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72篇
  免费   1036篇
  国内免费   274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69篇
基础医学   542篇
口腔科学   76篇
临床医学   2451篇
内科学   2629篇
皮肤病学   200篇
神经病学   183篇
特种医学   3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452篇
综合类   5095篇
预防医学   8077篇
眼科学   100篇
药学   2144篇
  13篇
中国医学   651篇
肿瘤学   30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52篇
  2022年   337篇
  2021年   356篇
  2020年   480篇
  2019年   344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263篇
  2016年   323篇
  2015年   499篇
  2014年   1224篇
  2013年   1263篇
  2012年   1525篇
  2011年   1542篇
  2010年   1515篇
  2009年   1422篇
  2008年   2360篇
  2007年   1893篇
  2006年   1603篇
  2005年   1791篇
  2004年   1141篇
  2003年   749篇
  2002年   506篇
  2001年   371篇
  2000年   283篇
  1999年   223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175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初步确定宁夏回族自治区人群心血管疾病高危率,了解高危类型及聚集情况,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宁夏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早诊早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选择8个县、区开展筛查。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查。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共调查65249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占比18.85%(12298例)。男性高危率(20.21%)高于女性(17.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97,P <0.05)。回族高危率(18.40%)低于汉族(1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3,P>0.05)。城乡(χ2=55.73)、教育程度(χ2=200.27)、职业(χ2=232.01)、家庭年收入(χ2=152.36)、婚姻状况(χ2=70.49)、BMI(χ2=1412.11)、吸烟(χ2=12.51)和饮酒(χ2=19.02)等因素的心血管疾病高危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高型是心血管病高危的主要类型,为12.73%(8309例)。随着年龄、BMI值的增加,成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的风险性越大;吸烟、饮酒、不在婚、文盲及小学文化、从事行政及专业技术人员均为心血管病高危因素,呈现正相关性;而女性是其保护因素,呈现负相关性。结论 宁夏回族自治区心血管病高危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血压高型是其主要高危类型。建议重点关注低学历、低收入、农村和高龄人群。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了解开封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和流行特征,为献血招募、降低输血途径传播HIV及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种不同厂家ELISA试剂和核酸试剂对2013—2020年间539 015例献血者标本进行HIV初筛,结果呈阳性者送开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实验室确证。分析和比较不同特征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和流行特征。结果 539 015例献血者标本中,HIV初筛阳性120例(2.23/万),经确证HIV阳性53例(0.98/万)。2013—2020年男性献血者HIV阳性率和献血者HIV总阳性率均呈下降趋势。确证后标本HIV阳性率男性(1.34/万)高于女性(0.39/万),首次献血(3.17/万)高于重复献血(0.38/万),全血(1.05/万)高于单采血小板(0.22/万),外地户籍(2.39/万)高于本市户籍(0.91/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6~35岁(1.52/万)HIV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例HIV阳性献血者中,单纯HIV阳性41例(77.36%),HIV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者12例(22.64%)。结论 2013年以来开封地区献血人群HIV阳性率呈下降趋势,HIV感染者主要发生于青年男性、捐献全血、首次献血、低学历、公司职员及外地户籍献血人群。加强献血前征询及建立低危/稳定的献血队伍可降低/避免输血传播HIV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重庆地域社会文化因素对男男性接触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性取向认同和性角色的影响,进而探讨性角色与MSM人群HIV高感染风险的关联。 方法 在2020年采用定性访谈的方法,依托当地从事MSM干预的社会组织招募符合要求的30名MSM人群进行个人深入访谈。 结果 访谈发现,重庆MSM人群对其性取向有较好自我认同感,告知他人性取向时最顾虑家人感受,性角色为被插入方或兼有者相对更可能告知父母。大部分访谈对象认为重庆MSM性角色被插入方的比例较高,可能跟重庆人体型小皮肤好、女性地位高、接受多元文化等有关,也使得性角色被插入方的自我认同度增高。重庆公众对同性恋现象的包容度较强,城市的包容开放受移民文化、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但也受一定传统文化的制约。MSM的社区亚文化,如追求性自由的享乐、道德规范较弱、新型毒品的使用使得不同性角色都面临感染HIV的高风险。 结论 重庆社会文化因素对MSM性角色的选择有一定影响,充分考虑社会文化因素无疑会有效推进艾滋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遵义市红花岗区CHD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其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以人群为基础,对妇幼卫生监测数据直报三期系统中出生缺陷人群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9年间红花岗区CHD的报告发生率为109.3/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以2016年后上升明显。不同类型中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上升明显,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无明显上升。报告发生率前五位依次为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上报发生率有季节聚集性;<20岁组、≥35岁组高于其它年龄组;与孕次、产次及孕产次差呈正相关。不同性别、母亲不同民族之间没有差异性。结论 提倡适龄生育、合理避孕、做好孕前准备、选择适当季节受孕、避免围孕期可疑危险因素暴露以减少CHD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家庭远程锻炼指导在社区老年肌少症危险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0名社区老年肌少症危险人群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家庭远程锻炼指导,比较两组教育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肌肉率、脂肪率、握力水平、步速、5次起坐时间、运动功能[老年人运动功能量表(GLFS-25)]评分和跌倒效能[跌倒效能量表(FES)]评分。结果:教育后,两组肌肉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MI高于对照组,脂肪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握力水平和步速均高于对照组,5次起坐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LFS评分低于对照组,F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家庭远程锻炼指导可提高社区老年肌少症危险人群BMI、握力水平和步速,缩短5次起坐时间,以及降低脂肪率、GLFS评分,提高FES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2020年银川三区两县一市环境大气污染特征,评价其大气质量及大气污染物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基于2020年银川各区县大气污染情况,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模型估算各地大气中SO2、NO2、PM10、PM2.5人群健康风险。结果2020年银川各区县PM10年均浓度、PM2.5年均浓度(除灵武市)均高于国家标准,SO2、NO2、CO、O3年均浓度均低于国家二级标准,污染水平低。环境空气质量和大气污染物(除O3)均呈现出夏少冬多的“V”型排放趋势,O3与之相反。PM10、PM2.5、SO2、O3年均浓度从北向南递减,兴庆区、西夏区与金凤区NO2与CO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PM10、PM2.5、SO2、O3健康风险均未超过USEPA推荐值,但仍可观察到这些大气污染物对儿童产生的健康风险最大,对老人产生的健康风险最小;不同年龄段的两性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儿童及青壮年中,男性健康风险高于女性健康风险;青春期男女及老年人群,女性健康风险明显高于男性。结论银川市大气质量较好,人群健康危险度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长沙地区无偿献血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流行情况,探讨HBV基因型分布特征和S区氨基酸突变的情况。方法 对长沙地区检测结果为HBsAg-/HBV DNA+的无偿献血血液样本进行HBV血清标志物检测,对其中的OBI样本进行HBV病毒载量检测和S区基因扩增,分析血清学标志物抗HBs与病毒载量检出与否的关系,并对扩增产物进行HBV基因分型和突变位点分析。结果 2019年1月—2020年1月长沙地区173 893份无偿献血标本共确认58例OBI样本,OBI流行率为0.033%;共发现7种血清学模式,抗HBc单独阳性最多,占38.98%,所有样本中抗HBc阳性率为89.83%;16例样本能检测出病毒载量,其中14例样本浓度小于100 IU/ml;抗HBs阳性组和阴性组间的病毒载量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75.0%(12/16)样本扩增出S区序列,基因型均为B型,均发生突变,其中11例的HBsAg抗原决定簇及周边主要亲水区域(major hydrophilic region, MHR)发生氨基酸突变。结论 长沙地区无偿献血者中的OBI感染率在全国属于偏低水平;HBV基因型主要是B型,MHR区的氨基酸突变可能是造成OBI的原因,突变有本地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某次龙卷风灾害事件中人群疏散的行为特征与防灾减灾认知情况,探索影响灾民创伤发生的潜在因素,为城市应急管理和应急医学救援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7月3日开原市龙卷风灾害事件中146名灾民为研究对象,对其疏散行为、受灾情况、防灾减灾认知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灾民创伤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开原市龙卷风为EF-3级。146名受访灾民中,86.30%的灾民是初中及以下学历。有71名(占48.6%)受访者在此次龙卷风中受伤。灾害发生时近7成灾民第一反应是采取一定措施保护自己或家人的人身安全,占73.3%的灾民能够在龙卷风灾害发生时自主进行疏散行动,78人(占53.4%)在5 min内到达躲避点,超过80%的灾民意识到了此次龙卷风的危险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别相比年龄<40岁、男性灾民,年龄>60岁、女性灾民更不易在龙卷风中受伤(OR=0.26、0.60,P<0.05);相比非常或比较关注气象知识的灾民,不太关注、不关注的灾民更容易在龙卷风中受伤(OR=8.22、13.47,P<0.05);相比对防御知识有所了解的灾民,不确定防御知识内容准确性、不了解防御知识的灾民更容易在龙卷风中受伤(OR=4.62、4.11,P<0.05)。结论当地居民对龙卷风的自救能力不强,防灾意识不足。需要引导当地居民主动关注气象知识,开展龙卷风灾害的防御知识教育,提高抗灾能力。  相似文献   
9.
背景 上海市正逐步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拓展至楼宇功能社区,目前中青年楼宇人群的服务需求满足状况尚不知晓。研究中青年楼宇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满足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可以为制定和调整家庭医生楼宇服务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目的 探讨中青年楼宇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满足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市虹口区、浦东新区、静安区采用典型抽样法抽取楼宇,在选中楼宇内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中青年人群(18~59岁)开展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 272份,本研究以其中有家庭医生服务利用经历的1 137例受试者为研究对象。涉及的主要调查内容为受试者的社会人口和经济学特征、健康状况、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了解度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满足状况(包括基本服务需求、个性化服务需求两方面,均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中青年楼宇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满足状况的影响因素。 结果 39.61%(425/1 073)的受试者表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比较满足/完全满足其基本服务需求,39.01%(419/1 074)的受试者表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比较满足/完全满足其个性化服务需求。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户籍、职业类别、年收入、自评健康状况、对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了解度、对家庭医生信任度、对家庭医生服务能力评价是中青年楼宇人群基本服务需求满足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年收入、患慢性病情况、对家庭医生"1+1+1"签约服务了解度、对家庭医生团队组成了解度、对家庭医生服务能力评价是中青年楼宇人群个性化服务需求满足状况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约40%的楼宇人群认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够满足其基本服务需求/个性化服务需求,主要影响因素可概括为楼宇人群的社会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知度、家庭医生的服务能力4个方面。建议加强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宣传,并针对楼宇人群特点和差异化需求,为其定制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同时,着力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能力,丰富签约服务内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国不同地区糖代谢状态的归因死亡风险和疾病负担。方法本研究数据基于2012—2015年中国高血压调查和2013年中国居民死因监测数据。共纳入22702名35岁及以上无心血管疾病史的中国高血压调查对象,并于2018—2019年对其随访心血管死亡结局。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糖代谢状态与死亡的风险比进行估计。采用人群归因百分比(PAF)评估不同糖代谢状态造成的心血管疾病负担。结果在随访时间内,共有479例心血管病死亡。与正常血糖人群相比,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人群的心血管病死亡风险[HRs(95%CI)]分别为1.37(1.04~1.80)和1.36(1.06~1.75)。2013年我国心血管死亡归因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PAF分别为2.48%(95%CI:2.31%~2.66%)和2.96%(95%CI:2.79%~3.13%),归因于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分别为11.99万和13.97万。此外,不同糖代谢状态的PAF存在地区和省级差异,心血管病死亡归因于糖尿病的PAF最高为东部地区[3.73%(95%CI:3.44%~4.04%)],其次为西部地区[2.62%(95%CI:2.24%~3.01%)],最低为中部地区[2.42%(95%CI:2.16%~2.68%)]。结论我国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带来的心血管疾病负担较重,且存在地区和省份差异,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造成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