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2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4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6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290篇
内科学   388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69篇
预防医学   67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20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分析鼻息肉鼻窦炎(CRSwNP)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毒力和耐药基因。方法 以淄博市第一医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93例CRSwNP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及其药敏结果,并对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进行分析。结果 93例CRSwNP患者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42株,感染率为45.16%,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14株,检出率为33.33%。CRSwNP患者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性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mecA、tetM、ermA、ermC耐药基因型分别为33.33%、16.67%、2.38%、11.90%;毒力基因sea、sec、seb、sed、hlg、pvl、tst检出率分别为38.10%、28.57%、83.33%、28.57%、19.05%、7.14%、23.81%。结论 CRSwNP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相对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其耐药性主要与耐甲氧西林、四环素类、耐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关系密切,且肠毒素基因检出率较高,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2.
的 了解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中CRISPR-Cas系统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与毒力基因和耐药的关系。方法 收集非重复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248株,使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PCR检测CRISPR-Cas系统3个相关基因(CRISPR1、CRISPR2和cas1)、筛查6种常见高毒力荚膜血清型(K1、K2、K5、 K20、K54和K57)、12种毒力基因及检测13种耐药基因,用χ2检验比较携带有CRISPR-Cas系统菌株与不携带CRISPR-Cas系统菌株毒力及耐药差异。结果 CRISPR-Cas系统的检出率为29.8%(74/248);K1型是携带CRISPR-Cas系统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荚膜血清型,占 28.4%(21/74);除kpn基因外,携带CRISPR-Cas系统菌株的毒力基因检出率均大于不携带CRISPR-Cas系统菌株,其中7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达100%外,携带有CRISPR-Cas系统菌株的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小于不携带有CRISPR-Cas系统菌株,其中13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携带CRISPR-Cas系统菌株的耐药基因阳性率小于不携带CRISPR-Cas系统的菌株,且blaKPC、blaSHV、qnrS基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毒力荚膜血清型肺炎克雷伯菌中主要为K1型携带CRISPR-Cas系统,携带CRISPR-Cas系统的肺炎克雷伯菌相对于不携带CRISPR-Cas系统菌株的毒力基因阳性率高,耐药率低,耐药基因的阳性率低。CRISPR-Cas系统可能能降低耐药基因在肺炎克雷伯菌中的水平传播,尤其是在K1型肺炎克雷伯菌。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艰难梭菌的进化过程,Kumar及其同事分别分析分离自人体(761株)、动物(116株)与环境(29株)的906株艰难梭菌基因组。菌株分离自33个国家,其中465株来自英国。结果确定4型主要系统发育组(PG1-4),每组均起源广泛,由不同地理位置、宿主和环境来源的菌株组成。有证据表明,PG1-3是从最具遗传多样性的PG4演化而来的。经两两分析结果发现,PG1-3(A型)核酸的同源性均>95%,表明属于同一种艰难梭菌,而PG4(B型)是一个独立的菌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一种简单、快速的真菌DNA提取方法,提高真菌DNA提取效率,减少毒性和污染性,以适应临床研究需要。方法同时用溶细胞酶结合Biospin真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提取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和净平滑念珠菌基因组DNA,用A260/A280的比值检测DNA的纯度并计算质量浓度,同时行聚合酶链反应(PCR)以评价其可靠性。结果溶细胞酶结合Biospin真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成功提取所用真菌基因组DNA,其纯度及质量浓度能满足PCR反应的要求。结论用溶细胞酶结合Biospin真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提取DNA,简单、快速、高效,可用于PCR反应。  相似文献   
5.
《大家健康》2006,(6):90-91
春末夏初时至端午,家家有用艾草驱毒的习俗,中医也认为“春应肝而养生”,这个时节必须让肝脏恢复活力,加强解毒、排毒功能。[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白色念珠菌与腹膜炎发生相关的毒力因子。方法 :40株临床分离菌分别以腹腔接种方式感染小鼠进行毒力试验 ,以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和α -淀粉酶 (AM)活力为表示菌株毒力的指标。结果 :白念菌体外测得的芽管长度分别与受染动物血清中ALT、AM含量呈正相关 (rALT=0 . 893,rAM=0 . 80 1,P <0 . 0 1) ,菌株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 (SAP)活力与血中ALT、AM水平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P <0 .0 1) ,且经SAP特异抑制剂处理过的受染小鼠其ALT活性显著降低 (P <0 . 0 1)。结论 :白念菌芽管和蛋白酶均为其与腹膜炎发生有关的重要的毒力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河南省局部地区腹泻病人感染及携带大肠杆菌O15 7∶H7的情况 ,观察带菌时间及预后。[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监测方法发现病人 ,通过病人粪便mEC肉汤增菌 14h、胶体金免疫卡筛选、免疫磁珠法集菌、CHROMAGAR O15 7∶H7显色培养基分离、rfbO15 7、rfbO111、hlyA、stx1、stx2、eaeA引物PCR扩增方法进行毒力因子测定等方法 ,观察、研究感染病人的发病和预后。[结果 ]从 130 3份腹泻病人中共分离出的 38株O15 7∶H7菌株 ,检出率 2 9% ,PCRrfbO15 7扩增均为阳性。其中 2株具有stx2、hlyA和eaeA毒力基因 ,36株为O15 7∶H7不产毒株。[结论 ]我省首次从病人中分离出O15 7∶H7产毒株 ,病人发病后可于第 3~ 8d内检出病原体  相似文献   
8.
陈雪蓉  肖敦振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2):4631-4633
白念珠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它寄居在人体不同的解剖部位,包括皮肤、口腔、胃肠道、阴道等。白念珠菌是如何从共生菌转变为致病菌现在还不很清楚。目前,对白念珠菌毒力因子的研究深入而广泛,其毒力因子主要包括粘附、利于侵入的酶、菌丝形成、表型转换等。笔者对白念珠菌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粘附(adhesion)粘附素家族能促进白念珠菌粘附于宿主细胞。目前研究较多的白念珠菌粘附素多肽包括凝集素样序列1(agglutinin-like sequence,Als1)、凝集素样粘附素1(agglutinin-like ad-hesion1,Ala1)、菌丝细胞壁蛋白1(hyphal wal…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病人中Hp细胞毒相关蛋白(CagA)、细胞空泡毒素(VacA)抗体在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比例,并评估不同类型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窦粘膜炎症程度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印迹法测定Hp感染者病人体内的CagA、VacA抗体。结果 73%的Hp感染者病人中出现CagA抗体,61%Hp感染者病人中出现VacA抗体。CagA抗体和VacA抗体在各疾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复合性溃疡三类病人中,具CagA和VacA双阳性的比例较CagA和VacA双阴性的比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窦萎缩病变在CagA和VacA双阳性的病人中比CagA和VacA双阴性的病人严重(P<0.05)。结论 具有高毒力因子(CagA和VacA)的Hp是胃肠疾病病人感染的常见菌株,具有CagA和VacA的Hp可能在诱导胃粘膜发展到萎缩病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能作为特异性指标来判断胃十二指肠疾病。  相似文献   
10.
容001高效缓蚀剂是一种新开发的锅炉容器清洗防腐剂,可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和各行业蒸气锅炉除垢,起防腐蚀作用。本品缓蚀效率达99.3%,高于其它缓蚀剂,并具有成本低、用量少等优点。为了更好地推广使用,对其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家兔皮肤、粘膜刺激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样品及试验动物试验样品:试验原液由四川省科协,劳保协会咨询服务中心提供。其主要成分是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