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6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4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troductionIntralabyrinthine schwannoma (ILS) is a tumor originating from the Schwann cells in the inner ear. Various surgical approaches can be used for the resection of ILS. The aim of this report is to describe a case involving a 60-year-old man who was treated successfully with a combined surgical approach.Case reportThe patient underwent a combined microscopic (transmastoid labyrinthectomy) and endoscopic procedure for surgical excision of ILS involving the vestibule and the lower half of the cochlear basal turn. The combined surgical technique enabled a complete removal of the ILS without removal of the unaffected cochlea as well as the external auditory canal. Besides additional exclusion of the middle ear, blind-sac closure of the external auditory canal and cavity obliteration were avoided. No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DiscussionA combined microscopic and endoscopic approach to surgery enables removal of the ILS involving the vestibule and the lower half of the cochlear basal turn while helping to reduce surgical radicality.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腔镜下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75例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5例患者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腔镜手术组),60例患者行传统手术(传统手术组),所有患者均至少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的主要各项临床指标及术后美容效果。 结果:15例腔镜手术患者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无术后大量出血患者。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略长于传统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两组均无术后低钙血症及声音嘶哑并发症,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中央淋巴结清扫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36个月,均无复发病例,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手术瘢痕小且隐蔽,美容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手术组。 结论:腔镜下治疗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是安全可行,有良好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3.
钱济先 《中国骨伤》2018,31(4):297-301
正随着近年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各种微创技术层出不穷。以椎间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手术方式亦快速发展。由单纯摘除突出的椎间盘到全椎管狭窄的减压,由腰椎到胸椎、颈椎,适应证不断的拓展。1椎间孔镜技术的发展脊柱内镜最早是一种诊断辅助检查设备,由于其创伤大,感染率高,被各国学者放弃。1986年Kambin等[1]提出了基于椎间孔外入路的第1个全内镜下脊柱手术治疗非脱出于椎管内的椎间盘突出。1987年Kambin等[2]首次描述了安全三角或三角形工作区,其外侧边是神经根,下边为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和终板,内侧边为走行神经根,为后续利用更大的工作套管和内镜设备奠定了基础。1999年Yeung和Tsou[3]介绍了YESS(Yeung endoscopic spine system),并于2002年将其应用于椎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全乳晕腔镜下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T_1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行全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56例T_1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腔镜组)与行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的56例T_1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开放组)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术前一般资料和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高于开放组(132.1minvs.96.7min,P0.05),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和转移阳性率、术后并发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腔镜组中,癌结节直径1cm的患者与癌结节直径1~2cm的患者间比较,后者手术时间和术后暂时性低钙血症发生率方面明显高于前者(P0.05),但两者术中出血量、中央区清扫淋巴结数及阳性率、术后并发症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术后随访腔镜组与开放组均无复发和转移征象。结论:全乳晕腔镜途径下手术治疗T1期甲状腺乳头状癌是安全可行的,与传统甲状腺手术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内镜(PTES)联合不同碎石方式精准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效果并总结相关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行PTES结合钬激光或液电碎石治疗的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成功率93.9%(46/49);平均手术时间与出血量(107.5±8.9)min、(43.6±10.4)mL,残石率8.7%(4/46),并发症发生18例次;结石近期复发率6.5%,远期复发率13.6%。结论:PTES结合不同碎石方式精准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显示出了良好效果,对于无肝叶萎缩,结石局限于段/叶者,以及有多次胆道手术史,无法耐受开腹手术患者推荐首选此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内窥镜辅助下980 nm波长激光经皮光纤介入治疗静脉畸形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67例静脉畸形患者中女102例,男65例,年龄0.5~60岁.皮损见于四肢66例、头面部48例、胸腹部24例、背部13例、颈部10例、阴囊6例.使用980 nm波长激光,固定脉冲0ms ~ 2.5 s,脉宽能量0~20 W,光纤直径400 μm.病灶周围环状浸润麻醉后穿刺,同一穿刺点置入光纤,利用光热效应、热凝固直接或间接破坏血管壁,对于较为深在、重要解剖结构周围的病灶,在内窥镜辅助或者B超引导下行介入治疗.根据瘤体大小及形状,以2~4cm/s的速度往返照射,不同方向扇形插入3~5次直至瘤体缩小甚至消失.再次治疗时间间隔3个月.平均随访4个月.结果 治愈148例(88.6%),显效11例(6.6%),有效4例(2.4%),无效4例(2.4%).有效率为97.6%;159例治疗1次获满意效果,8例需治疗2次,间隔3个月,术后均得到改善;6例(3.6%)术区出现色素沉着,但均较轻微;3例(1.8%)出现皮肤烫伤.3个月后上述症状明显改善.2例(1.2%)有血管再通及病灶残留表现,进行再次手术后得到改善.无出血、瘢痕、肌腱和神经损伤,无功能障碍发生等不良反应.结论 980 nm波长激光经皮光纤介入治疗皮肤静脉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辅助滴注脂多糖及气管暴露法滴注脂多糖诱导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动物模型的差异。 方法32只Sprague Dawley大鼠分为EC组(内窥镜下辅助气管插管滴注等渗NaCl溶液)、EL组(内窥镜下辅助气管插管滴注脂多糖)、IC组(气管暴露法滴注等渗NaCl溶液)、IL组(气管暴露法滴注脂多糖),每组各8只。记录制作动物操作时间。滴注脂多糖24 h后采集动脉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氧合指数,计算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含量,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并进行弥漫性肺泡损伤(DAD)评分。 结果EC组、IC组、EL组及IL组大鼠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212 ± 24)、(296 ± 53)、(233 ± 44)、(321 ± 56)s,四组大鼠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9.808,P < 0.001),且与IC组和IL组比较,EC组、EL组制作动物模型的操作时间均明显缩短(P均< 0.05)。四组大鼠间PaO2、氧合指数、肺W/D、BALF蛋白含量、血清TNF-α、IL-6及DA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 124.752、123.920、73.775、65.922、48.342、419.548、655.623,P均< 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与EC组及IC组比较,EL组及IL组大鼠的PaO2 [(104 ± 10)、(105 ± 9)、(54 ± 3)、(53 ± 4)mmHg]、氧合指数[(498 ± 48)、(502 ± 43)、(261 ± 17)、(255 ± 21)mmHg]均显著降低,肺W/D [(4.14 ± 0.16)、(4.36 ± 0.18)、(5.53 ± 0.31)、(5.58 ± 0.29)]、BALF蛋白含量[(0.39 ± 0.07)、(0.34 ± 0.05)、(2.19 ± 0.13)、(2.15 ± 0.11)g/L]、血清TNF-α [(177 ± 38)、(186 ± 51)、(414 ± 61)、(440 ± 74)ng/L]、IL-6 [(104 ± 11)、(113 ± 28)、(584 ± 42)、(603 ± 56)ng/L]及DAD评分[(0.90 ± 0.29)、(0.82 ± 0.38)、(11.65 ± 0.89)、(12.23 ± 0.97)分]均显著升高(P均< 0.05)。 结论采用内窥镜下辅助气管插管滴注脂多糖能简单、有效地建立大鼠ARDS模型。  相似文献   
8.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病灶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处理上消化道病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以胃镜检查发现的上消化道黏膜病灶及黏膜下病灶作为入选对象,通过超声内镜和(或)活检病理检查明确病灶大小、位置、范围、性质,应用钩刀、IT刀、氩气刀及高频电凝电切术进行ESD操作,步骤包括:(1)胃镜及黏膜染色确定病灶,针刀或者氩气刀标记病灶;(2)黏膜下注射含靛胭脂及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抬高病变;(3)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一圈;(4)自病变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病灶.术后应用抑酸、黏膜保护剂治疗,术后第1、2、6个月内镜随访,评价溃疡是否愈合以及病灶有无残留与复发.结果 2006年8月至2008年1月,共153例患者进入观察研究.黏膜病变85例(溃疡型病灶2例,隆起型病灶48例,糜烂型病灶35例),病灶直径0.4~5.0 cm,平均2.0 cm;手术时间15~210 min.平均55min.所有病例均切除病灶,其中1例迟发性出血行内镜下紧急止血,7例穿孔均保守治疗愈合.随访期溃疡创面均愈合,其中4例复发,3例再次ESD完整切除病灶,1例手术切除.黏膜下肿瘤68例,52例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其余病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病灶直径0.4~4.0 cm,平均1.2 cm;手术时间10~182 min,平均41 min;68例完整剥离黏膜下肿瘤,1例改行尼龙绳结扎治疗.1 1例穿孔均保守治疗,1例术后出血未控制行手术治疗.结论 ESD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能实现较大病变的一次性大块剥离,剥离的病变能提供完整的病理诊断资料,病变局部的复发率低,并发症少,为上消化道黏膜层病灶尤其是早期肿瘤以及黏膜下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X线引导胆道镜经T管隧道超选择胆道造影方法及其对胆道残留结石介入治疗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术后保留T管隧道的条件下,在X线机透视下精确引导胆道镜、导丝、导管、取石网篮等对疑难性胆道改变进行超选择性造影,并对胆道术后残留结石及胆道狭窄进行治疗的45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7例胆管粘连性狭窄胆道反复行局部冲洗及扩张治疗后胆道通畅,2例疤痕性胆道狭窄行扩张效果不佳;7例胆总管结石并左右肝Ⅱ或Ⅲ级胆管多发结石1.5 h内顺利取出;6例左右肝胆管狭窄并多发结石1.0 h内顺利取出;6例肝左右Ⅱ或Ⅲ级胆管多发巨大结石使用液电碎石机碎石后取出,耗时2.0 h以上;6例左右肝Ⅱ~Ⅳ级胆管结石1.5 h内顺利取出;6例单纯胆总管结石30 min内顺利取出.3例左右肝胆管狭窄并多发结石因胆道狭窄未能取出;2例左右肝Ⅱ或Ⅲ级胆管结石因T管隧道出血未能取出.结论 X线引导胆道镜治疗术后胆道残余结石的方法具有易行性、科学性,能提高治疗胆道残余结石的工作效率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经双通道内镜尼龙绳结扎治疗食管胃黏膜下肿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评价双通道内镜尼龙绳结扎技术治疗食管、胃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自2003年7月至2005年6月我院胃镜检查发现的黏膜下肿瘤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包括:病灶位于食管、胃、十二指肠,经超声内镜检查证实为黏膜下肿瘤,直径1.3~3.0cm,部分突出于腔内且愿意接受内镜下治疗和随访。采用双通道内镜尼龙绳结扎治疗黏膜下肿瘤,并随访观察黏膜下肿瘤消除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男6例,女10例入选,年龄34~78岁,平均50岁,病灶1.3~3.0cm,平均1.9cm。病灶位于食管下段4例,贲门口2例,胃底5例,胃体上部2例,胃体下部胃窦胃角3例。12例患者经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证实为梭形细胞。16例患者中,9例在4周随访时病灶完全消失,黏膜表面白色瘢痕形成;5例在4周复查时病灶残留0.2~0.3cm小病灶,加用内镜下电切除术;1例经两次治疗完全消失,期间出现黑便;1例治疗不成功,总有效率为93.8%。全部病例在完成治疗后6个月复查胃镜均未发现病灶,超声胃镜证实病灶无残留。结论采用双通道内镜尼龙绳结扎治疗的方法,对直径在1.3~3.0cm、部分突出于腔内的黏膜下肿瘤具有良好的效果,避免了外科手术或者腹腔镜治疗,降低了内镜下直接电切除术存在的穿孔与出血等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