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4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7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7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34篇
内科学   84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59篇
综合类   309篇
预防医学   5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17篇
  2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成人型多囊肾病的基因诊断—APKD基因与α珠蛋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Genomic DNA PvuII fragments containing the 3'HVR from 52 unrelated Chinese of Han nationality varied between 1.7 kb and 10.0 kb and showed high polymorphism. The genomic DNA PvuII fragments from five families with adul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APKD)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alpha-globin gene 3' HVR (hypervariable region) as probe. The results showed a close linkage between 3'HVR and the APKD gene and segregation according to Mendelian laws. The maximum Lod score for linkage between 3' HVR and APKD was 3.372 at a recombination fraction theta = 0.01. The alpha-globin gene 3'HVR probe can therefore be used for presymptomatic gene diagnosis and prenatal diagnosis in the Han ethnic group.  相似文献   
3.
4.
多囊肾是最常见的单基因病变,往往是潜在的致命性疾病。当在第4、6和16对染色体上编码蛋白称为多囊素的基因发生突变时,可导致肾小管节段无节制地扩展。大量因充满液体的囊肿堆积而引致的肾脏异常肿大最终将导致功能性衰竭,这在许多病例中均已得到证明。此外,治疗多囊肾时所需的费用以及投入的精力都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对中国成人型多囊肾病(APKD)家系成员进行症前基因诊断的方法。方法 应用PCR技术扩增与PKDl位点紧密连锁的微小卫星体DNA遗传标记,进行基因连锁的家系分析。结果 对一个APKD家系中的无临床症状,且B超检查呈阴性结果的6个孩子做出了症前基因诊断:5个孩子(5~15岁)携带PKDl基因;仅1个11岁女孩是正常的个体。结论 能够应用PCR技术对中国的成人型多囊肾病家系成员快速、准确地做出症前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6.
成人型呼吸究近综合征(ARDS)为弥漫性肺组织损伤导致的非心源性肺水肿和急性呼吸衰竭综合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病情凶险,缺乏特效治病,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多囊肾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肾脏病,最终大多发展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占终末期肾病的5%-10%。目前对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2001年3月—2006年5月,我科对收治的26例原发病为多囊肾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我们采用了B超引导下穿刺减压治疗,既保护了残余肾功能,又延缓肾功能的继续恶化,取得了明显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灵活、更便捷、更有效地治疗多囊肾,我院采用CT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肾脏在CT扫描下确定穿刺点、穿刺路径、穿刺深度,经皮穿刺至囊腔,抽出腔内液体,注入无水乙醇硬化,以达到消除囊腔,治愈病灶的目的,通过临床实例操作以及有效的护理配合,获得明显疗效,大大减轻了患者痛苦,减小了创伤,降低了费用,迅速恢复体力,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多囊肾足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我科收治多囊肾合并多囊肝及尿酸性肾结石1例,对其家系进行调查,发现一家三代12人中7例多囊肾,其中4例会并多囊肝,5例合并肾结石,较为罕见,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74岁(无证者Ⅰ1)。因腹痛,间断性恶心、呕吐1周,于1994年8月里11日入院。患者于1973年健康体检时经肝扫描发现“肝内占位性病变”,临床诊断为“肝癌”。至1984年初,经B超检查,诊断为“多囊肝、多囊肾”。因反复上腹胀满、疼痛、恶心、呕吐分别于1984年8月及1991年1月住院治疗。其父死于“心脏病”,其母死于“高血压…  相似文献   
10.
应用PKD1两侧探针(3’HVR和24-1),采用Southern印迹杂交方法,通过RFLP连锁分析,对7个成人型多囊肾病家系共41个成员进行了基因单体型分析。16个APKD患者的RFLP单体型被证明与PKD1基因相连锁,发现2个重组体,并检测出6个症状前个体。结果证明,APKD家系成员的PKD1基因与3’HVR之间存在着紧密连锁关系,进一步肯定了3’HVR探针同样可用于我国成人型多囊肾病患者的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