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24篇
  免费   908篇
  国内免费   930篇
耳鼻咽喉   35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895篇
口腔科学   118篇
临床医学   2383篇
内科学   845篇
皮肤病学   120篇
神经病学   327篇
特种医学   8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225篇
综合类   5407篇
预防医学   2623篇
眼科学   68篇
药学   3591篇
  4篇
中国医学   4504篇
肿瘤学   101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340篇
  2022年   246篇
  2021年   301篇
  2020年   337篇
  2019年   402篇
  2018年   214篇
  2017年   438篇
  2016年   495篇
  2015年   515篇
  2014年   909篇
  2013年   923篇
  2012年   1263篇
  2011年   1347篇
  2010年   1049篇
  2009年   1070篇
  2008年   1363篇
  2007年   1081篇
  2006年   949篇
  2005年   1041篇
  2004年   872篇
  2003年   1015篇
  2002年   915篇
  2001年   656篇
  2000年   574篇
  1999年   463篇
  1998年   388篇
  1997年   446篇
  1996年   398篇
  1995年   416篇
  1994年   305篇
  1993年   269篇
  1992年   287篇
  1991年   257篇
  1990年   211篇
  1989年   212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2.
目的:分析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为何,研究相应的质量改进方法。方法:本课题自我院检验血液标本样本中抽取140份,其中2018年2月~2019年3月的70份命名成对照组,2019年4月~2020年3月的70份命名成试验组,前一组未进行质量改进,后一组进行质量改进,比较检验结果有何不同。结果:试验组这组的检验标本不合格率要比对照组那组的检验标本不合格率低,数据上是P<0.05的情况,即表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凝血反应、溶血反应、样本问题、送检失误、抗凝不全等是导致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所在,实施质量改进可将血液标本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滇产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Rp~(-1)8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分离手段对滇产两面针的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滇产两面针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γ-崖椒碱(γ-fagarine,1)、茵芋碱(skimmianie,2)、白鲜碱(dictamnine,3)、左旋丁香树脂酚[(-)-syringaresinol,4]、博落回醇碱(bocconoline,5)、花椒木精(zanthoxyline,6)、4-甲氧基~(-1)-甲基-2-喹诺酮(4-methoxy~(-1)-methyl-2-quinolone,7)、大叶桉亭(robustine,8)、rhoifoline B(9)、6β-hydroxymethyldihydronitidine(10);运用二维核磁共振技术HM QC和HM BC将化合物10的核磁共振氢谱(1H-NM R)和核磁共振碳谱(13C-NM R)进行了一一归属。结论化合物6-9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为首次从花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新结构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不合格处方现状,提高药师分析处方的能力,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3-12月实行电子处方前的手写处方和2013年3-12月电子处方各12 000张,进行用药情况统计分析。结果:抽查的2012年手写处方中有242张不合格,占2.02%,2013年电子处方有147张不合格,占1.22%。结论:虽然我院实行电子处方后不合格率比以前有所下降,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临床医生和药师的责任心,提高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HPLC-MS/MS)测定清血八味片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在负离子条件下采用Halo C_(18)色谱柱(2.1 mm×100 mm,2.7μm),以0.1%甲酸-10 mmol/L甲酸铵水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Scan模式和MRM模式,检测清血八味片中的化学成分。结果:共鉴定出紫草中成分7种、土木香中成分3种、人工牛黄中成分4种、栀子中成分7种、瞿麦中成分7种、甘草中成分12种。结论:该方法快速可靠,操作简便,可用于清血八味片的质量控制研究,为临床药物使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云南省大叶千斤拔(Flemingia macrophylla)与细叶千斤拔(Flemingia lineata)根内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群落结构多样性。方法:使用巢式-PCR、克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分析及测序技术。结果:共获得558个含有丛枝菌根真菌18S rRNA片段的克隆子,经RFLP分析后得到83个RFLP类型,DNA序列分析可将其划分为23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分属于5个科,Glomeraceae为优势类群。在MaarjAM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后,23个OTUs可鉴定为18个虚拟分类分子种,分布于13种不同的生境。经统计分析大叶千斤拔与细叶千斤拔根内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比较大叶千斤拔与细叶千斤拔根内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差异,结合丛枝菌根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分布特点,为种植千斤拔属植物的选址提供有力地环境指标数据,并为筛选促生菌株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及时了解和掌握河南省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状况,分析河南省2017年度调味面制品食品安全监督抽验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目及危害,为河南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支撑,并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调味面制品》的制定提供部分数据支持和依据。方法对2017年调味面制品监督抽检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对不合格项目分布特点及其产生的潜在原因及危害进行重点分析。结果全年共抽验调味面制品104批次,其中18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7.3%。不合格项目有5项,分别为:菌落总数(不合格率:14.42%),霉菌(不合格率:0.96%),安赛蜜(不合格率:2.88%),甜蜜素(不合格率:1.92%),过氧化值(不合格率:0.96%);理化项目不合格率为3.85%,微检项目不合格率为14.42%。结论食品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调味面制品的监督检查和抽检,提高监督抽检频次和范围,并尽快制定统一的调味面制品国家标准;调味面制品生产企业应改善生产条件并完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合格,把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9.
10.
《中成药》2019,(4)
目的研究龙葵Solanum nigrum Linne的酚类成分。方法龙葵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采用MCI、Sephadex LH-20柱、制备薄层色谱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4-羟基苯基)-2-亚甲基丁内酯(1)、槲皮素(2)、山柰酚(3)、对羟基苯甲酸(4)、邻羟基苯甲酸(5)、反式对羟基肉桂酸(6)、顺式对羟基肉桂酸(7)、反式咖啡酸乙酯(8)、顺式咖啡酸乙酯(9)、顺式阿魏酸(10)、反式阿魏酸(11)。结论化合物1为新天然化合物,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10为首次从茄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