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6篇
综合类   4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继应用历史悠久的油纸绝缘电缆之后,从改革开放时期开始投运的交联电缆是投运量最大、接头类型最多的电缆线路,运行中用现代局部放电监测的结果表明,在电缆接头中存在一定数量的隐形缺陷。原因来自早期不成熟的附件和接头制作工艺未达标形成的隐患。采用在线监测和对接头制作的规范培训都是消除隐患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2011年输电管理所电缆新员工电缆技能培训中,我们在偶尔机会下,发现日常使用的国内某牌子电缆加温校直机存在较为严重的感温与控制误差,高达20℃的温差严重影响了加温的效果,从而给电缆接头的安装质量带来极大的隐患。为此,我们特意撰文从电缆加温的必要性、加温的常见问题及其应对方式、加温机的工作方式以及其检测、校准手段等方面谈谈我们现场施工总结出来的加温经验,希望能促进各施工队伍加强对加温的重视和理解,有效地提高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3.
电力电缆运行中导体的温度,是确定其载流量的依据。掌握了运行中电缆的导体温度,就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电缆的输送能力,大大提高供电系统中电缆线路的输送容量,也能为电缆线路设计中准确计算载流量提供依据。本文从基本的热场分析入手,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并从数学上对计算公式进行了详细的推导。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 (等效带宽)— (等效时间长度)时频识别技术的局放检测方法,并通过现场应用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它能识别和分离放电源,准确提取局部放电信号,解决了长期以来干扰信号和局放信号无法区分的难点,为实现故障诊断和状态评估提供了可靠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敷设过程中造成的变形电缆进行了试验分析研究,通过试验现场测量与测试、材料试验及计算、成品模拟试验,从理论计算与模拟试验的角度分别对电缆的受损程度进行了评估,并给出了减少电缆敷设变形的相关措施,本文所介绍的电缆变形程度评估方法可作为现场电缆变形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6.
电力电缆线路是城市输电网中的主干部分,其载流量的准确计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常用载流量计算标准IEC 60287和IEC 60853,由于计算参数难以选择或过于保守,从而造成了电缆线路输送容量的很大浪费,分析得出载流量提升具有很大潜力。本文给出了载流量提升的三步走战略,展望了载流量提升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受限于电缆敷设通道建设、电缆厂家生产能力等因素,超高压单芯电力电缆的接地方式多种多样。基于ATP/EMTP对护层交叉互联换位接地方式下的电缆系统的护层感应电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换位段数量、排列方式、电缆分段不均匀度等影响因子。通过分析可以得出:①从降低护层感应电压、环流角度来看,建议电缆以三角形方式设置,并在电缆长度不超过厂家生产能力的阈值且便于运输敷设的情况下,增加单段电缆长度,减少换位段数量可有效提高工程经济性;②护层感应电压与电缆分段不均匀度成正比,建议电缆分段不均匀度不超过30%,并因尽可能的均匀分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介绍了抗水树中压电力电缆的应用及相关试验标准。结合抗水树电缆鉴定试验案例,设计了特定的鉴定方案,对抗水树电缆的诸项性能进行分析和比对,证明其长期的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采用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开发的高压电力电缆表面温度监控和实时载流量计算系统主要原理、系统结构和特点以及在电缆线路运行监测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分析一次报警实例,说明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具有测量可靠性,反应灵敏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对66kV单芯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外护套烧损原因提出看法,并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