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84篇
  免费   1775篇
  国内免费   634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47篇
基础医学   519篇
口腔科学   115篇
临床医学   1027篇
内科学   297篇
皮肤病学   56篇
神经病学   79篇
特种医学   27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326篇
综合类   3043篇
预防医学   2667篇
眼科学   64篇
药学   1631篇
  14篇
中国医学   1440篇
肿瘤学   549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261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284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312篇
  2018年   220篇
  2017年   318篇
  2016年   391篇
  2015年   507篇
  2014年   723篇
  2013年   715篇
  2012年   835篇
  2011年   976篇
  2010年   650篇
  2009年   663篇
  2008年   818篇
  2007年   632篇
  2006年   583篇
  2005年   633篇
  2004年   508篇
  2003年   501篇
  2002年   470篇
  2001年   418篇
  2000年   273篇
  1999年   295篇
  1998年   244篇
  1997年   259篇
  1996年   259篇
  1995年   259篇
  1994年   234篇
  1993年   165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159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蜂巢提取物Elixir-X对自然衰老及辐射衰老小鼠的影响,为Elixir-X的进一步研发提供药理学基础。方法 采用小鼠肝脏切除术建立自然衰老小鼠模型,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Elixir-X组、白藜芦醇组及模型组,连续给药7 d后,检测小鼠70%肝脏切除后的再生过程中,衰老细胞、肝脏功能恢复与肝脏再生的变化,观察Elixir-X对自然衰老的影响;采用60CO辐射法建立辐射衰老小鼠模型,将其分为模型组、空白对照组、白藜芦醇组、Elixir-X高、低剂量组,通过检测小鼠肠隐窝干细胞再生、小肠绒毛结构以及衰老细胞的变化,对比不同剂量Elixir-X对辐射后衰老的影响。结果 在肝脏切除术的小鼠模型中,Elixir-X组的肝功能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的肝脏自然再生小鼠,显著促进了肝功能恢复(P<0.05);同时与模型组相比,Elixir-X组清除了肝脏切除后再生过程中产生的衰老细胞(P<0.05),Ki-67的着色斑块明显增加,促进肝脏的再生,且肝血窦的扫描电镜影像结果中Elixir-X组肝血窦再生加快。60CO辐照小鼠模型中,与模型组相比,Elixir-X组有效促进辐照后肝脏功能恢复(P<0.05),Elixir-X高剂量组体重也恢复到正常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与模型组相比,Elixir-X低剂量组小肠的β-Gal着色细胞减少,Elixir-X高剂量组甚至能更有效地减少衰老细胞(P<0.05);小肠HE染色的结果中,Elixir-X组小肠绒毛结构得到恢复;Ki-67的IHC染色中,与模型组相比,Elixir-X组着色板块更多,且着色区域都在肠隐窝干细胞位置。结论 Elixir-X能有效清除肝脏切除术引起的自然衰老与辐射引起的损伤性衰老细胞,对衰老具有显著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一种基于液位监测的智能输液报警系统在改善护理质量、提升患者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输液区的300例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智能监护和人工监护两个组别,各150例。人工监护组采用传统输液的人工监管方式,智能监护组采取自主设计的智能输液报警系统监管方式,对比两组输液护理质量缺陷率以及对输液监护方式的满意度。结果 输液流程中智能监护组的护理质量总缺陷发生率低于人工监护组(2.0% vs. 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346,P<0.05);智能监护组对使用输液报警器的满意度高于人工监护组对人工监管方式的满意度(99.3% vs. 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982,P<0.05)。结论 基于液位监测的智能输液报警系统灵敏度高、实用性强,可精确监控患者输液情况,对减轻护理工作量,改善输液护理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刺干预对大鼠单眼视觉剥夺后视皮层方位柱“漂移”和通道重组的影响,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电离辐射会对人体造成损伤,根据受照剂量、时间等因素的不同可诱发多种生物效应。目前对于低剂量辐射产生的健康效应仍有争议,筛选对低剂量敏感的辐射响应生物标志物,对于完善低剂量辐射生物效应机制、拓宽低剂量辐射在临床中的应用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综述探讨各核糖核酸(RNA)在低剂量辐射反应中的变化及其对辐射敏感性的调节作用,同时评估各RNA作为低剂量辐射响应标志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6.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2):170-173
目的:通过阶梯式减低CT扫描的重要参数——管电压,探讨不同管电压对儿童胸部CT辐射剂量变化的影响,并分别评价肺窗与纵隔窗的图像质量,寻求双肺、纵隔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最佳平衡点。方法:选取弋矶山医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因支气管肺炎行胸部CT检查的60例患儿,以20 k V为一阶梯,随机将患儿分成3组,A组为120 k V,B组100k V,C组80 k V。计算各组的有效剂量(ED),并对各组肺窗及纵隔窗图像分别评分。结果:不同分组患儿的辐射剂量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管电压降低,患儿的辐射剂量明显减低,C组条件下患儿的辐射剂量比A组条件下平均降低约78%,比B组条件下平均降低约64%。不同管电压组患儿的肺窗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适当的降低管电压不影响肺部疾病的诊断。纵隔窗图像各组间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低的管电压影响纵隔疾病的诊断。结论:阶梯式剂量优化方案可以有效地寻找出双肺、纵隔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最佳平衡点,做到合理的使用低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行~(131)I治疗的患者体外辐射剂量变化,探讨患者出院日及临床过程中的辐射防护方法。方法选取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进行~(131)I治疗的患者74例,在治疗后24 h、48 h、72 h、96 h,使用放射性核素治疗监护机器人测量距患者颈部及1 m处的体外辐射剂量水平,并与出院参考标准进行比较。结果行~(131)I治疗后24 h、48 h、72 h、96 h,距患者1 m处辐射剂量为270.11(202.46,427.18)、64.02(39.01,101.19)、16.74(10.07,27.69)、5.28(3.41,10.40);行~(131)I治疗后24 h、48 h、72 h、96 h,辐射剂量符合出院要求的患者分别为0例、2例(2.7%)、52例(70.3%)、70例(94.6%)。结论甲状腺癌患者行~(131)I治疗后体外辐射剂量变化差异性较大,建议动态检测患者行~(131)I治疗后1 m处的体外辐射剂量,按照辐射剂量要求执行个体化出院时间。医护人员接触患者时要做好防护,可使用放射性核素治疗监护机器人完成部分工作。  相似文献   
8.
9.
10.
【摘要】目的:从强化程度、对比剂伪影、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四个方面进行比较,探讨胸腹盆联合增强CT扫描应用于肺癌患者的最佳方案。方法:将入组的104例患者随机按两种增强方案进行胸腹盆联合增强CT扫描,共进行127次检查(若同一患者做2次检查,则采用交叉入组方式)。增强方案A:对比剂注射后32s行动脉期扫描,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对比剂注射后60s行静脉期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耻骨联合。方案B:对比剂注射后32s行动脉期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紧接着完成胸部扫描;注射对比剂后60s行静脉期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方案A、B的延迟期扫描均开始于对比剂注射后120s,扫描范围均从膈顶至耻骨联合水平。采用t检验比较两方案的图像客观评价(主动脉、肺动脉、腹主动脉CT值和辐射剂量),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方案的图像主观评价(对比剂伪影,纵隔淋巴结及腹盆腔各脏器的强化程度和噪声), 两位医师的主观评判结果一致性采用kappa分析。结果:方案B的胸部血管强化较方案A更高(P均<0.001),腹主动脉CT值无统计学差异。相对于方案B,方案A形成的对比剂硬化伪影较轻、对淋巴结、肿瘤和胸膜病变显示效果更好(P均<0.001)。两方案间的腹盆腔脏器的强化程度和噪声评级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方案B的辐射剂量较方案A更大(P<0.001)。结论:对于胸腹盆腔联合增强CT扫描,对比剂注射后60s的胸部扫描方案较32s后动脉期扫描可更好的显示淋巴结及胸膜病变,同时减少对比剂的硬化伪影,并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