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306篇
  免费   8730篇
  国内免费   4861篇
耳鼻咽喉   741篇
儿科学   540篇
妇产科学   503篇
基础医学   6432篇
口腔科学   2840篇
临床医学   25697篇
内科学   6078篇
皮肤病学   723篇
神经病学   1230篇
特种医学   51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80篇
外科学   21624篇
综合类   58491篇
预防医学   16475篇
眼科学   981篇
药学   30670篇
  161篇
中国医学   45560篇
肿瘤学   1954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2578篇
  2022年   2251篇
  2021年   2968篇
  2020年   4309篇
  2019年   4455篇
  2018年   1744篇
  2017年   4056篇
  2016年   4357篇
  2015年   5588篇
  2014年   10120篇
  2013年   10130篇
  2012年   12621篇
  2011年   13723篇
  2010年   12707篇
  2009年   11775篇
  2008年   13278篇
  2007年   12199篇
  2006年   10783篇
  2005年   12386篇
  2004年   11011篇
  2003年   11842篇
  2002年   9030篇
  2001年   7230篇
  2000年   6101篇
  1999年   4727篇
  1998年   4022篇
  1997年   3861篇
  1996年   3180篇
  1995年   2899篇
  1994年   2227篇
  1993年   1381篇
  1992年   1299篇
  1991年   1419篇
  1990年   1113篇
  1989年   1327篇
  1988年   319篇
  1987年   227篇
  1986年   196篇
  1985年   149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49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9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对比两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性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2000例进行乙肝病毒筛查者,分别给予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筛查乙肝病毒感染性标志物,同时将最终的实验室确证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检验价值(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误诊率和漏诊率)。结果CLIA法筛出乙肝病毒感染性标志物阳性38例(1.90%),ELISA法筛出40例(2.00%),实验室确证实验筛出35例(1.75%),实验室确证实验、CLIA法、ELISA法筛出乙肝病毒感染性标志物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IA法和ELISA法筛查乙肝病毒感染性标志物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误诊率和漏诊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LIA法和ELISA法对乙肝病毒感染性标志物进行筛查均具有较高的检验价值,整体检验结果无明显差异,可以根据需求灵活使用这两种方法进行筛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shamrock”法在研究生小儿腰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20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轮转的麻醉研究生22名,将他们随机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1名。实验组的研究生采用高频超声引导“shamrock”法进行小儿腰丛神经阻滞,对照组的研究生采用高频超声引导短轴平面内法进行小儿腰丛神经阻滞。每组研究生分别完成小儿腰丛神经阻滞44例,每个研究生完成4例。记录两组研究生小儿腰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结果实验组研究生成功完成腰丛神经阻滞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77.3%vs.36.4%,χ2=15.006,P<0.001)。实验组研究生成功完成腰丛神经阻滞所需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学生[(672±207)s vs.(898±193)s,t=5.257,P<0.001]。结论高频超声引导“shamrock”法应用于小儿腰丛神经阻滞的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相比于短轴平面内方法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两种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0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分为参照组100例、研究组100例,参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诊断,研究组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对比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乙肝e抗体阳性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研究组乙肝e抗原阳性率、乙肝核心抗体阳性率、乙肝e抗原阳性率与参照组比较,差异P>0.05。结论: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可采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乙肝标志物,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可及时检出疾病,促进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比较手工清洗法和机械清洗法在腹腔镜手术器械清洗和灭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接收并进行清洗、灭菌处理的腹腔镜手术器械5283件,根据其清洗、灭菌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包括2636件腔镜手术器械,对照组包括2647件腔镜手术器械。对照组2647件腹腔镜手术器械使用手工清洗法进行清洗和灭菌,观察组2636件腹腔镜手术器械使用机械清洗法进行清洗和灭菌。结果:观察组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合格率和灭菌质量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护人员对观察组的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手工清洗法,机械清洗法能够显著提高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清洗和灭菌质量,从而显著提高其清洗质量合格率和灭菌质量合格率。  相似文献   
7.
苏卫  贺双艳 《中国药事》2022,36(9):1049-1060
目的: 制备辅酶Q10过饱和自微乳化释药系统(S-SMEDDS),并对其体外特性进行研究。 方法:以粒径和自乳化时间为指标,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得出最佳SMEDDS处方比例; 再通过考察混合油相中辅酶Q10的饱和溶解度来确定辅酶Q10 SMEDDS处方载药量;最后考察促饱和物质与辅酶Q10 SMEDDS的相容性及乳化后的稳定性,得出加入促饱和物质的种类和用量;并对辅酶Q10 S-SMEDDS的理化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辅酶Q10 S-SMEDDS的最优处方为中链甘油三酯(MCT)-聚氧乙烯醚氢化蓖麻油(Cremophor EL)-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Labrasol)配比为30.92∶58.94∶40,辅酶Q10的载药量为8.3%,羟丙甲基纤维素K100(HPMC K100)的加入量为 2%,形成的微乳粒径平均值为28.90 nm,乳化时间平均值为29.49 s,电位平均值为-31.15 mV,溶出度在20 min时达到90.11%。结论:所制备的辅酶Q10 S-SMEDDS可明显提高其溶解度,且乳化后稳定性更好,比普通SMEDDS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对其神经功能、椎体形态的影响。方法 纳入1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回顾性分析方式,按手术方式不同分成开放组53例与经皮组47例。2组患者均予以相关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方式,对围术期指标、术前与术后3个月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S)损伤分级、术前与术后4周椎体形态(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后凸畸形程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经皮组患者手术、术后下床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经皮组ASIS损伤分级E级61.70%,显著高于开放组的18.87%(P<0.05);术后4周2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较术前提高,后凸畸形程度较术前降低,经皮组指标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 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满意,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同时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与椎体形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运用标准化患者法评估四川农村地区基层医生不稳定型心绞痛和2型糖尿病两种慢性病诊断准确性现状,探讨基层医生两种慢性病诊断准确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提升基层医生两种慢性病诊断准确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四川省自贡市5个区/县50个乡镇100个村为研究现场,以调查当日在岗的全科及内科医生作为研究对象。共进行两轮数据采集,第1轮采集样本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生的基本信息;第1轮调查完成1个月后,运用标准化患者法开展第2轮调查,收集农村基层医生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和2型糖尿病诊断结果信息。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农村基层医生不稳定型心绞痛和2型糖尿病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172名农村基层医生,完成186次标准化患者访问,正确诊断率为48.39%。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正确诊断率为18.68%(17/91),2型糖尿病的正确诊断率为76.84%(73/9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具有执业医师资质的农村基层医生更有可能做出正确诊断(OR=4.857,95%CI=1.076~21.933,P=0.040)。农村基层医生在诊断过程中涉及的必要问诊和检查条目越多,做出正确诊断的概率越高(OR=1.627,95%CI=1.065~2.485,P=0.024)。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相比,农村基层医生对2型糖尿病做出正确诊断的可能性更高(OR=6.306,95%CI=3.611~11.013,P<0.001)。结论 四川农村基层医生不稳定型心绞痛和2型糖尿病诊断准确性整体较差,建议以基层医生慢性病诊断过程质量改善为突破口,提升基层医生执业水平,进而提高慢性病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正>近视是常见的眼科疾病[1],高度近视眼底病变是致盲的主要原因,随着近视屈光度的增加和眼轴的增长,眼底病发生率升高,如后巩膜葡萄肿、黄斑劈裂、黄斑出血、豹纹状眼底等[2]。因此近视防控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研究的热点。而豚鼠是建立近视模型中最常用的实验动物,其视网膜组织的病理切片在实验中有着重要作用,但因视网膜结构复杂,在制作视网膜组织病理切片时,易出现视网膜断裂折叠、细胞固缩、胞核不清等问题,影响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