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2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177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50篇
基础医学   372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819篇
内科学   363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43篇
特种医学   1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76篇
综合类   1709篇
预防医学   2102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101篇
  5篇
中国医学   616篇
肿瘤学   11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386篇
  2012年   424篇
  2011年   527篇
  2010年   542篇
  2009年   575篇
  2008年   781篇
  2007年   730篇
  2006年   589篇
  2005年   582篇
  2004年   386篇
  2003年   274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利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多态性(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江西省锐尖山香圆进行亲缘关系和遗传结构分析,为该药材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江西省4个县6个采样地的22份锐尖山香圆叶片样本,利用试剂盒法提取基因组DNA。利用64条通用ISSR分子标记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检测条带。选择NTsys 2. 10e软件,采用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计算遗传相似系数并聚类分析。利用Structure 2. 1软件分析群体遗传结构。结果:有48条ISSR引物扩增后获得了产物,多态性条带百分率处于45. 45%~100%。UPGMA聚类分析表明4个县的锐尖山香圆资源不能按照行政区域划分分别聚为一类,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22份锐尖山香圆群体可以划分为3个类群。结论:江西省锐尖山香圆群体间存在着基因交流,会影响该药材不同地理来源种质资源的遗传结构组成。  相似文献   
3.
比阿培南是新一代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其抗菌谱广,临床应用广泛,是治疗重症感染的杀手锏。但说明书对于具体给药方案并无明确的说明,其个体化的给药研究近年来备受关注。比阿培南给药方案可以从给药剂量、给药频次、输注时间等方面来优化,具体的方案还需根据病原菌、治疗部位、治疗人群等的不同来进行选择,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ppk)结合患者个体资料、病原菌最低抑菌浓度(MIC)及药效学资料可实现个体化给药,从而优化比阿培南的给药方案。本文就近年来比阿培南给药方案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在疫情期间,肿瘤患者是免疫力低下的弱势群体,面临着疾病与疫情的双重考验。那么具有敏感突变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应该如何治疗?晚期肺腺癌基因检测结果解读目前晚期肺腺癌有靶向治疗药物的基因突变包括EGFR突变、ALK融合、ROS1融合、BRAF突变、NTRK融合、C-MET扩增、C-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而KRAS突变是目前已知靶向治疗耐药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核心指标集是通过一系列规范的研制过程,形成某种疾病所有相关临床研究必须报告的、统一的、标准化的最小指标集合。确定哪些指标为核心结局指标,需要经过不同利益相关群体层层筛选并最终达成共识决定。相关利益群体的代表性,决定了核心指标集的系统性和合理性。因此,在核心指标集研制过程中利益相关群体的选择至关重要。本文对中医药核心指标集研制中利益相关群体的种类选择、样本量、参与环节、权重分配以及患者代表群的特殊性等相关要点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中医药核心指标集研究的开展提供方法学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复方斑蝥胶囊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术期血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非小细胞肺癌早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复方斑蝥组,各60例。对照组和复方斑螯组均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复方斑蝥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复方斑蝥胶囊。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变化。结果:复方斑螯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后,复方斑螯组TNF-α、CRP、IL-6和IL-1β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复方斑螯组TNF-α、CRP、IL-6和IL-1β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复方斑螯组CD_3~+、CD_4~+和NK细胞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复方斑螯组CD_3~+、CD_4~+和NK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斑蝥胶囊能够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手术的治疗效果,这可能与在治疗过程中,复方斑蝥胶囊的使用有助于炎症因子水平降低以及机体免疫力提高等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伴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及免疫力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152例宫颈癌伴抑郁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状况(SDS评分、SAS评分)、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免疫情况(CD3+、CD4+、CD8+、CD4+/CD8+)及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IL-10)水平的变化。 结果 护理后,2组SDS、SAS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护理后,2组CD3+、CD4+及CD4+/CD8+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CD8+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2组躯体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及物质生活维度评分均明显提升(均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护理后,2组TNF-α、IL-6及IL-10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宫颈癌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患者免疫力及生活质量,并能有效改善患者机体炎症水平。   相似文献   
8.
李璠  刘晓玲 《抗感染药学》2019,16(2):195-199
目的:评估万古霉素计算器(vancomycin calculator)及JPKD-vancomycin(万古霉素群体药动学软件,简称JPKD)在医院感染患者中万古霉素个体化给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7年5月间医院临床收治的及接受药师会诊使用万古霉素的住院患者资料,排除其严重肾功能不全者(肌酐清除率小于30 mL/min),根据患者的一般资料(身高、体质量、年龄、血清白蛋白水平、有无水肿和液体复苏),设定并输入患者的个体参数,计算出患者万古霉素初始给药剂量,在应用万古霉素第4剂后第5剂前30 min,采集血样标本检测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如其血药浓度未达标,采用JPKD软件(采用贝叶斯剂量反馈法)输入患者的第1次万古霉素给药剂量及其相关的个体化信息,估算出患者个体的药动学参数,再输入万古霉素第2次预估给药剂量,每次给药间隔时间及输注时间,由软件依据上述参数估算出更改剂量后的万古霉素谷浓度,并通过临床病例实际测定结果予以验证。结果:所有以JPKD调整后估算的谷浓度为(12.8±5.9)μg/mL,经调整患者血药浓度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采用JPKD调整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对临床合理使用万古霉素具有指导性意义,并有助于临床合理使用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建立中国成年患者的替考拉宁(teicoplanin,TEC)群体药动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PK)模型,考察TEC药动学参数的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收集139例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静脉注射TEC后的222份常规监测血药浓度和相关信息,采用一级消除的一室模型进行数据拟合,并应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linear mixed effect model,NONMEM)程序建立PPK模型。采用Bootstrap、正态预测分布误差法(normalized predictive distribution error,NPDE)进行最终模型评价。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对给药方案进行优化。结果确定了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CLcr)、白蛋白(albumin,ALB)为影响TEC清除率的主要因素。最终模型为:CL(L·h^-1)=1.24×(CLcr/77)0.564×31/ALB;V(L)=69.2。验证表明,模型稳定、有效,且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对于不同ALB和CLcr的多数患者起始负荷剂量400 mg/q12h,iv,3次,维持剂量400~800 mg·d^-1的给药方案可达有效治疗谷浓度。严重感染者需调整负荷剂量至800 mg/q12h,iv,3次,维持剂量400~800 mg·d^-1的给药方案来确保血药浓度达到15 mg·L^-1以上。结论本实验报道了CLcr、ALB对TEC清除率有显著影响,所建模型对TEC在中国成人患者中实现个体化给药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