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心病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Nε-羧甲基赖氨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Nε-羧甲基赖氨酸(CML)的水平.方法 采用抗戚蓝蛋白晚期糖基化终产物(KLH-AGE)抗体竞争ELISA法,对33例冠心病患者、14例单纯高血压患者及38名正常人血清中CML进行定量观察.结果 33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均测得CML,正常对照组中仅3名血清CML含量>0.1 mg/L,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血清CML水平为(0.92±0.61)mg/L,较单纯高血压[(0.23±0.16)mg/L]或单纯冠心病[(0.44±0.47)mg/L]患者明显增高(P<0.01,P<0.05).不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和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血清CML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CML水平明显增高,提示机体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产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机制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血清CML含量可作为冠心病患者晚期糖基化反应水平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发病机制的新认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侯凡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1,10(5):461-462
20 0 1年 7月 9日~ 11日 ,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在南京共同举办了南京 香港医学论坛。国内外知名学者对目前人们所关注的内科疾病 ,尤其是各种类型肾脏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等各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精彩的讲演 ,本刊将陆续刊登部分文章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激活内皮细胞核因子kB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 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核因子出的激活及作用机制。方法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体外共同培养。用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胡抑制蛋白水平,凝胶滞留法检测核因子kB的活性。结果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可致ECV304核因子kB抑制蛋白降解及核因子胡激活,并且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抑制核因子胡抑制蛋白的降解,可抑制核因子胡的激活。结论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通过引起核因子kB抑制蛋白降解,导致核因子kB的激活,这一作用机制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人内皮细胞表达MCP-1和VCAM-1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影响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机制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机制。方法胶原酶消化法分离获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形态观察法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鉴定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及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基因表达进行分析;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活性氧产生量,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活性氧荧光强度。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见培养的细胞呈卵圆形或多角形,典型的铺路石样排列,经CD31、CD34染色,细胞浆内有棕黄色颗粒沉着(CD31、CD34阳性)。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晚期糖基化终产物(10-4~10-1g/L)呈浓度依赖性增强人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表达,10-4g/L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组人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表达水平开始显著增高(0.26±0.02比0.17±0.04;0.22±0.02比0.08±0.01,P<0.01);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组相比,阿托伐他汀(0.1、1、10μ... 相似文献
5.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与阿尔茨海默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记忆力下降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形成细胞外淀粉样斑块,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及细胞慢性炎症为主要病理改变[1].β样淀粉蛋白(Aβ)是一种易于聚集的非特异性结合蛋白,可与许多不同结构的物质相结合,如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聚糖以及多种蛋白受体,包括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α-N-AChR),巨噬细胞A型清道夫受体(SR-A)、α5β1整合素、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 receptor)、p75 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TR)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RP-1)[2]等. 相似文献
6.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导内皮细胞紧密连接改变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蛋白对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带状闭合蛋白1的形态学影响,并对其机制作初步研究。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显示带状闭合蛋白1在内皮细胞分布的形态和部位。观察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蛋白作用下内皮细胞带状闭合蛋白1的形态学变化。研究了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抑制剂及相关特异蛋白突变体重组腺病毒转染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介导的内皮细胞闭合蛋白1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正常对照组的内皮细胞闭合蛋白1存在于细胞周边呈环状,线条清晰连续,边缘光滑流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引起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带状闭合蛋白1结构形态的改变;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通路抑制剂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抑制剂均可减轻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闭合蛋白1的影响;转染显性失活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上游激酶MEK1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上游激酶MEK6b的重组腺病毒,均可减轻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对带状闭合蛋白1形态的影响,而转染组成性激活的MEK1和MEK6b的重组腺病毒本身即可引起内皮细胞带状闭合蛋白1形态的变化。结论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刺激可以引起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带状闭合蛋白1分布和形态的变化,这一作用可能是由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介导的。 相似文献
7.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骨架形态改变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蛋白对内皮细胞细胞骨架肌动蛋白的形态学影响及特异的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和氧化应激在此病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糖基化终产物修饰人血清白蛋白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在体外共同培养不同时间,并设立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显示细胞骨架的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基化终产物修饰人血清白蛋白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影响内皮细胞骨架肌动蛋白聚合丝状和可溶性单体(或球状)形态的改变。随着糖基化终产物修饰人血清白蛋白作用浓度和时间的增加,丝状肌动蛋白所形成的外周致密带边缘出现锯齿样断裂,趋于变细崩解消散,最终形成由非极性单行排列的肌动蛋白丝组成的应力纤维。可溶性单体表现为向细胞浆和胞膜移位,胞浆区出现点状和丝状染色,细胞间距离明显增大。可溶性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的抗体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盐氧化酶抑制剂均可阻断糖基化终产物对细胞骨架的影响。结论糖基化终产物修饰蛋白对细胞骨架的影响是通过与内皮细胞上的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结合并引起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所介导的,这一作用可能与糖基化终产物所致血管通透性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8.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与Alzheimer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lzheimer病(AD)是中枢神经系统一种常见的引起早老的退行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伴有隐匿发作的进行性痴呆,包括进行性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伴或不伴有轻度神经系统体征。AD的神经病理学改变为弥散性大脑皮质萎缩,脑室和脑沟扩大,神经细胞丧失;特征性改变为神经细胞内的神经原纤维缠结(NFT),神经细胞外结构中的神经斑(或称老年斑)及皮质动脉和小动脉的血管淀粉样变性。已分别从传染病学、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及神经肽、细胞因子和细胞凋亡等方面探讨AD的发病机制,但其病因尚未明了。最近的研究发现,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在AD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属于细胞表面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可与多种配体结合后影响细胞内信号传导、刺激细胞因子释放等从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已知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在糖尿病并发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肿瘤等疾病中起重要作用。现主要综述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联合运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和同型半胱氨酸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 mRNA表达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运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和同型半胱氨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和氧化应激的机制。方法酶消化法获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的表达。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氧自由基的荧光信号强度。结果晚期糖基化终产物(10-4~10-1g/L)和同型半胱氨酸(1.35×10-3~1.35g/L)组呈浓度依赖性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晚期糖基化终产物(10-4g/L)和同型半胱氨酸(1.35×10-3g/L)联合作用能进一步增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的表达(1.09±0.18),与单独晚期糖基化终产物(0.14±0.07)和同型半胱氨酸组(0.18±0.06)相比其表达分别增加了7.78倍和6.05倍(P<0.01);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特异性抑制剂二亚苯基碘能显著抑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和同型半胱氨酸联合诱导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基因的表达(0.20±0.09比1.19±0.23,P<0.0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组和同型半胱氨酸组均能增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氧自由基的荧光信号强度,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和同型半胱氨酸联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