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43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610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84篇
内科学   240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251篇
综合类   201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71篇
  1篇
中国医学   91篇
肿瘤学   1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5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2篇
  196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胰腺炎病因和诊治十年变迁(附725例报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礼  王兴鹏 《胃肠病学》2004,9(5):280-283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和早期诊治一直是临床医师关注的问题。目的:探讨近十年来急性胰腺炎病因、诊断和治疗的变迁及其对预后和住院费用的影响,总结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经验。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将725例人选患者分为两组.1993年4月~1998年12月就诊的患者为第一组,1999年1月~2002年8月就诊的患者为第二组:分析两组患者病因、诊断指标、治疗方案、并发症、预后、住院费用方面的变化。结果:比较两组病因,两组患胆囊炎胆结石者分别占72.3%和75.8%,高脂血症者分别占25.3%和25.8%,酗酒者分别占10.6%和9.7%。血清淀粉酶水平高于正常上限3倍的总检出率为66.9%.CT诊断总阳性率为92.0%。第一组46.9%的患者应用生长抑素,31.1%的重症患者发生胰腺假性囊肿,2.2%发生胰腺脓肿,死亡率为15.6%。第二组72-3%的患者应用生长抑素,13.2%的重症患者发生胰腺假性囊肿,2.2%发生胰腺脓肿,死亡率为6.5%。第二组的住院费用与第一组相比呈下降趋势,但无显著差异。结论:胆道疾病仍为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血清淀粉酶和CT是急性胰腺炎较常用和可靠的检查手段。通过早期足量应用胰酶抑制剂(尤其是生长抑素)、肠道去污和改善胰腺微循环,可改善急性胰腺炎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和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
对使用蝮蛇抗栓酶、维脑路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各50例进行甲襞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蝮蛇抗栓酶组用药后,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各项异常指标显著下降(P<0.01~0.05)。而维脑路通对脑血栓的微循环障碍、血液粘度、β-脂蛋白、甘油三酯、血小板聚集等异常指标改善不大(P>0.05)。提示:蝮蛇抗栓酶是优于维脑路通的降粘药物。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闭合式颅骨开窗的方法制成脑微循环小室,以显微镜摄像系统连续观察双侧颈总动脉阻塞前后软脑膜微循环的变化,发现双侧颈总动脉阻塞后,软脑膜动脉管径和平均动脉压分别增加了40%和58%;静脉内血球流速减少至原值的70%;软脑膜动脉对动脉血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及低血压所引起的扩张反应受到明显抑制。实验结果提示:双侧颈总动脉阻塞后,虽然脑动脉明显扩张、血压上升。仍不足以代偿由于脑局部灌注压的下降所造成的脑血流量减少。提示双侧颈总动脉阻塞时,脑血流的自动调节功能受到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微循环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微循环的关系。方法:采用国产WX-9A型微循环仪及图像自动分析系统,观察46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甲皱微循环变化。结果:患者组甲皱微循环管襻形态,襻周状态,血流状态等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现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结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生与微循环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5.
系统观察57例健康人口服灵芝(灵芝多糖体55mg/片)前后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结果显示:服药前后大、小动脉血压无显著变化;口服灵芝3天后输入枝口径及输出枝口径均有明显扩张;管袢密度、红细胞流速增加不显著。口服灵芝7天的动态变化显示,服药8h后输入枝、输出枝口径即有显著扩张,第7天管袢密度开始明显增加。服用不同剂量灵芝(2片、4片、8片,3次/日)3h后,管袢密度、输入枝、输出枝口径、流速均有增加趋向,但P>0.05,其中8片组管袢口径、管袢密度有显著增加(P<0.05),但红细胞流速却有显著下降(P<0.05)。结果提示:连续、适量(2片,3次~4次/日)服用灵芝,可显著改善微循环灌流量,从而改善和保护组织及脏器功能。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静注白三烯C_4(0.1ng·100g~(-1))对胃粘膜微循环的影响及其在急性胃粘膜损伤中的作用。实验由Wistar系雄性大鼠,实验前禁食24hr,饮水不限。发现:1.胃粘膜表层毛细血管口径迅速变细,部分消失,集合细静脉口径亦变细;10分钟时集合细静脉明显淤血和出血。2.氢气清除法证明,胃粘膜血流量明显减少,注后第15分钟时由注前1.230±0.093(M±SE)降至0.521±0.079ml·min~(-1)·100g~(-1)(P<0.01)。3.反射光谱法证明,胃粘膜局部表层微循环血液量(△Er)和Hb氧饱和度(F),均有不同程度下降。4.静注白三烯C_4(0.1ng·100g~(-1))及盐酸灌胃(0.2N1ml)均未见明显胃粘膜损伤,两者并用则损伤明显加重。结果表明,外源性白三烯C_4可引起严重胃粘膜微循环障碍,是诱发溃疡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实验高压电烧伤深筋膜微循环动态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梁彦  张庆富 《中国微循环》2005,9(1):12-14,17,i003
目的研究肢体高压电烧伤后深筋膜微循环变化规律。方法将28只家兔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家兔的右下肢采用1万伏额定电压 ,77mA电流及通电5s的方法制作单侧后肢电烧伤模型 ,对照组采用假电的方法制作单侧后肢假电烧伤模型 ,两组均采用“滴水开窗法”制作左侧下肢远端深筋膜微循环观测窗 ,并采用WX -9B型多部位微循环显微仪及其图像处理系统在通电前、通电后即刻、通电后30min、2、4、6h观测微动脉、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微静脉的形态、流态、管周状态。结果肢体高压电烧伤后 ,微血管形态在30min内可观测到显著性变化 (P<0.05) ,表现为血管密度减小 ,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收缩 ,后微静脉扩张 ,微动脉、毛细血管均在6min以后变得不清以致模糊(P<0.05)、后微静脉、微静脉分别在2h、30min以后变得不清(P<0.05)。微血管内的流态以白微栓的变化可见规律性 ,即白微栓在电后2h开始出现 ,4h迅速达高峰 ,6h又有快速下降的趋势。微静脉和后微静脉在通电30min后有渗出(P<0.05) ,只有后微静脉在通电后2h有出血(P<0.05)。结论电烧伤后存在全身性反应 ,其在肢端深筋膜微循环的表现是一个阶段性加重的过程 :第一阶段电烧伤后30min内为缺血型微循环障碍 ,第二阶段微循环障碍包含两个方面 :其一是微血管的出血  相似文献   
8.
磁场对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讨磁场对微循环的作用,利用直径0.7cm、表面磁感强度0.3T的磁片及磁感强度0.1T、转速2500r/min的旋磁机分别作用于受试者左手无名指30min,并记录作用前后微循环改变。结果表明,动、静磁场均可使微血管清晰度、血流速及管径有明显改变,而对管袢数与红细胞聚集没有影响。这一结果提示,微血管扩张、血流速加快是磁场改善微循环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对84例周围血管病(脉管炎68例,静脉炎16例)和25例正常健康人进行了足甲襞微循环的对比观察。结果:患病组足甲襞微循环的血管形态、流态、管周状态均较正常健康组有明显差异(P<0.01)。提示:更接近病变部位的局部微循环观察更能代表病变的程度,对临床医生判断病情、选择用药和疗效观察都有很大帮助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32例再障患者的甲襞、球结膜微循环及血粘度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再障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异常改变(100%),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再障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再障患者的Hb与全血粘度及血浆比粘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