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60篇
耳鼻咽喉   1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49篇
临床医学   202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96篇
综合类   346篇
预防医学   122篇
眼科学   123篇
药学   162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闭合小型皮肤切口的新方法,避免或减轻切口疤痕。方法对小型皮肤切口/伤口,通过对皮下组织的减张缝合,使切口/伤口已基本对合之后,不缝皮肤,使用拉合胶带闭合切口/伤口。结果应用于门诊手术共108例,均愈合良好。无发生切口/伤口裂开或对合不良现象。结论应用拉合胶带闭合皮肤小切口/伤口,只要病例选择得当,使用方法正确,能够避免或减少切口/伤口的疤痕形成,缩短手术时间,且简单易行,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体蠕形螨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透明胶带法观察蠕形螨在人体面部的寄生、逸出及其在体外的存活能力。结果表明:毛囊蠕形螨(Demod-exfoliculorum,D.f.)主要以颚体朝向毛囊底部寄生,且常常有多条群居现象,而皮脂蠕形螨,(Demodexbrevis,D.b.)一般为单条独居生活。两种人体蠕形螨昼夜均可主动爬出毛囊口出现在皮肤表面,D.f.以白天1000~1800为逸出高峰;D.b.则以夜间2200~200逸出最多。此外,蠕形螨在体外有较强的活动力和存活力。透明胶带法在人体蠕形螨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生物学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维甲酸硅油的视网膜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维甲酸硅油对视网膜是否产生毒性。 方法:12只新西兰白兔的24只眼,随机分为3组,行气体压迫玻璃体手术3天后,分别向玻璃体腔内注入硅油(4只眼)、5μg/ml维甲酸硅油(10只眼)、10μg/ml维甲酸硅油(10只眼)各
0.5m1,用检眼镜、光漳和电镜检查来观察视网膜变化情况。 结果:注入硅油28天后,未发现各浓度的维甲酸硅油对视网膜产生毒性作用。结论:浓度为5、10μg/ml的维甲酸硅油注入玻璃体腔4周,对视网膜不产生毒性作用。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7,13:81-82)  相似文献   
4.
压力传感器是一种将物理量的压力转换成电压或电流的转换器,在现代测量、控制和工业生产自动化及医疗仪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压力传感器种类很多,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发展,一种利用半导体扩散技术制造的新型固态硅压阻压力传感器,由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灵敏度高、测量精度高、滞后和蠕变小,适于动态测量等优点而成为压力传感器中的新秀。1固态硅压阻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固态硅压阻压力传感器的原理是基于半导体的压阻效应,利用半导体扩散技术在硅基片上选择性地扩散制成应变区,区内电阻值随晶体内的应力而变化,而变化的极性依赖…  相似文献   
5.
四种透明胶带检出人体蠕形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报告了使用可塑型生物硅胶囊填塞法治疗慢性脓胸胸膜腔残腔28只犬的动物实验。通过组织学观察、细胞毒性试验、影像学特征表明:硅胶囊与炎性增厚胸膜之问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无细胞毒性,并能促进脓腔的主动修复,有效地消灭胸膜腔残腔,达到治愈目的。与以往的传统术式如胸廓成形术、肺叶切除加胸改术、带蒂的大网膜胸内移植术等相比,具有无胸廓畸形、创伤小、保留一定健康肺组织、避免肠缺血坏死及腹腔内并发症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7.
隆乳术并发症的超声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隆乳术后并发症的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21例隆乳术后并发症行7.0~11.0MHz的高频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全部检测所见均得到手术证实。结果 隆乳术后出现假体折叠、移位、包膜挛缩、硬化、硅胶囊破裂渗漏等,均有较特异的二维超声图像,其邻近组织有少量或较多的彩色血流信号和多普勒频谱表现。结论 超声影像学检查是隆乳术并发症的可靠检测手段,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硅油取出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发生率为9%~30%[1],这与视网膜增生膜牵引、前部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aPVR)的发展、原发裂孔再开放或新裂孔的产生等因素有关[2].因此,硅油取出术前对眼底进行全面检查,对于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随着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在眼科临床的广泛应用,OCT检查已成为眼底疾病特别是黄斑部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使用化学指示胶带是监测高压蒸汽灭菌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使用方便,效果安全可靠。但在使用过程中,指示胶带经高温高压处理后,粘贴在棉布上的胶带便于去除,基本不留残迹,而粘贴在不锈钢盒、罐等容器上的胶带与其表面粘贴紧密,徒手或用硬物抠刮均费时费力,还不易清洁或造成容器表面的损伤,影响其外观的整洁。笔者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发现:改变粘贴方法后,再用二甲苯去除残胶,不但清洁彻底,而且对物品无损伤。此方法简单易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