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0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74篇
中国医学   21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狼毒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概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2.
灌胃给予L615白血病鼠狼毒大戟水提物3.0g/kg(相当生药)7d,小鼠T淋巴白血病细胞增殖受到了较强地抑制(P〈0.02),显著曾加了由于L615白血病细胞攻击所致的肝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SOD)下降(P〈0.01,P〈0.001),但狼毒大戟1.8g/kg水提物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较弱,对GSH-Px与SOD活力的恢复无效,提示其抗L615白血病的有  相似文献   
3.
大狼毒三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东  苏亚伦  杨峻山 《药学学报》1992,27(6):445-451
自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大狼毒(Euphorbia nematocypha Hand—Mazz)根的乙醇提取物的苯溶解部分,经20%AgNO3硅胶层析,分离得到七个三萜类成分。根据光谱(IR,EIMS,1H—NMR和13C—NMR)和化学方法,确定其中一个化合物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大狼毒醇(nematocyphol,Ⅳa),其它化合物为已知物:印度荆芥醇乙酸酯(nepehinol acetate Ⅰ),日尔曼醇乙酸酯(germanicol acetate Ⅱ),大戟醇(euphol,Ⅲ),蒲公英醇(taraxasterol,Ⅴa),24-亚甲基环阿尔廷醇(24-methylenecycloartanol,Ⅴa)和印度荆芥醇(nepehinol,Ⅶa)。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大狼毒中得到。  相似文献   
4.
耿晨蕾  王玉玉  刘思佳  许妍妍  李遇伯 《中草药》2023,54(10):3329-3336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有毒蒙药在治疗疾病及救治疑难杂症中具有重要作用。多种有毒蒙药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且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其本身的毒性,使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蒙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有毒蒙药的多种减毒方法,如采用配伍、炮制等减毒手段进行处理,以达到降低毒性、提高疗效的作用。通过对3种代表性有毒蒙药斑蝥Mylabris、草乌Aconiti Kusnezoffii Radix、瑞香狼毒Stellerae Chamaejasmes Radix的抗肿瘤作用、毒性机制及减毒策略进行综述,为其临床用药及新药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瘙痒性皮肤病 ,包括瘙痒症、痒疹 ,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 ,主要证见皮肤瘙痒 ,或有抓痕 ,或有扁平丘疹 ,或有鳞屑 ,病程缓慢。 1991年至今 ,我们采用了生肌玉红膏合狼毒膏外涂治疗瘙痒性皮肤病 16 0例 ,获得满意的疗效 ,现加以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16 0例均为门诊患者 ,男 83例 ,女 77例 ,年龄最大者 78岁 ,最小者 3岁 ,病程最短者 8天 ,最长3个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中医病证诊断标准》中的中医皮肤科症证诊断疗效标准中 ,“四弯风”、“风热疮”、“顽湿聚结”、“面游风”等 ,上述患者属于血虚风燥型…  相似文献   
6.
小狼毒的二萜化学成分研究(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峻  杨成金  吴大刚 《中草药》1998,29(2):73-76
从大戟科小狼毒Euphorbiaprolifera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2个二萜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鉴定为3,5,8-三乙酰基-5α-苯甲酰基-14-丙酰基曼西醇类二萜(3,5,8-triacetyl-5α-benzoyl-14-propanoylmyrsinoltypediterpenewithC9~C10cyclizedtoformanadditionallactonering,Ⅰ),3-乙酰基-5β,8α-二苯甲酰基-14-丙酰基曼西醇类二萜(3-acetyl-5β,8α-dibenzoyl-14-propanoylmyrsinoltypediterpenewithC9~C10cyclizedtoformanadditionallactonering,Ⅱ)。其中Ⅱ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狼毒类生药原植物调查及分类鉴定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目前全国各地所用狼毒的原植物进行了调查,发现共有3科12种(变种、变型),讨论了他们的分类鉴定特征并列出了检索表。  相似文献   
8.
狼毒,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属于不常用中药材。其味辛,性平,有毒。入肺、肝、脾经。有逐水祛痰,散经杀虫的功效。狼毒在国内同名异物很多,其正品应为《本草纲目)中所记载的瑞香科植物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sc),又名断肠草、红狼毒、火柴头花等,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故又被称为西北狼毒,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瑞香狼毒的根,为药用狼毒的正品,狼毒用于治疗肿瘤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本经》中就指出,“狼毒破积聚,治恶疮,消蛊毒”。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结核灵片中狼毒薄层鉴别进行改进。方法:采用薄层鉴别方法。结果:通过改变展开剂获得清晰的薄层色谱图。  相似文献   
10.
林世翼  贾景明  王安华 《中草药》2020,51(1):256-264
狼毒Euphorbiae Ebracteolatae Radix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或月腺大戟E.ebracteolata的干燥根,是一种广泛应用,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中药材。狼毒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中二萜类化合物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主要包括松香烷型、巴豆烷型、海松烷型、玫瑰烷型、西松烷型、巨大戟烷型、贝壳杉烷型、阿替斯烷型8种类型,此外还有少量二萜二聚体及其他类型的二萜类化合物。狼毒二萜类化学成分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等药理作用。对狼毒二萜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更好地开发狼毒资源及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