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4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骨度及同身寸取穴法1005例调查分析赵鸿鸣,周朝玉,高耀华,王竹行,于颜草,路瑜指导王毅刚(重庆市中医研究所630013)关键词骨度,同身寸,选穴,调查统计为了验证古代骨度及同身寸取穴法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我们于1991年6月至1993年10月...  相似文献   
2.
陈佳红 《中国针灸》1997,17(3):151-152
股部骨度折量寸的探讨陈佳红(上海铁路中心医院中医针灸科.200072)主题词骨度法,股,取穴/方法《经穴部位》(GB12346—90)规定:股骨大转子至膝中为19寸,此与《灵枢·骨度》中“髀枢以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的记载一致。经过股部上的膀胱经、胆经...  相似文献   
3.
针灸临床中,为了提高临床疗效,如何进行腧穴准确定位十分重要,而且历代医家也非常重视,如《太平圣惠方》曰:“穴点以差讹,治病全然纰缪”即是此意。腧穴定位的方法常见有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骨度”折量定位法、指寸定位法和简便取穴4种方法,其中“骨度”折量定位法为后世医家首选取穴标准,其次是参用其他方法。但用“骨度”折量法在针灸临床当中如何准确地定取穴位,也让许多针灸临床工作者感到困惑。现笔者就针灸临床中运用“骨度”折量定位法与等分法相结合来定位取穴谈~点心得,以供同道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4.
腧穴定位法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腧穴的准确定位对提高针灸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太平圣惠方》所说"穴点以差讹,治病全然纰缪.”因此,对腧穴定位法的研究已为许多学者所重视,并在现代临床医学应用中取得进展.关于腧穴定位的方法,常见有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骨度折量定位法、指寸定位法和简便取穴法等,但综观研究现状,主要集中在骨度折量定位法和指寸定位法的研究上,可分为应用研究和理论研究两类.我们分析了自1985年以来的有关腧穴定位法的研究文献,现将其评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测量健康成年人手指寸及下肢骨度分寸的长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为指寸定位法在下肢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健康成人49例,采用游标卡尺和软尺分别测量其拇指同身寸、中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及下肢胫骨内侧髁至内踝尖(小腿内侧寸)和腘横纹至外踝尖(小腿外侧寸)骨度分寸的长度。分别计算各手指寸及下肢骨度分寸1寸的长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分析数据表明,就不同部位1寸的长度来看,指寸定位法中,拇指同身寸平均1寸长度为(1.92±0.13) cm,中指同身寸平均1寸长度为(2.01±0.18) cm,横指同身寸平均1寸长度为(2.14±0.13) cm。骨度折量定位法中,小腿内侧寸平均1寸长度为(3.03±0.11) cm,小腿外侧寸平均1寸长度为(3.41±0.09) cm。就指寸定位法与骨度折量定位法相关性分析来看,拇指同身寸与小腿内侧寸、小腿外侧寸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14和0.338,横指同身寸与小腿内侧寸、小腿外侧寸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88和0.307,中指同身寸与小腿内侧寸、小腿外侧寸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56和0.294。[结论] 各指寸定位法1寸长度的差异较大,在穴位定位时不建议交叉采用。骨度折量定位法中小腿内外侧的1寸长度存在差异,内外侧腧穴定位时应以其所在部位骨度分寸为准;使用横指同身寸于下肢进行腧穴定位时,相较于小腿内侧,横指同身寸在小腿外侧的腧穴定位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针灸骨度人体测量100例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u XD 《针刺研究》2011,36(1):66-71
目的:通过人体实际测量,比较《灵枢.骨度》的尺寸与现行针灸骨度之间的差异,探讨针灸骨度相关人体各部位间的比例关系。方法:依据现行国家标准《腧穴定位人体测量方法》(GB/T 23237-2009)规定的方法,对100名部队战士进行了12项针灸骨度的人体测量。结果:(1)两头维与两完骨间弧长,两者作为头部横寸同为9寸,实际长度并不相等;(2)两云门间距12寸,其与两乳头间距的实测比值符合12∶9.5的比例关系,与《灵枢.骨度》"两乳之间广九寸半"的记载相符,而与现行针灸骨度两乳间8寸不符;(3)天突-脐中与脐中-耻骨联合上缘的实测比值与《灵枢.骨度》中两者的比值17∶6.5相符,而与现行针灸骨度不符;(4)根据腋前纹头-肘横纹的实测距离,折算出这一距离的骨度值为12寸,与现行针灸骨度腋前纹头至肘横纹9寸不相符;(5)根据髌底-髌尖的实测距离,折算出这一新增骨度值为2寸,与现行国家标准记载相符。结论:(1)现行针灸骨度中,两头维间9寸、两乳间8寸、脐中-耻骨联合上缘5寸、腋前纹头-肘横纹9寸均为后世医家根据相关部位穴距相加的尺寸,增改《灵枢.骨度》相关尺寸而成,从而导致了《灵枢.骨度》尺寸与现行针灸骨度之间的差异,以及部分针灸骨度间的比例关系与人体实际测量结果不符;(2)新增骨度两云门间距12寸、髌底-髌尖2寸,符合人体实际测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指寸定位法在临床取穴定位应用时,易出现偏差.经分析,找出了指寸定位法使用至今的主要原因是习惯以简便的指寸“替代”频繁的折量寸造成的.由于准确的定位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而目前对取穴定位方法的研究又较为薄弱,为此,笔者通过整合骨度折量定位法,提出了“测量骨度定位法”,使用自制的“骨度分寸定位尺”,将传统的骨度折量定位法整合为科学的“测量骨度定位法”,并可替代指寸定位法.  相似文献   
8.
骨度分寸法及手指同身寸取穴法测量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铭  丁一丹 《江苏中医》1999,20(10):36-37
本文对400例人体按骨度分寸及手指同身寸取穴法进行测量,所获数据经统计学处理,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且手指同身寸各项指标指标也不一致(P〈0.001)提示应尽量采用骨度分寸法作为取穴的标准,不用或少用手指同身寸取穴法,以保证取穴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骨度分寸经纬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灵枢·经水》对尺寸的描述可见,尺的度量当来自尺骨,应是特指人体前臂内侧自腕横纹至肘横纹之间的部位,人体其他部位的度量多以尺来折算。骨度分寸描述于《灵枢·骨度》,首载于《黄帝内经太素》,自隋代开始已将其作为取穴的标准,后世医家多据此行穴位定位。目前常用的骨度分寸、手指同身寸、体表标志及简便取穴法均是源于骨度分寸定位法,对于不同定位法的误差,应当探源溯流,借骨度分寸定位法重新确定,权衡规矩。  相似文献   
10.
《灵枢·骨度》载有《黄帝内经》时期人体骨度值,被普遍认为是真实、准确、合理的,但以往的研究中存在比对样本量较少等缺点.由于西汉度量衡与现今差别较大,以《灵枢·骨度》1尺等于现今23.5厘米、23.3厘米、23.1厘米分别计算,同时与大样本测量的现代南北地域汉族体质数据对比,反映出《黄帝内经》时期体质人类学实测研究的原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