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妇科学案例教学探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案例教学有助于实现中医妇科学的教学目标——既教给知识又培养临床能力。其中,案例选择是关键,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是保证案例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中医妇科学PBL教学模拟病例设计原则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建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2):13-14
PBL教学是高等医学院校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病例的选择与设计关系到中医妇科学PBL教学的成败。结合实践及相关文献,提出客观科学性、典型针对性、有序层次性、启发挑战性、开放松散性及复杂关联性为中医妇科学PBL模拟病例设计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试论现代中医妇科临床多元化诊疗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医妇科学是一门研究妇女特有疾病的临床学科,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中医妇科临床要发展,必须从临床实际出发,形成开放的多元化诊疗模式。作者从辨证与辨病、辨体与辨证、辨期与辨证、辨时与辨证、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以及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等方面进行阐述,说明多元化诊疗体系的建立为适应多元复杂的临床所必须。 相似文献
4.
运气学说在中医妇科学中的指导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气学说是关系到天文学、历法学、生物学、医学等多学科领域的一门学科,它从宇宙的节律方面探讨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及疾病发生的关系.中医妇科学作为中医体系中的一部分,有很大一部分理论源于运气学说.经过千百年的理论继承与发展,形成了较为独特的理论体系.从病因病机、经、带、胎、产等方面将运气学说在中医妇科学的应用作一总结,同时为运气学说在中医妇科学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5.
提高中医妇科学临床示教效果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课是专业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中医妇科学临床示教课的教师,在工作中体会到临床示教举足轻重的作用。专业理论课与示教课在教学中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学习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是用于实践,临床示教课是临床实践的最初阶段,也是桥梁,如何做好临床示教,不仅能提高课程品质,而且在学生心中产生深远影响,而对于青年教师而言,临床示教也是一个意义重大、值得珍惜的锻炼机会,在临床示教中的一些体会,陈述如下,与同仁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6.
李东垣妇科学术思想及用药规律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李东垣的妇科学术思想与其所著<脾胃论>之元气阴火学说的关系.李东垣论妇人经闭、崩漏、带下,认为多因脾胃虚损、中气下陷、阴火亢盛、湿热下注所致,故治妇人经闭,主张以补血泻火为主;治妇人崩漏,以补气养血,升提举陷,泻阴火为主;治妇人带下,以益气补血、温补脾阳、祛下焦寒湿为主,由此形成具有治疗特色的妇科治病模式.对李东垣的妇科用药和药物归经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出现频次较高的均为补中益气汤的组成药物,其中归脾经的中药有当归、炙甘草、人参、白术、升麻、黄芪、甘草,可补脾益气升阳;柴胡、川芎归肝、胆经,益胃升阳.黄柏、黄芩、黄连分别泻肾、肺、心火,有泻阴火功能.由此可见李东垣脾胃元气阴火学说与其妇科学术思想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参与式教学法在中医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参与式教学法在中医妇科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进行积极探索和总结.方法 将我校2006级中西医结合专业4个班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对照组用传统教学法,按相同的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进行教学,通过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采用参与式教学法授课后,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成绩分布也是实验组高分较多,授课效果评价优秀率也高于对照组.结论 参与式教学法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创造性思维,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中医妇科学教学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巧云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11(4):605-606
中医妇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临床学科,它对于学生将来从事中医妇科的临床实践和动手能力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采用何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新世纪需要的中医妇科人才,才能提高中医妇科学的教学质量,已成为教师们亟待思索和探讨的重要课题.我们在教学工作中,重点分析了中医妇科学的学科特点,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对中医妇科学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索,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
模块式教学法在中医妇科教学中应用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妇科学》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主干课程之一,在中医专业的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加强中医妇科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又成为重中之重。目前很多国内外较为盛行的教学方法已经引进了医学教育课堂,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对多种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从而阐明模块式教学法在中医妇科教学中应用的特点,说明模块式教学法在中医妇科教学上的优势,以及如何解决当前教学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浅议《妇人大全良方》对中医妇科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轶凡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8(4):7-8
《妇人大全良方》对中医妇科学所做出的贡献如下:重视气血,详论妇科病因病机;强调肝脾冲任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妇科疾病特有的治则及用药规律;重视优生优育,提倡妊娠期及产后护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