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00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195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324篇
口腔科学   114篇
临床医学   1470篇
内科学   393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100篇
特种医学   3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700篇
综合类   1508篇
预防医学   1440篇
眼科学   43篇
药学   647篇
  1篇
中国医学   177篇
肿瘤学   93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45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339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430篇
  2010年   422篇
  2009年   343篇
  2008年   405篇
  2007年   405篇
  2006年   368篇
  2005年   434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347篇
  2002年   289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综述了脑血管介入术穿刺点压迫方法(包括人工压迫、弹力带加压、压迫器加压、血管闭合装置压迫、止血敷料压迫、气囊加压6种)、止血压力以及压迫时间,提出由于穿刺点和压迫方法的不同,其压迫时间、减压时间和压力大小等需要进一步探讨,为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穿刺点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遥控骨水泥自动推进器在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对6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单节段椎体成形术,根据骨水泥推注方式不同分为3组:间断手动组(A组)、持续手动组(B组)、遥控推注组(C组),每组22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所有患者手术前后腰背痛程度,记录手术时间、骨水泥推注期的辐射时间和医患双方的辐射剂量、骨水泥推注剂量。[结果]三组间术前及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组间的手术时间、辐射时间及患者的辐射剂量比较,A组明显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注射量A组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者的辐射剂量比较,B组明显A、C组(P0.001),A、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出现12例骨水泥渗漏(发生率18.18%),其中A组6例,B组4例,C组2例,其他并发症在术中和随访过程中未发现。[结论]在新型远程遥控骨水泥自动推注系统的辅助下,行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与传统手术相同。节省了手术时间,术者可得到最大限度的辐射防护,同时有利于防止骨水泥渗漏。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悬吊牵引装置在肘关节松解术后促进康复的疗效及意义。方法:将97例肘关节松解术患者根据住院尾号单双数随机分为术后使用悬吊牵引装置组及传统模式组。术后24h、72h、出院当天分别比较两组患肢肿胀情况,术后72h、出院当天、1个月、6个月分别比较两组患者肘关节屈伸活动度,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比较两组患者肘关节Mayo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72h和出院当天肿胀程度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出院当天、术后1个月肘关节屈伸活动度有差异,术后6个月时活动度无差异。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时mayo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有显著性差异,术后3个月时Mayo评分仍存在差异,术后6个月时Mayo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今后对于肘关节松解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在术后为患者常规采用新型悬吊牵引装置,促进消肿,缓解疼痛,从而减少患者痛苦,短时间内增加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提高功能锻炼效果,达到快优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自行设计加工的磁锚定装置在减戳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设计加工适用于辅助减戳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磁锚定装置,该装置包括内置抓钳和锚定磁体2个部分。以6只健康雄性Beagle犬为模型,用磁锚定装置代替传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副操作孔抓钳,经主操作孔置入磁锚定内置抓钳并钳夹于阑尾尖部,体外放置锚定磁体,锚定磁体与内置抓钳的靶磁体相吸,移动锚定磁体即可改变内置抓钳的牵拉方向,从而有效牵拉暴露手术术野,完成减戳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记录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评价利用磁锚定装置进行阑尾切除时操作的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6只Beagle犬均顺利完成磁锚定技术辅助减戳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时间27~38 min,出血量均小于10 ml,术后实验犬状态良好,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磁锚定装置用于减戳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行,在相关设计进一步优化基础上,可尝试或试验性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6.
针对精苯装置MEA系统自投料开车以来在生产过程存在的含有油分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依据相应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消泡改进措施,从而保证了精苯装置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胃肠平滑肌运动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肠道功能是消化系统最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而平滑肌是维持胃肠运动的基础,近年认为胃肠道既是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动力部位,又是靶器官。所以,胃肠平滑肌运动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从胃肠运动的电生理基础、钙离子和钙通道、平滑肌的收缩装置和途径、胞内信使和信息传递通路以及MODS状态下细胞因子对胃肠动力障碍的影响这五个方面对胃肠平滑肌运动的信号转导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单纯应用压力梯度长袜(CS)或与间歇充气装置(IPC)联合使用预防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胸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恶性肿瘤根治手术患者240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CS组、CS+IPC全程组、CS+IPC术后组,每组60例。术后3~8d内行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记录DVT例数及血栓发生部位(大腿或小腿)。随机选择对照组和CS+IPC全程组各15例患者,分别于术前、切皮后2h及术后24h各采集外周静脉血2ml,测定D-二聚体(D-D)、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tPA-Ag)、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 术后3-8d对照组、CS+IPC全程组、CS+IPC术后组和单纯CS组DVT发生率分别为49.3%、15.0%、23.3%和30.0%(P〈0.05)。所有发生DVT患者中,除CS组发现1例近端DVT外,其余均为远端DVT。发生DVT患者年龄、卧床时间、危险因素个数等与未发生血栓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纤溶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切皮后2h,CS+IPC全程组vWF升高,D-D、tPA-Ag降低(P〈0.05),术后24h对照组和cs+IPC全程组间D—D、vWF、tPA-Ag及P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S+IPC全程或术后使用均能降低高危患者术后DVT的发生,其中CS+IPC全程使用预防效果最好,可能与IPC增加纤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对某医院安装的我省首台伽玛体刀放射治疗装置进行了质量检验与防护监测,结果表明,该机的部分质量性能符合出厂指标。治疗机自身固有防护达到标准要求,但局部漏射线达24μGy/h。治疗室和屏蔽门防护效果较好,照射室周围环境辐射水平基本为本底水平。治疗时治疗室的高剂量区在治疗机周围,最高剂量为0.89mGy/min。治疗时患者身体靶区外都受到不同程度照射剂量,建议责任医生在治疗时应对病人靶区外的重要器官采取适当的屏蔽措施,以减少不必要的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10.
5’-核苷酸酶(5’-NT),在岛津CL-7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中,采用测定次黄嘌呤释放速率5’-NT比色分析法,选择[装置定数]和[K值接受]校准模式,以底物次黄嘌呤为标准,进行510 nm/600 nm双波长终点比色,测装置K值,由5’-NT连续监测法反应程序接受K值后,用于一般样品分析,结果在设定的次黄嘌呤标准浓度选择性试验中,次黄嘌呤在200~1000μmol/L时,可求得理想K值;准确性:质控结果均值与靶值误差<2%,符合WHO允许误差范围;重现性:高低值5’-NT批内CV<2%,日间<7.5%;线性试验中,5’-NT线性范围是0~300 U/I。,相关系数r=0.998 8,回归方程Y=1.052 8X-2.413,呈高度直线相关且离散度小,回收率为98.2%~99.4%,30例病人结果同手工法相关统计为r=O.897 O,Y=1.209 4X+O.857 8;40例正常组试验为0.3~10.0 U/L,可作为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