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邻乙基苯肼盐酸盐的合成SYNTHESISOF2┐ETHYLPHENYLHYDRAZINEHYDROCHLORIDE潘富友*杨建国(台州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浙江317000)PANFu-You*YANGJian-Guo(Dept.ofChemistry...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乙酰苯肼、X射线、环磷酰胺联合应用的方法建立小鼠再生障碍性贫血动物模型。方法BALB/c小鼠,采用皮下注射乙酰苯肼100mg/kg,次日X射线2.0Gy照射后,于试验第5天环磷酰胺80 mg/kg腹腔注射,第15天重复以上步骤但不给予射线处理。观察试验小鼠的血象、骨髓象、造血细胞内的线粒体、造血干细胞集落的形成及肝脏、脾脏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再障模型组小鼠外周血象三系细胞均有显著降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含量升高;骨髓有核细胞数显著降低,造血干细胞集落的形成减低,肝脾出现再障的病理改变。结论本方法建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模型,简便,成功率高,外周血和骨髓的病理变化持续、稳定,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3.
4.
秃疮花提取物对红细胞氧化性溶血的抑制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秃疮花提取物对鼠红细胞氧化性溶血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以H2O2诱导体外鼠红细胞发生氧化性溶血,以乙酰苯肼引发小鼠体内溶血性贫血,观察不同浓度或剂量秃疮花对鼠红细胞溶血率,细胞形态、小鼠体内红细胞、白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血浆丙二醛含量,以及红细胞内各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理。结果外秃疮花提取物对H2O2诱导的鼠红细胞溶血的抑制率可达78%。小鼠腹腔注射秃疮花提取物后,与模型组比较,红细胞数目增加,血红蛋白含量提高,白细胞数目减少,血浆丙二醛含量降低,四项指标均接近正常组(腹腔注射DLF 1.5 g/(kg.d),红细胞数目为8.49×1012/L);损伤小鼠腹腔注射秃疮花提取物后,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血浆总抗氧化力无明显改变,而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显著提高,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上升极显著(较损伤组提高44.7%)。结论秃疮花提取物在体内外可分别抑制由H2O2和乙酰苯肼引发的鼠红细胞氧化性溶血,效果明显。小鼠腹腔注射秃疮花提取物后,红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普遍提高,提示秃疮花提取物通过增强红细胞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而使细胞膜免受氧化性损伤,其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的上升尤为显著,据此推测秃疮花提取物有可能通过抑制乙酰苯肼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干扰而缓解鼠红细胞的氧化性溶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绞股蓝大孔树脂分离物对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将绞股蓝水煮醇沉的提取物用大孔树脂分离,依次以H2O,40%乙醇,80%乙醇洗脱,得到相应的分离物;采用DPPH自由基体系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并与没食子酸、抗坏血酸进行比较。同时,测定各分离物中总皂苷的相对含量。结果:绞股蓝80%乙醇,40%乙醇,H2O分离产物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081 2,0.028 7,0.541 0g·L-1。40%乙醇分离物中皂苷的相对含量最高。结论:绞股蓝不同溶剂大孔树脂分离物均有抗氧化活性,其中40%乙醇分离物的抗氧化性最强。预示绞股蓝皂苷是降脂、降糖以及清除自由基的可能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当归补血汤多糖对血虚小鼠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 :用环磷酰胺和乙酰苯肼联用所致的血虚小鼠为实验对象。结果 :当归补血汤多糖能显著升高血虚小鼠的RBC、WBC、Hb水平。结论 :当归补血汤多糖具有补血作用 ,是当归补血汤的有效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7.
4例患者 ,女性 ,年龄 5 3~ 73岁 ,因回收废旧物品时手部接触装过盐酸苯肼粉沫 (经防疫部门检测证实 )编织袋8~ 1 6h ,分别于接触后 9~ 4 8h出现头昏、恶心、纳差、乏力、尿黄、皮肤巩膜发黄 ,其中 1例出现呼吸困难、四肢肌肉抖动 ,1例出现视物模糊并昏厥一次 ,4例分别于接触后 2~ 3d来院就诊。入院时查体 :神志清楚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均正常 ,口唇轻度紫绀 ,皮肤 (尤其是手部接触部位皮肤 )及巩膜黄染 ,心、肺、肝、脾未见异常 ,胸片及心电图正常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 ,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下降 ,网织红细胞明显增高 ,总胆红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使用转基因斑马鱼模型筛选冠心宁片中具有抗血栓活性的组分及药效物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斑马鱼胚胎分为对照组、造模组、给药组及阳性药组,使用苯肼诱导血栓模型。通过荧光显微成像结合血红蛋白染色对冠心宁片各组分抗血栓作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进一步探寻活性组分中起抗血栓作用的主要成分。最后进行活性氧(ROS)检测及脂质氧化损伤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分析,探讨其抗血栓机制。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冠心宁片水溶性组分可显著减少外周血红细胞聚集(P<0.01),增加回心血量,且效果呈剂量依赖性。因多糖为冠心宁片水溶性成分中的主要物质,进一步实验发现丹参多糖和川芎多糖也具有抗血栓活性,且能显著降低斑马鱼的氧化应激水平,丹参多糖还具有下调胚胎脂质过氧化水平的作用。结论:丹参多糖和川芎多糖为冠心宁片水溶性组分中具有抗血栓作用的活性化合物,可能与其抑制氧化应激作用有关,具有开发为抗血栓治疗先导物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罗汉果茎的不同部位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罗汉果茎的不同部位提取物清除二苯基苦基苯肼(2,2-diphenyl-1-picrylhydrazy1,DPPH)自由基的作用。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将罗汉果茎的乙醇萃取物分成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及水四个部位提取物,采用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体系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并和没食子酸、抗坏血酸进行比较。结果:罗汉果茎的水部位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能力最强,其次为乙酸乙酯部位提取物、正丁醇部位提取物、石油醚部位提取物。结论:罗汉果茎的不同部位提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其中水部位的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罗汉果叶不同溶剂提取物清除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作用。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将罗汉果叶的乙醇萃取物分成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4种溶剂提取物,采用DPPH自由基体系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并与没食子酸、抗坏血酸进行比较。结果:罗汉果叶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4溶剂提取物对DPPH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6.250、0.554、0.596、0.267 mg(生药).mL-1。结论:罗汉果叶不同溶剂提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其水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