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246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9篇
预防医学   86篇
药学   211篇
  2篇
中国医学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虹燕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2):972-973
目的探讨对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DM病人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6例符合WHO诊断标准的2型DM患者(均为口服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诺和灵,诺和灵加文迪亚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胰岛素用量,达标所需时间。结果两组病人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明显下降(P<0.01)。文迪亚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单用诺和灵组(P<0.01)。两组达标所需时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磺脲类药物失效的病人应尽早应用胰岛素治疗,且加用文迪亚能减少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2.
老年糖尿病并低血糖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方法 对87例老年糖尿病人的低血糖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分析资料发现:磺脲类药物不合理投用占低血糖发生率的51.7%,用降糖药同时对饮食摄入不足而引发的低血糖症占10.3%,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引起药物不正常排泄而发生低血糖症占17.2%,胰岛素的投用过量占20.6%。结论 老年糖尿病病人,特别那些有伴存病的病人应尽量选用半衰期短,血药浓度积蓄较小的降糖药,并宜从小剂量开始,注意个体化,及时随访血糖,治疗上应防止再次低血糖症状发生,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路敏  王勇 《首都医药》2006,13(9):33-33
糖适平(格列喹酮)属于短效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物,其使用范围非常广,在降低血糖的同时还具有降血脂和降低尿蛋白的作用,因而得到了糖尿病患者广泛的接受认同。但患者对于糖适平的不良反应却认识很少,只有对不良反应认识清楚,才能在有效地控制血糖的同时避免不良反应发生,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磺脲类降糖药物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磺脲类降糖药物的临床应用,阐明磺脲类降糖药的作用机制和开发现状。方法: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基础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与结论:目前磺脲类药物仍然是我国使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且无论是单独用药还是联合用药,都是疗效明确、经济适用的。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院》2009,9(6):54-54
对于孕期是否可应用口服降糖药,本次会议也进行了热烈讨论,主要评价了第2代磺脲类降糖药、格列本脲以及二甲双胍类降糖药孕期应用指征、有效性和安全性。尽管近年来多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格列本脲可以在妊娠中、晚期用于治疗GDM,但不建议在孕前期糖尿病患者中应用。二甲双胍类药物在孕期用于治疗GDM与胰岛素同样有效,患者接受性好。接受二甲双胍治疗的孕妇部分需加用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6.
磺脲类药物是一个成员众多的大家族,近年来,不断有新的品种(如格列美脲)和剂型(格列吡嗪控释片、格列齐特缓释片)面世。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是第二代和第三代磺脲类药物,第一代已基本被淘汰。由于磺脲类药物品种众多,各种磺脲类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不良反应等诸多方面均存在差异,因此,必须充分了解各种药物的不同特点,结合患者年龄、病程、肝肾功能状况、胰岛功能、服药依从性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8.
磺脲类降糖药,主要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而实现降糖作用的。此类药物由于生物半衰期不同,药效时间也有长短之分。短效的有:糖适平、美比达、迪沙片、甲苯磺丁脲、诺和龙等,日服3次。中效的有:优降糖、达美康,日服2次。长效的有:瑞易宁、格列本脲,日服1次。本文重点介绍不同时效磺脲药的合理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9.
磺脲类和双胍类口服降糖药的临床应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200080邵安华当前国内外应用最多、最广的口服降糖药为磺脲(SU)类及双胍(BG)类药物。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NIDDM)经4~8周的饮食治疗后,若空腹血糖仍高于7.2mmol/L(13Om...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2型糖尿病(T2DM)的初级预防研究取得了较大突破,药物干预的作用倍受重视。文章系统回顾了近40年来药物预防T2DM的研究进展,内容涉及磺脲类、双胍类、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抗氧化剂、微量元素、降血压药和调脂药物等,其中一些有益的结果将为临床运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