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益气养阴方对鸡胚绒毛尿囊膜(CAM)血管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益气养阴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制备CAM模型,比较大鼠含药血清和无药血清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情况。结果:含药血清对鸡胚绒毛尿囊膜的血管生成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结论:益气养阴方对活体血管的生成具有抑制作用,在肿瘤和其他病理情况下的血管形成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3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TP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益气养阴方(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沙参、麦冬、生地黄、百部、桑白皮、杏仁、赤芍、桃仁)加减。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53.3%、42.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益气养阴方对小鼠子宫颈癌U14生长及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对小鼠子宫颈癌U14生长及转移的影响。方法:小鼠经肌肉接种U14子宫颈癌细胞悬液,观察小鼠实体瘤的瘤质量、抑瘤率、肺部转移率、肺部转移瘤生长情况。结果:益气养阴方组的肺部转移结节较模型组明显减少,并且明显改善化疗对机体的免疫损伤。结论:益气养阴方对肿瘤自发性转移模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益气养阴方抗肿瘤诱导CAM血管生成及分子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方抗肿瘤诱导CAM血管生成及对CAM移植瘤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效应。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其组织形态学定量分析方法对VEGF和MMP2在CAM移植瘤中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益气养阴方组VEGF和MMP2的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益气养阴方对肿瘤诱导的CAM血管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降低VEGF和MMP2的表达可能是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益气养阴方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5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类中药配伍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再配合益气养阴方(黄芪、白参、麦冬、生地、丹参、板蓝根等),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改变。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6%,明显高于对照组77.1%(P<0.05)。治疗组对主要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及心电图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本方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益气养阴方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7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便秘是以粪质干燥坚硬、排便困难及排便频率减少为特征的一种疾病,老年人尤以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发病率最高。2006年7月-2009年3月,笔者在湖北省中医院甘爱萍教授指导下,采用益气养阴方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7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益气养阴方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视网膜P53、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方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机制,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无茵枸橼酸一枸橼酸钠缓冲液,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单次左下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STZ)造成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第3天开始根据组别给予不同药物灌胃,30天后取大鼠视网膜组织检测各组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 益气养阴方能明显降低P53在视网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升高Bcl-2阳性表达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养阴方能通过影响P53及Bcl-2的表达抑制视细胞的凋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视细胞的作用,对DR的发生发展具有预防和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8.
益气养阴方治疗甲亢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治疗甲亢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益气养阴方,对照组用他巴唑与阿仑膦酸钠治疗,6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改善症状、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等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益气养阴方能有效缓解甲亢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 相似文献
9.
“益气养阴方”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2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采用自拟益气养阴方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2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53例,均为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门诊诊断为功能性便秘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通过应用荧光偏振技术观察了中药益气养阴方和补气养血方治疗前后,淋巴细胞型白血病小鼠(L_(7212))红细胞及淋巴细胞膜流动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两方药可以通过降低淋巴细胞膜的流动性,改善膜的结构和功能发挥抗白血病的作用。淋巴细胞膜流动性的异常可能对白血病的早期诊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