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论治卫首用解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得华 《陕西中医》1994,15(9):404-405
本文从病因、病理、病势三个方面,在论证治卫首用解毒的立论依据基础上,揭示解毒在卫分证治疗中的作用是直接消除病因,改善病理,遏制病势,阻止传变;进而从解毒结合宣透和药物选择二个方面论述其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2.
依据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并注重涤痰、祛瘀及补益三法,辨证治疗本病115例,收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一、卫与卫分证叶天士卫分证之“卫”,是从《内经》“卫气”的概念中借鉴、引申、发展而来,经云“卫气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栗疾滑利……”、  相似文献   
4.
一、勿拘恶寒,注重整体表现卫分证的诊断似乎较简单,一般注重于恶寒这一症状,故前人有“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之说。然而就临床而言,恶寒固然是诊断卫分证的重要症状,但并非是卫分证的独有见症,有些里热炽盛者亦可见恶寒。如王安道“热自内达外,热郁腠理不得外泄”,可致恶寒;又如气分里热炽盛,蒸迫津液外泄,致大汗出、腠理疏松,亦出现恶寒。温病邪在少阳、邪留三焦时出现的寒热往来、寒热起伏,以及战汗前所出现的寒战等,此类恶寒均不属卫分证。至于在温病过程中因阳气耗伤、衰惫而出现的恶寒,更与卫分证迥然有别。另一方面,某些温病初起患者虽无明显恶寒,而表现为发热、咽痛、口微渴、鼻塞、咳  相似文献   
5.
张跃荣 《陕西中医》1990,11(3):121-122
本文认为:温病卫分证病变不但在于肌表,而且还涉及到内在脏腑,因此治疗时应当兼顾肌表和脏腑两个方面,此对温病传统理论有所完善和发挥。  相似文献   
6.
肺卫失宣与血管活性肠肽及血栓素B2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肺卫失宣的病理本质,并为卫分证的辨证提供客观实验指标.方法:按完全随机设计,采用放免法共检测19例卫分证及13例气分证患者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mtestmal peptide,VIP)、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浓度,观察不同病位、不同病程阶段卫分证、气分证患者血浆VIP、TXB2水平的变化.结果:血浆VIP水平在卫分证及卫分证热退后不同病程及不同病位与气分证阶段及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血浆TXB2水平仅在卫分证热退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病位的卫分证间血浆VIP、TXB2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VIP可能为反映卫分证实质的客观实验指标及肺卫失宣的物质基础,且与病位无关;TXB2在卫分证热退后才升高,不能作为卫分证早期辨证的依据,气分证同样不升高,其机制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7.
卫气生理病理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区永欣  王洪琦 《中医杂志》1994,35(8):490-492
本课题从文献整理、实验论证及临床流行病学调查3个方面,对《内经》卫气学说进行基础性研究,兹将研究情况简要报告于下。1 《内经》卫气学说的整理《内经》对卫气作了颇为详细的论述,论及卫气生理病理的经文有近40篇,初创了这一学说的规模。卫气的生成:《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可知,卫气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