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红楼梦》里的诗词曲“如辐辏毂” ,是全书的有机构成。它不仅是浑然天成的画卷 ,还拨动着人物心灵的琴弦。  相似文献   
2.
王建《宫词》百首诗次与杂入篇章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录王建《宫词?16个版本,其中有稀见本明嘉靖三十一年郭云鹏刻《编选四家宫词》、万历十四年顾祖美刻《编注王司马百首宫词》、毛晋汲古阁影钞宋书棚本《十家宫词》以及孤本万历四十年周履靖辑《唐宋元明千家宫词十七卷》等。通过比勘异同,证王建宫词妾百首之数;剔除赝品,留存真诗。重订王建《宫词》诗次。同时重点辨析十首杂入诗和一首存疑诗。  相似文献   
3.
秦诗风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诗"是指春秋时代的秦人之诗,包括传世已久的《秦风》十诗、出于地下的《石鼓文》和《秦公大墓石磬铭文》等韵文。它在内容上偏重对上层阶级的描述,对秦地的自然风貌也有细致刻画,而对民间的抒写稍显单薄。但对秦人内心世界的表现却非常丰富:既展现了民族群体心理,也描绘了个体人物胸臆;既有壮怀激烈,也有婉转深致;既展露出爽朗豪迈之气,也蕴藉了凄切缱绻之风。秦诗在艺术表现上,既有寻常平直之处,又有婉转入神之笔;在审美风格上,既有整饬的形式美,又有缥缈的意境美。秦诗的总体风貌可概括为:气象激越而苍凉,笔致沉静而灵动。  相似文献   
4.
台湾现代派在高压年代注意意象的经营和象征、暗示手法的运用,爱用声色交感、扭曲变形和歧义性手法,追求时空的交错、转移以及主客体的对应和换位.作为"现代派"旗手的纪弦便是这方面的代表.此外,进入台湾文学经典的郑愁予,那飘逸而又矜持的韵致,梦幻而又明丽的诗想,外加温柔的旋律和缠绵的节奏,造成一种巨大的不可抗拒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西晋玄风大盛,但玄言诗的发展却相对滞后,数量稀少。张华、陆机等人偶而为之,没有形成独霸诗坛的局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原因,也有文化原因,还有创作主体的原因,而这些都和玄学在西晋时呈现的新的特征密切相关。西晋玄学兴盛的表象背后是学术性质的淡薄,玄学家不擅长写作,而大部分士人只是盲目热衷于玄谈的形式,而忽视玄理的钻研,使得玄学理论在西晋时没有长足的发展,这也直接影响到玄言诗的创作.  相似文献   
6.
李贺是中唐时期艺术上独树一帜的优秀诗人。他赞韩在诗赋“笔补造化天无功”,其实这正是他自己所追求的创作目标。他的诗歌兼取众长.熔铸古今,呈现出奇诡峭丽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诗在意象营造、意象并置及简练含蓄等方面为美国意象派诗歌提供了营养,对意象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其影响实现的过程并非等量和直线,而是误读视阈下的一种再阐释、再理解。其一是汉学家和意象派诗人的汉诗译作存在诸多误译成分,如把格律严谨的中国诗译成了自由诗、通过“拆字法”翻译而导致对原诗本意之偏离、通过“拆句”充分突出意象等;其二是在物我关系的观照上,意象派所理解的意象与中国古诗的文学意象殊异,前者侧重于“象”,后者强调于“意”。这里既有东西方文化差异所致的无意误读成分,但更主要是基于革新传统维多利亚诗风的一种自觉、故意的文学行为。  相似文献   
8.
肖像描写讲究的是“以形传神” ,但如果以历史的眼光审视大量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的女性肖像描写 ,它折射出男性的审美观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变化的轨迹 ,“以形传神”几乎是个悖论。女性因为父系社会确立后被迫沦为“第二性” ,在家庭、社会各个领域遭到男性的全面压制 ,从而被异化。这种变异在女性肖像描写中的主要表现 :一是弥漫着浓郁的色情味 ,男性从欲望出发把女性视为纯粹的审美对象 ;二是千人一面 ,男性中心主义的角度使他们很难有独具特色的女性美的描写。  相似文献   
9.
从客观社会环境和学术思潮的影响、及个体的政治遭遇和学术修养看 ,何晏及其生活的时代 ,已具备玄言诗产生的条件 ,而阮籍、嵇康二人的创作则为玄言诗的真正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玄言诗 ,应站在历史的高度 ,从其为诗歌引入新的内容及开创山水诗之先河的角度给予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