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1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0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60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01篇
特种医学   1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455篇
综合类   1189篇
预防医学   17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31篇
中国医学   397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245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高压氧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确诊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高压氧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3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西药加康复训练),电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高压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电针和高压氧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运动及感觉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外周血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并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高压氧组及电针组(P<0.05)。3组治疗后ASIA运动及感觉功能评分、MBI评分、BDNF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P<0.01),且联合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高于同期高压氧组及电针组(P<0.01)。联合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高压氧组和电针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高压氧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介绍鄢卫平主任医师治疗外伤性截瘫的经验。其认为外伤性截瘫的主要病机为督脉受损,通过术前手法复位、牵引,手术减压固定,术后心理、电针、居家康复,可有效改善外伤性截瘫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患者的康复信心,充分发挥了中西医各自的优势,疗效显著。附典型病案1则以验证。  相似文献   
3.
4.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20,(2):I0014-I0015
侯春林教授,本刊第六、第七届副总编辑,第八~第十届顾问,现为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主任医师、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侯教授从事显微外科工作45年,在显微重建外科领域首次提出皮瓣“旋转弧”理论并率先在国内开展带蒂皮瓣移位临床研究,大力推进了我国皮瓣外科的普及和发展:在国际上首次通过腱反射途径重建膀胱功能并发明四种新手术,有效改善了截瘫患者排尿功能.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以主要完成人获国家及省部级二等以上重大成果奖22项,主编学术专著18部,发表论文400余篇.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十佳中青年医师”、上海市“科技精英”、总后科技“银星”、全军优秀教师、全国及上海市拥政爱民模范、全国及上海市助残先进个人.2018年获中国显微外科和中国修复重建外科终身成就奖,2019年获中国康复医学会终身成就奖.  相似文献   
5.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1岁,于入院前10 h出现双下肢麻木(右下肢显著),行走障碍,无语言不清,就诊于我院急诊.既往高血压7年,规律口服降压药物,血压控制良好.冠心病4年,未给予特殊治疗.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初步怀疑脑血管病变,立即完善头颅CT检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入院生命体征:体温36.5℃,脉搏78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51/86 mmHg(1 mmHg=0.133 kPa).体格检查:患者双下肢皮温冰凉,双侧股动脉、足背动脉未触及,双下肢肌力3级,皮肤感觉减退.遂请血管外科医师会诊,经会诊后考虑下肢动脉栓塞,建议完善双下肢动脉CTA及心脏超声检查.急诊完善双下肢动脉CTA检查提示:腹主动脉下端段、右侧髂总、右侧髂内外管腔血栓,右侧髂外动脉远端、股总、股深、股浅腘动脉以下动脉闭塞,左侧髂总动脉起始段栓塞.主动脉重建CTA如图1,断层扫描可见腹主动脉骑跨血栓形成(图2~3).心脏彩超检查:心室心尖部截断性室壁运动,心肌梗死可能,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低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气压波预防截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效果.方法:将50例截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气压波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气压波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气压波治疗仪加以辅助治疗.对两组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气压波治疗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气压波治疗在预防截瘫患者下肢静脉血栓中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婷  黄佳  吴春燕 《当代医学》2016,(34):149-150
目的:探析综合护理在脊柱外伤合并截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8例脊柱外伤合并截瘫患者为研究资料,按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7.69%优于对照组的28.21%;观察组住院时间(41.2±7.3)d少于对照组的(57.9±7.8)d;观察组死亡率2.56%优于对对照组的15.38%。2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44%,优于对照组的76.92%(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脊柱外伤合并截瘫患者中获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拟蒲银膀胱冲洗液治疗截瘫患者慢性复杂性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例荣誉伤残军人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庆大霉素膀胱冲洗液,每周2次。治疗组患者给予自拟蒲银膀胱冲洗液,每周2次,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疗效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地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11.11%,显效44.44%,无效11.11%,总有效率88.88%。对照组患者显效33.33%,无效22.22%,总有效率77.77%。两组患者愈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自拟蒲银膀胱冲洗液治疗截瘫患者慢性复杂性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詹雪  张菁  吴明珑  吴丽莎  王晋贤  曹婷  陈丹 《骨科》2015,6(5):265-267
目的 研究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截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8例本市脊髓损伤后截瘫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入院后采用常规护理,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宣教和出院指导,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观察组采用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有助于促进脊髓损伤后截瘫患者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查及分析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Spastin基因突变,了解贵州地区少数民族(彝族、布衣族、苗族)Spastin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应用PCR产物直接DNA测序法,对9例HSP患者(包括3个家系中7例现证者和2例散发患者)Spastin基因1-17号外显子进行突变筛查;被发现存在突变的外显子,其次行家系内其他成员相对应外显子的筛查。结果在9例HSP患者中发现家系3两例患者(Ⅴ24、Ⅴ25)的Spastin基因第4号外显子同一位点上发生错义突变c.847C>T,其他参与抽血的亲属均无该位点突变,推测该位点的突变为一多态。另外的突变位点均位于外显子序列前后的内含子区域。结论此次贵州地区部分少数民族spastin基因突变率低,与国内文献报道的汉族人群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