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4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57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究罗伊氏乳杆菌DSM 17938在治疗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中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收集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阳光融和医院进行诊治的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12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补液治疗及蒙脱石散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口服治疗,试验组采用常规补液治疗及蒙脱石散和罗伊氏乳杆菌DSM 17938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腹泻改善情况,并分析对免疫功能(IgG、IgA、CD4^+/CD8^+水平)及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结果在治疗72 h后,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6%,高于对照组的74.60%(P=0.009);且治疗后两组患儿的IgG、IgA、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有升高(P<0.05),且试验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对患儿肠道菌群进行分析,在治疗1周后,试验组患儿肠道菌群失调程度低于对照组,且试验组的肠道菌群正常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伊氏乳杆菌DSM 17938对于辅助治疗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提高患儿免疫力,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减轻患儿腹泻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沈红仙 《天津护理》2005,13(6):314-315
目的:探讨婴儿轮状病毒肠炎的饮食弓临床疗效关系。方法:将93例轮状病毒肠炎的婴儿按不同的喂养方式随机分为A、B、C3组,在其他治疗方法相同时,A组予去乳糖奶粉喂养,B组继续母乳喂养,C组普通罂儿奶粉喂养,两两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C组,止泻天数短于B、C组,而体重降低程度明显低于B、C组(P〈0.01):结论:轮状病毒肠炎的婴儿以去乳精奶粉喂养为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利福昔明对比环丙沙星治疗急性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 ,共治疗 5 1例急性肠炎。利福昔明治疗 2 5例 ,环丙沙星 2 6例 ,用药时间方法相同。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大便性状、大便次数、便常规、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 ,以了解其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利福昔明组 (治疗组 )与环丙沙星组 (对照组 )相比 ,显效率分别为 92 .0 %和 80 .8% ,总有效率分别为 92 .0 %和 96 .2 % ,止泻时间治疗组 2 8.6 7± 15 .92h ,对照组 36 .12± 2 0 .70h ,均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以上各项指标及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大便次数变化、大便常规复常率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利福昔明可用于治疗急性肠炎 ,与环丙沙星比较 ,疗效相仿 ,但耐受性好 ,口服不吸收 ,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评价激光辐射葡萄糖液(简称激光液)与654—2联合治疗轮状病毒所致婴幼儿腹泻的疗效。方法:用ELISA一步法检查大便轮状病毒阳性2岁以下的腹泻患儿1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激光液与654—2联合治疗)和对照组69例(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5%,明显高于对照组52.2%,两者比较有显著意义(x2=34.36,P<0.01)。结论:激光液与654—2联合应用是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双苓止泻口服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64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成双苓止泻口服液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8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苓止泻口服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见效快,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108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肝脏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肝脏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对485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肝功能及肝脏B超检查,并对其中108例合并肝脏损害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108例患儿中,单纯丙氨酸转移酶(ALT)升高者30例,占27.8%;单纯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升高者18例,占16.7%;单纯Υ-谷氨酰转肽酶(Υ-G T)升高者10例,占9.3%;ALT和AST同时升高者24例,占22.3%;ALT、AST和Υ-G T同时升高者12例,占11.1%;转氨酶升高伴胆红素(TB IL或DB IL)升高者3例,占2.7%;转氨酶升高伴白蛋白(ALB)降低者3例,占2.7%;肝功能异常伴肝脏肿大者8例,占7.4%。ALT升高总例数为66例,占61.1%;AST升高总例数为54例,占50%;Υ-G T升高总例数为22例,占20.4%。(2)经病毒唑及能量合剂等治疗后,2周内ALT恢复正常者60例,占全部AST升高病例的90.9%;AST恢复正常者51例,占全部AST升高病例的94.4%;Υ-G T恢复正常者21例,占全部Υ-G T升高病例的95.5%;合并TB IL或DB IL升高及ALB降低、肝脏肿大者,全部于2周内恢复正常。结论:轮状病毒肠炎可同时合并肝脏损害,其中以ALT及AST升高者最多见,经一般抗病毒及护肝等治疗后预后良好,绝大多数患儿在2周内肝功能及肝脏大小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轮状病毒(RV)肠炎患儿和健康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检测肠道菌群变化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细菌的16SrRNA,对RV肠炎患儿和健康婴幼儿粪便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并和其他专家用传统方法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RV肠炎患儿的肠道菌群与健康儿童比较发现肠道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大肠杆菌的数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结果与其他文献报道的用细菌培养的方法所得结果一致。 结论RV肠炎患儿肠道中益生菌的数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荧光定量PCR技术比传统方法特异性高、敏感性强,更省时和省力,临床上可用此方法对患儿肠道细菌变化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8.
Introduction and importanceMechanical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SBO) is amongst the commonest diagnoses encountered in surgical departments. Although the aetiology is frequently post-surgical adhesions, the condition can arise in a virgin abdomen and we now know several of these cases do not require acute operative management. Here we report one such case where a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transpired due to enteritis in the setting of chemoimmunotherapy with no prior abdominal surgery.Case presentationA 62 year old male presented to our department with 2 days of vomiting and obstipation. This is on a background of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for which he was due for his 4th cycle of carboplatin, pemetrexed and pembrolizumab. Computed Tomography (CT) of the abdomen demonstrated a segment of thickened distal small bowel without any mass lesion, along with upstream dilatation. The findings were consistent with a mechanical SBO due to enteritis. Infective causes were excluded. The patient successfully recovered with non-operative intervention in the coming days.Clinical discussionEnteritis is an established adverse effect of various chemoimmunotherapy agents, though a case severe enough to produce a mechanical bowel obstruction is exceptionally rare. We demonstrate through this case that the condition may resolve through conservative measures.ConclusionThe diagnosis of chemoimmunotherapy-related enteritis producing an SBO although uncommon,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relevant population. A non-operative approach may be appropriate under some circumstances.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血清SIL-2R、IL-8和TNF水平在轮状病毒(RV)肠炎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择取该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50例RV肠炎患儿为实验组,并选择同期来该院体查的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两组血清中SIL-2R、IL-8及TNF-A水平进行检测,观察两组各个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RV肠炎患儿在急性期血清中SIL-2R、TNF-A、IL-8水平(45.23±11.23)pg/mL,(122.23±6.75)pg/mL,(526.43±12.54)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8.64±9.62)pg/mL,(68.12±5.46)pg/mL,(197.32±14.24)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轻症组、中症组、重症组RV肠炎患儿血清IL-8、SIL-2R及TNF-A水平亦呈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三者与病情轻重具有关联性。结论血清IL-8、SIL-2R、TNF-A在轮状病毒感染免疫防御与免疫损伤机制中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