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1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411篇
预防医学   18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80篇
  2篇
中国医学   177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慢性咽炎属于中医“喉痹”范畴。介绍在临床上运用健脾祛湿法辨治慢性咽炎的经验,辨证为脾虚湿困证,以湿邪为主者治以平胃散合半夏厚朴汤加减;以脾虚为主者治以参苓白术散加减等。  相似文献   
2.
吴绵勇  郁银娟 《新中医》2020,52(8):69-72
目的:观察清热祛湿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脾胃湿热型CAG伴I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有2例、4例患者脱落。对照组给予增强胃黏膜营养、改善胃动力、抑酸、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清热祛湿方加减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IM分级,治疗后对比2组疗效和幽门螺杆菌转阴率。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M分级较治疗前改善(Z=12.89,P0.01),对照组IM分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9,P0.05),观察组治疗后IM分级优于对照组(Z=4.88,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的79.55%(P0.05)。治疗后,观察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清热祛湿方加减用于脾胃湿热型CAG伴IM患者的治疗中,有利于改善中医证候,减轻IM程度,促进幽门螺杆菌根治。  相似文献   
3.
作为"后天的来源"和"气血生化的来源",脾脏参与并维持着身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脾胃虚弱则运化失司、健运失职,引起多种疾病发生,其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易损伤脾胃之气,若脾失健运,湿浊内生,则患者会出现腹泻现象。针对本病治疗,临床多采用益气健脾、祛湿止泻的方法。研究显示,部分脾虚患者普遍存在肠道菌群失调现象,而AAD的发生与肠道菌群失调关系密切。故笔者将以肠道菌群及中医"脾"的相关理论为背景,运用脾-肠间的相关性联系,结合健脾祛湿法治疗脾虚湿盛型AAD的临床实践及其生物学内涵两个角度,探讨通过调节"脾主运化"功能,达到维持肠道菌群平衡,以治疗AAD的发生,并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外感之邪从口鼻、皮毛侵袭人体,肺卫首先受邪。在外感病初期,肺卫失宣是病机的关键,治疗应重在宣通肺卫。外感风寒邪气,寒邪直接损伤卫阳,郁遏肺气,治当辛温解表。外感风热邪气,阳邪郁遏气机,损伤津液,易化燥化火,甚则内陷生变,治当辛凉解表。湿热邪气从口鼻、皮毛而入,初起即表现为卫气同病,治当宣化表里湿热。燥气为病,易伤肺脏、耗津液,与热相合则易化热化火,而成温燥,治宜辛凉甘润。外感热病初起,六淫邪气侵袭肺卫,气机郁滞,进而津停成饮、成痰;气有余便是火,郁滞之气化燥化火,甚则动血。治疗总则为宣通气机,此即"透法"之运用。故在外感热病初起的治疗中,贵在把握气机状态,让肺卫之气宣畅,正气宣布,则邪气潜消。  相似文献   
5.
2003年3月-2004年6月我科以中药洗剂治疗小儿湿疹46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组4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健脾祛湿汤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6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临床以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及里急后重等为主要症状,以结肠粘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我们自2002年1月~2004年12月自拟健脾祛湿汤治疗本病46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药配合针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2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涛  邵沛  陈妙 《针灸临床杂志》2003,19(10):13-13
采用中药配合针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方法,其中强调了中药的辨证配伍和针刺的选穴配方、行针手法的要求。经对26例患者的临床观察,总结分析,总有效率100%。疗效满意。提示痛风性关节炎病机为气虚血瘀,津液凝聚,痰浊瘀血,闭阻经络。治疗应以益气祛湿,活血化瘀,涤痰通络为原则。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12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尿病是内科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治疗棘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确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晓慧 《陕西中医》2009,30(6):761-761
麻黄为麻黄科多年生草状小灌木草麻黄或木贼麻黄的茎枝。其味辛微苦,性温。其功效为解表发汗、平喘、利水。其实本品主要在于具有较强的宣通作用。既能宣通卫气、开泄腠理、祛外邪,又能宣通肺气、开启气门、平喘咳,更能宣通经气、通利关节,临床应用大大超出了解表药之范畴,广泛用于多种内伤杂病。笔者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就其宣通作用论述于下:  相似文献   
10.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这是一首疗效确切的经方,主治少阴感寒,阳气不足,具有助阳解表之功.笔者运用本方化裁治疗多例阳虚外感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兹结合具体病例介绍点滴体会如下,以抛砖引玉,并求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