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4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62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73篇
内科学   72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594篇
预防医学   217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335篇
  2篇
中国医学   495篇
肿瘤学   26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
外科引流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科临床引流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广泛,适用于外科多系统的疾病治疗。有对病灶积液引流、经管注药、缩小手术野死腔或闭合等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野苋菜花粉在南昌地区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方法:我们在1996年11月21日-2000年3月1日期间,选择了632例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疾病的病人,用野苋菜花粉及春、夏、秋、冬四季花粉的提取液做皮试,并测定它们的总IgE,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野苋菜花粉皮试阳性为358例,阳性率为56.64%;春季花粉阳性为308例,阳性率为48.73%;夏季花为阳性为316例,阳性率为50.00%;秋季花粉阳性为346例,阳性率为54.75%;冬季花粉阳性为342例,阳性率为54.11%。皮试总阳性率为52.85%。野苋菜花粉皮试阳性和阴性的患间的总IgE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野苋菜花粉是南昌地区过敏性疾病的主要应变原,野苋菜花粉皮试应作为南昌及其周围地区过敏性疾病的常规检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三菱医用加速器原体照射系统的原理和基本构成,描述了计算机程序编排框图和控制信号的流程图。详细介绍了原体照射精度的检测方法和结果。测量表明,实测照射野和计算值误差小于3mm,80%等剂量曲线有效地包围着靶体,各方面的实测照射野与CT片肿瘤断面形状近似度极好。  相似文献   
5.
6.
鸦片罂粟(简称罂粟)是两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初冬播种,春天开花。其花色艳丽,有红、粉红、紫、白等多种颜色。初夏罂粟花落,约半个月后果实接近完全成熟之时,用刀将罂粟果皮划破,渗出的乳白色汁液经自然风干凝聚成黏稠的膏状物,颜色也从乳白色变成深棕色,这些膏状物用烟刀刮下来就是生鸦片。在很早的时候,罂粟只是作为一种治疗疾病的药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罂粟在实现它的医疗价值的同时,它所具有的麻醉和依赖成瘾的作用也暴露出来,逐渐演变成了毒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子照射野成像系统(EPID)在食管癌放射治疗摆位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06年5月至2008年8月在福建医科大学协和临床学院放疗科行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47例,分析患者行放射治疗时的EPID图像共231幅,并与CT-simDRR图像进行解剖标志比对,测出其治疗中心在X、Y、Z方向上的误差(dx、dy、dz),分析影响误差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实际治疗中心与计划治疗中心在X轴上误差(dx-all)为(3.5±2.0)mm,Y轴上误差(dy-all)(4.4±2.6)mm,Z轴上误差(dz-all)为(-6.5±4.2)mm。dz-all与dx-all及dy-all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24,P=0.04)。颈段及胸上段患者的误差dx-up、dy-up、dz-up分为(2.5±1.4)、(3.2±1.5)、(-4.5±2.0)mm;中段(dm)及下段(dl)分为(4.2±2.3)、(5.2±2.9)、(-7.2±3.0)mm(;4.4±1.7)、(5.0±2.5)、(-6.8±2.9)mm。颈段及胸上段患者的误差(dup)明显小于胸中段及胸下段患者(dm及dl),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3.17,P=0.02;t=2.22,P=0.05;t=11.23,P=0.000)。放疗期间每周测患者体质量发现,随放疗次数的增加(时间增加),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体质量下降(0~2.5kg);分析体质量变化与治疗中心误差变化发现,不管是颈段、胸上段或是胸中下段肿瘤,摆位误差变化均与体质量的下降呈正相关,即体质量下降越多,误差越大,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ID可以满足临床治疗的要求,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患者摆位误差明显小于胸中段及胸下段者,对于治疗期间体质量明显变化的患者及时进行重新定位有利于提高治疗精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用正交试验法筛选莲白消癌丸提取工艺.方法 以总浸出率、野黄芩苷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选择加水量(倍)、提取次数、提取时间(h)为考察因素,利用正交实验L9(34)确定了莲白消癌丸的提取工艺.结果 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3次,分别加水8倍量、6倍量、4倍量,提取时间分别为2,1.5,1 h.结论 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该工艺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2000年9月3日凌晨6时30分,赤壁市人民医院电话报告:“先后有4个镇农民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望调查处理。”经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白毒伞类蕈中毒,现报告如下。1食物中毒发生经过 4起食物中毒事件分别于8月30日、8月31日、9月1日的下午自家在本地的山林中的地上采摘的野生蘑菇,每户约摘1kg,经洗净烹调后晚上当菜肴食用,共有12人食用,食用量约30-150 g,10-30 min后12人全部出现不同程度中毒症状,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