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4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64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58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病越来越高发,具有低龄化趋势,代谢综合征常伴随发生,此种情况下的高血压往往是以舒张压升高为主,临床表现常与“亚健康”状态混淆,未能引起患者甚至部分医生的重视,然而事实上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实舒张压高之危害十分明显,不容忽视。尽管现代医学对舒张压高的病因及病理机制有明确的阐述,但是暂时没有特效的药物。李延教授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床中运用泽泻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舒张压高之眩晕,切中病机,加减灵活,屡有良效。文中从中医角度阐述舒张压高的病因病机,介绍李师辨病辨证思路,组方用药特点,附三则典型验案,另加个人心得体会,以期为舒张压高的有效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胸腔积液属于祖国医学痰饮病范畴,笔者采取辨证结合辨病,同病异治原则,治疗胸腔积液,取得较好疗效,兹举验案三则,祈请教正.木火刑金,肺失肃降韩某某,男,46岁,农民,住院号00260,1992年4月16日入院.患者10天前出现右胁部胀痛,胸闷咳嗽,在某医院治疗不见好转,于今日病情加重来我院治疗.刻下呈急性痛苦面容,右胁部痛疼拒按,嗳气频作,心急烦躁,舌红苔黄少津,脉弦数.胸片示右侧胸腔积液.依据症舌脉辨证为肝郁化火,木火刑金,而引起肺失肃降,气不布津停而为饮之悬饮.治以清肝理气,活血止  相似文献   
3.
桑红灵 《光明中医》2009,24(4):614-615
《金匮》痰饮病篇第十五条明确提出痰饮病的治则即“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本文旨在讨论仲景这一治则制定的依据、内容及在《痰饮病》及相关篇章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相似文献   
4.
中医儿科专家刘韵远教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与教学工作四十余年,对《伤寒论》颇有研究,学术造诣精湛,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擅长治疗小儿呼吸道与消化道疾病,在临床中强调辨证施治。对于小儿因痰饮所致的咳喘一类疾病,主张以“健脾温阳,利湿化饮”为法,通常运用苓桂术甘汤加减治疗,每收良效。刘老认为小儿痰饮的出现,主要与肺牌两脏功能失调有关,影响了津液的正常输布与排泄,以致水湿停聚而成。因为小儿的生理特点为“脾常不足”,脾虚则肺气弱。脾阳不振,健运失职,水湿不化,上犯于肺,肺失宣降,上焦水津不能通调与布散,停聚于肺,而为痰饮。临床表现症状有以下几点: 1.面色苍黄或晄白:常见于天庭、鼻柱两侧,或颊部表现较明显,其面色苍黄滞而不华为脾虚失运;面色晄白为肺虚卫气不固。两色兼见者为脾肺俱虚之证。  相似文献   
5.
10 己椒苈黄丸 原文治腹满,口舌干燥者,此肠间有水气.防己椒目葶苈(熬) 大黄各一两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两.  相似文献   
6.
从瘀血论治哮喘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病因病机 古代先贤很早就对瘀血阻滞、血脉不通可以导致哮喘的发病有所认识.在《素问·痹论》中有"心痹者,脉不通……暴上气而喘"的论述;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更加明确地提出"盖人身气道,不可阻滞……内有瘀血,气道滞塞,不得升降而喘","瘀血乘肺,咳逆喘促","气壅即水壅,气即水故也.水壅即为痰饮,痰饮为瘀所阻,则愈冲犯肺经……是以倚息不得卧也".这些论述成为从瘀血论治哮喘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痰与饮同出一源而实有不同,从痰与饮在病名含义、历史渊源、病因病机、症候、治则治法以及发展现状与趋势这几个方面来探讨其异同,提出痰饮应分论分治,才能更好的在临床治疗上提高其疗效,并促进中医痰饮病学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对痰饮型耳石症复位后残余头晕及复发的作用。方法:将144例痰饮型耳石症复位后残余头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4组均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B组、C组、D组分别予以苓桂术甘汤、泽泻汤、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治疗,均治疗3周。比较4组治疗前后头晕症状、总有效率、前庭症状指数(VSI)、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不良反应;统计耳石症复发率。结果:治疗前4组眩晕障碍量表(DHI)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DHI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D组DHI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其余3组,B组和C组均低于A组(P<0.05);4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1);治疗后4组VSI评分均下降(P<0.05),且D组低于其余3组(P<0.05),B组、C组低于A组(P<0.05);治疗后4组BBS评分均升高(P<0.05),且D组高于其余3组(P<0.05),B组、C组高于A组(P<0.05...  相似文献   
9.
痰饮病是指一定量的的水液停聚在人体某一局部的疾病。由于所停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异,故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之别。我们研习《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篇》后发现,“胸痹”之辨证施治符合从痰饮论治的机理。兹浅析如下。1病理机制痰饮病属阳气虚弱,...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