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5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0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14篇
预防医学   4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32篇
中国医学   111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地黄叶总苷胶囊联合低剂量雷公藤多苷治疗肾移植术后蛋白尿的疗效。方法将55例接受肾移植并于术后出现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7例常规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并给予雷公藤多甙片0. 5 mg/(kg·d)口服,3次/d,连续服用8周;观察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服地黄叶总苷胶囊,0. 4 g(2粒)/次,2次/d,连续服用8周。观察2组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并随访治疗12周后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2组治疗12周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 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但2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结论地黄叶总苷胶囊联合低剂量雷公藤多苷治疗肾移植术后蛋白尿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用雷公藤多苷治疗,且用药不良反应未显著增加,安全性高,两药联合可以作为肾移植术后蛋白尿的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加减方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将84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原则选出12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其余72只大鼠采用两血管阻断法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筛选60只模型大鼠,每组1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尼莫地平组(0. 011 g·kg~(-1)),地黄饮子加减方高、中、低(4. 54,2. 27,1. 14 g·kg~(-1))剂量组。连续灌胃30 d后,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素-伊红(HE)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结构改变,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检测海马CA1区细胞凋亡水平,免疫组化(IHC)检测海马CA1区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穿越原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 0. 01),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均有不同程度地损伤,凋亡率显著增加(P 0. 01),PI3K,Akt的积分吸光度和平均积分吸光度明显降低(P 0. 01),Caspase-3的积分吸光度和平均积分吸光度显著增高(P 0. 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 0. 05,P 0. 01),穿越原平台次数增加(P 0. 05,P 0. 01),PI3K,Akt的积分吸光度和平均积分吸光度值显著增高(P 0. 01),Caspase-3的积分光密度和平均积分吸光度不同程度降低(P 0. 05,P 0. 01)。结论:地黄饮子加减方可改善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潜在机制可能与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抑制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天麻地黄饮降压及干预高血压病肾损害66例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运清 《陕西中医》2007,28(7):835-837
目的:观察天麻地黄饮的降压疗效,探讨其对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肾损害的干预作用。方法:治疗组66例给予卡托普利片12.5~50m g,每日3次,天麻地黄饮250m l,每日2次。对照组66例,仅给予卡托普利片12.5~50m 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12周。结果:1、两组均取得较高临床降压有效率(95.5%和92.1%),但无显著性变化(P>0.05)。2、症状疗效方面,对照组仅有效改善头痛、眩晕、腰酸三项症状,治疗组对症候全部五项症状均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3、两组均能显著降低患者血BUN、C r、ET和尿mALB水平,提高血NO水平,但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卡托普利单药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地黄饮配合卡普利对阴虚阳亢型EH有明显的降压疗效,可通过降低血ET水平,提高血NO水平而起到明显的高血压病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块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常用中药之一。汉代以前对炮制鲜有记载,至汉代有了蒸制后绞汁法,此后地黄的炮制出现许多方法。综观古今方书,地黄的炮制方法可以归纳为不加辅料制和加辅料制两种。因为工艺的繁杂,历史上的炮制方法大都被淘汰了。目前地黄较为常见的临床人药分为鲜地黄、干地黄、熟地黄、生地黄炭、熟地黄炭等。  相似文献   
6.
7.
为了进一步探讨中药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自2005年8月~2006年8月对本院就诊的90例患者进行中药地黄饮子的临床疗效分析,现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揭示梓醇在怀地黄不同营养器官中的积累规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 在怀地黄根、茎和叶3种营养器官中都含有梓醇,但不同器官中梓醇含量有显著差异。其中,茎、叶中梓醇含量较高,块根中梓醇含量较低。在同一营养器官中梓醇积累呈现规律性变化。幼叶梓醇含量低,随着叶发育成熟,其梓醇含量逐渐增高。在块根中梓醇含量随着块根的发育增粗逐渐增高。结论 怀地黄块根有效成分的含量高峰与其产量高峰一致,都在11月初地上部分枯萎时,因此,此时应为怀地黄的适宜采收期,与传统的怀地黄采收期相吻合。叶和茎中也含有梓醇,且含量高于块根,因此,建议对怀地黄地上部分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用四氧嘧啶复制小白鼠糖尿病模型,以血清中血糖及胰岛素水平为指标,研究了地黄合剂对高糖动物的降血糖作用。结果表明,注射四氧嘧啶前小白鼠血糖为173.47±5.23mg/100ml注射后血糖升高至419.78±22.70mg/100ml(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实验组服用地黄合剂后,血糖值从410.25±2739mg/100ml下降至313.51±29.39mg/100ml(P<0.05)差异有显著性。因而认为地黄合剂对于四氧嘧啶性糖尿病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知柏地黄颗粒为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成药分册第5册知柏黄片进行剂改而成,由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茯苓、牡丹皮、山药、泽泻等组方而成,具有滋阴降火之功效,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等症。原知柏地黄片标准项下未制定定量测定。山茱萸为本品臣药,具有补益肝肾的作用。鉴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山茱萸项下以马钱苷定量山茱萸,故本实验选用马钱苷作为测定指标,拟建立HPLC法测定知柏地黄颗粒中马钱苷,为该制剂生产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1仪器与试药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D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