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8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19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84篇
综合类   288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221篇
  1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2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化疗在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化疗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进行化疗,观察组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进行化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 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135,P=0. 013)。2组患者治疗前肿瘤标志物水平无差别,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EA、CA125、CA153水平低于对照组(t=11. 432、18. 876、3. 703,P <0. 001)。2组患者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中性粒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别(χ^2=0. 238,P=0. 626)。对照组1年复发率较观察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 053,P=0. 305)。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化疗对乳腺癌患者的化疗效果较好,且不会增加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探究吉西他滨(GEM)膀胱灌注治疗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血清VEGF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2019年6月在玉溪市人民医院接受TURBt治疗的132例NMIBC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GEM组和吡柔比星组(THP组),每组均为66例。两组均行TURBt治疗,GEM组术后立即采取GEM膀胱灌注,THP组术后立即采取THP膀胱灌注。通过对比两组术后灌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并随访1年,监测两组术后0.5年、1年的复发情形;分别在灌注前、灌注后0.5年及1年抽取4 mL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VEGF的水平。结果 GEM组灌注后0.5年、1年复发率低于THP组,复发时间长于THP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灌注后0.5年、1年血清VEGF水平均低于灌注前,两组灌注后1年血清VEGF水平与灌注后0.5年水平相比,处于一个降低的趋势,但GEM组患者灌注后0.5年、1年血清VEGF均明显低于THP组,下降的趋势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EM膀胱灌注治疗在NMIBC病人行TURBt后取得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庞顺义 《北方药学》2016,(3):125-126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吡柔比星对膀胱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3月~2013年11月本院接诊的46例经尿道电切术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药物浓度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分化的抑制效果,同时对患者予以吡柔比星的膀胱内灌注治疗.结果:随着吡柔比星浓度的升高,T24细胞生长抑制率呈现增强的趋势,100mg/L的浓度诱导细胞凋亡效果最好.随访2年,46例患者中仅3例(6.5%)复发.结论:吡柔比星可有效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增加药物的浓度可获得更好的抑制效果,该药物有效预防术后复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吡柔比星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抽选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3例,采用奥沙利铂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吡柔比星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估,并做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吡柔比星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赵朴 《医学研究杂志》2007,36(10):61-62
目的评价以吡柔比星(THP)为主化疗方案治疗血液统恶性肿瘤90例疗效观察。方法对本院2000年10月~2005年10月住院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90例,采用以THP为主化疗方案治疗,其中初治30例,复治60例。急性白血病60例,恶性淋巴瘤21例,多发性骨髓瘤9例。结果急性白血病中初治的完全缓解率(CR)达91.7%,复发和难治的CR为(15/39)38.5%,恶性淋巴瘤有效率71.5%,多发性骨髓瘤有效率67.8%。90例中总有效率80.0%。吡柔比星的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由此引起的感染、出血分别为30.2%、20.5%;其他非骨髓系统的反应,多可耐受,主要表现为肝功能的损害,发生率为20.8%,多为一过性的转氨酶升高。结论吡柔比星(THP)可作为一线药物与其他化学药物联合治疗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探讨奥沙利铂介入方案在早中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 州市第一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早中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 塞术(TACE)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在 TACE 的基础上行吡柔比星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 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奥沙利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88.33 %,高于对照组的 6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于早中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在行 TACE 治疗的同时配合使用吡柔比星与奥沙利铂介入治疗效果更为理想,且不会增加不良 反应情况。  相似文献   
7.
2004年3月~2006年3月,我们对58例膀胱癌术后患者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31例复发性和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患者,采用依托泊苷(etoposide,E)、泼尼松(prednisone,P)、长春新碱(vincristine,oncovin,O)、异环磷酰胺(ifosfamide,I)、吡柔比星(pirarubicin,T)等组成EPOIT方案治疗,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7%.其中复发性19例,有效率为84%,难治性12例,有效率为67%,复发性与难治性病例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部分对其他化学治疗方案无效(如CHOP方案)的复发性和难治性NHL患者采用EPOIT方案仍有效,并可达完全缓解.该方案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患者尚可耐受,该方案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参一胶囊联合肝动脉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4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肝动脉栓塞,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肝固有动脉或肝动脉,导入药液(碘化油,5~10ml/次;吡柔比星,20mg/次)。治疗组32例参一胶囊,20mg/次,2次/d;肝动脉栓塞同对照组。连续治疗9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肝癌病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2例,无效13例,恶化7例,总有效率78.13%。对照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5例,无效12例,恶化15例,总有效率46.8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疲劳、体重减轻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发热、皮疹、皮肤干燥、腹泻、便秘、持续恶心、消化道出血、不明原因腹痛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参一胶囊联合肝动脉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效果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和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预防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T)术后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TURBT术后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对照组给予丝裂霉素C膀胱灌注。比较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1~3年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3年,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TURBT术后浅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复发临床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