374篇
  2008年   375篇
  2007年   354篇
  2006年   387篇
  2005年   330篇
  2004年   352篇
  2003年   315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270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眼科杂志》2022,(7):535-541
目的探讨不同斜视患者眼前节血液供应的变化。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6年11月至2021年1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接受虹膜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的16例(16只眼)斜视患者, 按是否存在眼外肌直肌损伤以及直肌手术史分为2个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眼科检查和眼肌检查, 并行ICGA检查, 通过眼前节照相机获得图像, 记录前臂-虹膜循环时间、虹膜充盈完成时间、开始消退时间、消退完成时间等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 对比2个组虹膜灌注情况, 采用Pearson及Spearman相关性检验, 分析前臂-虹膜循环时间、虹膜充盈完成时间与年龄、病程的关系。结果 16例患者中男性10例, 女性6例;年龄(49.2±13.2)岁, 病程2~31个月。眼外肌无损伤组7例, 眼外肌损伤或手术组9例, 2个组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眼外肌无损伤组与眼外肌损伤或手术组前臂-虹膜循环的时间[M(Q1, Q3)]分别为18(18, 21)、22(20, 24)s, 虹膜充盈完成时间分别为(13.86±1.95)、(12.22±3.60)s, 2个组间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克隆地黄Rehmanniaglutinosa毛蕊花糖苷合酶基因(Rg Ac S1),分析其亚细胞定位和表达模式。方法在地黄的转录组数据库中通过注释和比对,获得地黄Rg Ac S1的c DNA序列,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进行分子克隆。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表达载体,以农杆菌瞬时表达法观测Rg Ac S1的亚细胞定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Rg Ac S1基因在地黄块根不同部位的表达模式。结果获得地黄1个莽草酸-O-羟基肉桂酰基转移酶的全长编码序列,c DNA长度为1 659 bp,包含1个1 29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31个氨基酸残基,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475 900,具有莽草酸-O-羟基肉桂酰基转移酶的典型结构域,命名为Rg Ac S1。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Rg Ac S1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在细胞核中也有分布。q RT-PCR分析表明,Rg Ac S1在地黄的周皮和根毛中表达量较高,在木质部和韧皮部表达量较低。Rg Ac S1基因在地黄品种北京1号、QH1和85-5中非菊花心中表达量均高于菊花心中的表达量,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结论获得地黄Rg Ac S1的c DNA序列,明确了Rg Ac S1的亚细胞定位和时空表达模式,为进一步研究Rg Ac S1基因在毛蕊花糖苷合成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水翁花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神经细胞PC12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PC12氧化应激损伤模型,不同浓度的水翁花干预H2O2诱导的PC12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检测细胞SOD水平。qRT-PCR法检测水翁花对miR-422a表达的影响;过表达miR-422a或抑制miR-422a表达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及SOD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中Bcl-2、Bax的表达变化。结果 H2O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SOD活性降低(P<0.05),抑制miR-422a表达(P<0.05),而水翁花处理后,PC12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SOD活性增强(P<0.05),促进miR-422a表达(P<0.05),Bcl-2表达上调(P<0.05),Bax表达下调(P<0.05);过表达miR-422a可抑制H2O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P<0.05),增强SOD活性(P<0.05);抑制miR-422a表达可逆转水翁花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SOD活性的影响。结论水翁花可通过上调miR-422a表达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发挥保护作用,其可能作用机制与抗细胞凋亡及抗氧化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4.
李敏  杨静  朱继孝  钟国跃 《中草药》2020,51(16):4109-4112
目的研究结香属藏药绿萝花(滇结香Edgeworthia gardneri干燥花蕾)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AB-8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pre-HPLC等色谱方法对绿萝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测定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绿萝花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绿萝花苷C(1)、西瑞香素-5-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2)、(3S)-1,2,3,4-四氢-β-咔啉-3-羧酸(3)、二氢山柰酚(4)。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吴秀稳  杨秀伟 《中草药》2020,51(13):3383-3392
目的研究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的香豆素类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采用硅胶、HPLC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炎症反应模型,考察羌活中香豆素类成分对炎症反应模型一氧化氮(NO)生成的影响。结果从羌活甲醇提取物分离得到24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欧前胡素(1)、川白芷素(2)、补骨脂素(3)、香柑内酯(4)、茵陈素(5)、欧芹酚(6)、5-去氢羌活醇(7)、环氧脱水羌活醇(8)、7″-O-甲基异羌活醇(9)、佛手柑素(10)、7-异戊烯氧基-6-甲氧基-香豆素(11)、栓翅芹烯醇(12)、羌活醇(13)、去甲呋喃羽叶芸香素(14)、异羌活醇(15)、蛇床夫内酯(16)、6-异戊烯氧基伞形花内酯(17)、紫花前胡苷元(18)、异虎耳草素(19)、紫花前胡苷(20)、前胡苷V(21)、前胡苷I(22)、印枳苷元-11-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23)、羌活苷(24)。化合物7~10、13和15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NO生成活性最强,最大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为8.50~35.12μmol/L。结论化合物7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17为首次从羌活中分离得到;C-5位上具有多烯烃结构的香豆素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NO生成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18个不同地理居群新塔花的内转录间隔区(ITS)2和psbA-trnH序列,为其种质资源评价和基原药用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参考。方法:试剂盒法提取新塔花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ITS2和psbA-trnH间隔区序列,双向测序,拼接,基于Kimura两参数模型(K2P)构建邻接法(NJ)系统发育树。结果:不同地理居群新塔花ITS2和psbA-trnH序列均有种内差异。ITS2序列长度平均为236 bp,检测有9个单倍型,遗传距离为0~0. 022,不同地理居群新塔花聚为两支,XTH3,XTH6,XTH9等10个地理居群聚为一支,XTH4,XTH5,XTH10等8个地理居群聚为另一支。除XTH6的psbAtrnH序列存在6 bp缺失外,其他地理居群的psbA-trnH序列长度均为355 bp,检测有4个单倍型,遗传距离为0~0. 023,不同地理居群新塔花聚为两支,XTH1,XTH3,XTH4等12个地理居群聚为一支,XTH14,XTH17,XTH18聚为另一支。基于ITS2+psbA-trnH组合序列的系统发育(NJ)树显示,不同地理居群的新塔花可分为两支,XTH11,XTH12,XTH16等12个地理居群聚为一支,XTH14,XTH17,XTH18聚为另一支。结论:不同地理居群的新塔花地理位置接近或相似,相对遗传距离较小,亲缘关系较为接近,说明不同地理居群新塔花的亲缘关系及其遗传多样性与地理位置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灯盏花素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CNKI、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中关于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4月,通过Co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5. 3软件对提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Jadad量表对纳入文献的临床试验方法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30篇文献、3 312例患者。与单用常规西药比较,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能改善患者各项指标,提高临床总有效率[RR=1. 24,95%CI (1. 20,1. 28),P<0. 000 01],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MD血浆黏度=-0. 67,95%CI (-1. 28,-0. 07),P=0. 03;MD全血低切黏度=-1. 20,95%CI (-1. 65,-0. 75,P <0. 000 01;MD全血高切黏度=-0. 56,95%CI (-1. 07,-0. 05),P=0. 03]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DNIHSS=-4. 15,95%CI (-5. 00,-3. 30),P <0. 000 01],并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19,(10)
目的优化杨枸花总黄酮提取工艺,并制备驱蚊止痒湿巾。方法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为影响因素,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总黄酮提取工艺。然后,以杨枸花、褐藻酸钠、迷迭香精油、丝瓜络为主要原料,制备驱蚊止痒湿巾。结果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60℃,料液比1∶30,所得湿巾药液呈浅棕黄色,均匀透亮,无杂质。结论杨枸花驱蚊止痒湿巾取材天然,温和不刺激,制作方便,易于携带,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4):4320-4322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6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口服治疗,观察组增加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评价两组疗效、心肌酶谱及炎症细胞因子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肌酶谱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K、cTnI、LDH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RP、TNF-α、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CRP、TNF-α、IL-6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采用曲美他嗪口服治疗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可进一步控制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心肌酶谱指标,促使症状尽快有效缓解,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及TRAP酶活力检测法评价0.1、1.0、10.0 μmol·L–1的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对破骨前体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采用细胞增殖活性检测试剂盒(CCK8)法检测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采用F-actin环染色和骨陷窝形成实验检测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对破骨前体细胞诱导形成的破骨细胞功能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破骨细胞分化相关特异性蛋白TRAP、整合素β3(ITGβ3)和细胞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显著降低TRAP活性(P<0.05),且对破骨前体细胞活力未见显著影响,提示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显著抑制破骨细胞形成。F-actin环染色和骨陷窝形成实验也显示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显著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WB实验结果表明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可显著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特异性蛋白TRAP、ITGβ3和c-Fos等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 2-乙酰基毛蕊花糖苷能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RAP、ITGβ3和c-Fos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