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构树叶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对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和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构树叶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apigenin,1)、大波斯菊苷(cosmosiin,2)、牡荆苷(vitexin,3)、木犀草素(luteolin,4)、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luteolin-7-O-β-D-glucopyranoside,5)、7-甲氧基香豆素(7-methoxycoumarin,6)、东莨菪素(scopoletin,7)、三十一烷醇(1-hentriacontanol,8)、槲皮素(quercetin,9)、7-甲氧基芹菜素(7-methoxyapigenin,10)、β-胡萝卜苷(daucosterol,11)。结论:化合物1~8首次从构树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傣族及多个少数民族所使用的药材“锅砂”(桑科植物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 Vent.的根)进行了性状及显微鉴别研究,绘制了其根的组织粉末显微简、详图。结果表明,该品根的横切面与粉末显微特征明显,为该药材的深入研究及开发推广应用提供了鉴别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构叶醇提剂及水提剂能明显拮抗组胺引起的豚鼠实验性哮喘。离体豚鼠气管实验表明,构叶水提剂能部分或完全拮抗组胺或乙酰胆碱的兴奋作用。小鼠急性毒性实验表明,构叶300 mg/10g体重,一日2次,连用3日,未见任何不良反应,说明其毒性甚小。  相似文献   
4.
构叶的降压作用及其机制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表明构叶浸膏剂(2.5g,5g/kg)灌胃,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并观察到在大鼠肛尾肌,构叶总甙(0.1%,0.3%)能使去氧肾上腺素累积量效曲线右移,同时最大效应下降。用L—B公式证明去氧肾上腺素的解离常数未变,说明构叶总甙具有非竞争性α受体阻断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构叶的降压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Fractionation of the EtOH extract from the fruits of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ed to the isolation of 15 phenolic compounds (115).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using spectroscopic methods. Among these compounds, 1 and 2 are new and 315 were isolated from this plant for the first tim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compounds 215 against H2O2-induced injury in SY5Y cells and 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ies were evaluated.  相似文献   
6.
构树叶中的细胞毒成分(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构树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硅胶、ODS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对构树叶提取物分离纯化,通过1D,2DNMR技术确定其结构,并采用MTT法对分得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测定,同时比色法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对构树叶中总黄酮和cosmosiin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鉴定为:(+)-pinoresinol-4′-O-β-D-glucopyransyl-4″-O-β-D-apiofuranoside(1),cosmosiin(2),luteolin-7-O-β-D-glucopyranoside(3),liriodendrin(4),3,5,4′-trihydroxy-bibenzyl-3-O-β-D-glucoside(5),apigenin-6-C-β-D-glycopyranside(6)。结论:化合物1为一个新的木脂素,化合物5,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化合物1,4,6对HepG-2细胞株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而化合物2,3,5对HepG-2细胞株没有活性;根据含量测定结果得知,确定构树叶的最佳采收时间为9月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构树叶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Broussonetia papyrifera,TFBP)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取对数生长期人肝癌HepG-2细胞,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药物组用3,6,9,12 g·L-1不同质量浓度TFBP作用人肝癌HepG-2细胞24,48,72 h后,应用MTT法检测TFBP对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抑制作用;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法荧光显微镜观察各浓度TFBP作用细胞48 h后的细胞的形态变化;通过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比色法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结果:TFBP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HepG-2有较强的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9,12 g·L-1的TFBP作用HepG-2细胞72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可分别达52.46%,64.72%,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可诱导细胞凋亡,质量浓度9,12 g·L-1的TFBP作用HepG-2细胞48 h后就可出现典型的凋亡小体,TFBP可升高caspase-3活性,并具有浓度效应,同时还可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Bax。结论:TFBP在体外对肝癌细胞HepG-2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其诱导凋亡的机制可能与其下调Bcl-2蛋白和上调Bax蛋白的表达,下调Bcl-2/Bax以及增强caspase-3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桑科构树属植物构树的果实——楮实子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精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楮实子95%乙醇冷浸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胡萝5苷棕榈酸酯(Ⅰ)、胡萝卜苷(Ⅱ)、苯丙氨酸(Ⅲ)、色氨酸(Ⅳ)、壬二酸(Ⅴ)、β-谷甾醇(Ⅵ)、蔗糖(Ⅶ)。结论化合物Ⅰ、Ⅱ、Ⅲ、Ⅳ和Ⅴ均首次在楮实子中分得。  相似文献   
9.
构树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构树枝条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使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复柱色谱分离、纯化,利用ESI-MS和NMR技术确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2S)-7,3′-dihydroxy-4′-methoxyflavan(1),过氧化麦角甾醇(ergosterol peroxide,2),D-半乳糖醇(D-galacitol,3),sulfuretin (4),黑立脂素苷(liriodendrin,5),graveolone (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构树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构树叶总黄酮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构树叶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Broussonetia papyrifera,TFBP)诱导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浓度分别为3、6、9和12g/LTFBP作用于Hep02细胞24、48和72h后对细胞生长的影响;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法观察3、6、9和12g/LTFBP作用于HepG-2细胞48h后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检测3、6、9和12g/LTFBP作用于HepG-2细胞48h后凋亡相关基因Bcb2及Bax蛋白表达;比色法检测3、6、9和12g/LTFBP作用于HepG-2细胞48h后Caspase-3活性。结果: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TFBP抑制HepG-2细胞增殖的作用逐渐增强,呈剂量依赖性,在3、6、9和12g/L的TFBP作用于HepG2细胞24h后,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7.63%、11.86%、19.02%和21.81%,F=5.16,P=0.034;48h后分别为20.20%、29.44%、39.21%和43.96%,F=11.28,P=0.003;72h后分别为27.24%、34.70%、52.46%和64.72%,F=86.78,P〈0.001。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法可见,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大,细胞的生长变慢,胞质变疏松,细胞核皱缩,深染,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可见,经不同浓度TFBP处理HepG2细胞48h后,HepG-2细胞Bcl-2蛋白表达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变浅,Bax蛋白表达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变深,Bcl和Bax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563和30.883,P值分别为0.012和0.001。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显示,对照组与3、6、9和12g/L的TFBP对Hepp2细胞作用48h后,Caspase-3酶活性分别为(1.38±2.13)、(3.58±2.21)、(4.95±3.61)、(5.25±1.41)和(5.75±2.24)U/mg,随着TFBP浓度的增加,Caspase-3酶活性显著增高,当TFBP浓度为6、9和12g/L时,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2,P=0.003。结论:TFBP在体外对肝癌HepG-2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