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6篇
  免费   557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792篇
基础医学   313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800篇
内科学   68篇
皮肤病学   74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3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53篇
综合类   1397篇
预防医学   733篇
药学   783篇
  9篇
中国医学   228篇
肿瘤学   63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305篇
  2015年   295篇
  2014年   662篇
  2013年   574篇
  2012年   581篇
  2011年   628篇
  2010年   468篇
  2009年   405篇
  2008年   341篇
  2007年   319篇
  2006年   317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2.
宫颈癌对妇女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关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机制仍在研究中。近年研究发现一种多功能核蛋白,即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death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Daxx),其与细胞内蛋白或病毒蛋白相互作用,参与调节细胞凋亡、转录调控、抗病毒等细胞活动,在不同途径中发挥不同的生理或病理作用。通过对Daxx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有助于发现新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综述Daxx的一般特性和研究现况及其在宫颈病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生化汤加味促进剖宫产后子宫复旧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为其在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资源数据库(WanFang)、维普期刊数据库(VIP)、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7月,选择生化汤加味促进剖宫产后子宫复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RCT文献,共计1804例剖宫产产妇;Meta分析结果显示,生化汤加味联合缩宫素组在产后第1、3、5天子宫底高度[MD = -0.75,95%CI(-1.35, -0.15),P < 0.00001;MD = -1.92,95%CI(-3.13, -0.72),P < 0.00001;MD = -1.92,95%CI(-3.79, -0.06),P < 0.00001]低于单用缩宫素组,联合用药组血性恶露时间[MD = -1.52,95%CI(-2.71,-0.34),P < 0.00001]和产后恶露持续时间[MD = -4.47,95%CI(-6.20,-2.75),P < 0.00001]均短于单用缩宫素组。结论 生化汤加味联合缩宫素与单用缩宫素比较,更能促进产后子宫复旧;不良反应少,报道的仅有4例出现轻微腹泻,安全性较高;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较低,上述结论尚需更多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育龄、绝经过渡期子宫肌瘤患者异常阴道出血危险因素,为异常阴道出血临床精准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06月—2020年06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实验组设为非月经期异常阴道出血的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为无异常阴道流血子宫肌瘤患者。根据第9版教科书年龄18-43岁定为育龄组;44-54岁定为绝经过渡期组(我国妇女平均绝经年龄为49.5岁,80%在44-54岁之间〔1〕)。 应用Excel双录入,核对无误后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用R×C列联表卡方检验、四格表卡方检验及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用于子宫肌瘤阴道异常出血危险因素的分析,并分别得到OR值与相应95%的可信区间。在此模型中,OR值>1认为是危险因素,OR值<1认为是保护因素。统计学显著性水平设定为双侧p≤0.05,即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部统计分析选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将与子宫肌瘤阴道异常出血相关的33项临床指标纳入单因素分析得出,月经周期异常、肌瘤位置(子宫颈肌瘤)、肌瘤直径≥9cm、血红蛋白异常、子宫内膜癌、核分裂像>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是子宫肌瘤阴道异常出血的危险因素;2.子宫肌瘤异常阴道出血核分裂像>5个与子宫内膜病理性改变和异常阴道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1. 子宫内膜发生病理改变是子宫肌瘤患者引起异常阴道出血的原因之一。2.月经周期异常、子宫颈肌瘤、肌瘤直径≥9cm、血红蛋白异常、子宫内膜病理改变均是子宫肌瘤阴道异常出血的危险因素;子宫肌瘤核分裂像>5个是子宫平滑肌瘤出现异常阴道出血的独立高危因素;3.子宫肌瘤核分裂像>5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理改变有统计学意义。进行单因素分析后得知,月经周期、肌瘤位置、肌瘤大小、血红蛋白、子宫内膜病理变化均子宫肌瘤阴道异常出血的发生有关。 关键词育龄;绝经过渡期;子宫平滑肌瘤;异常阴道出血;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6.
ObjectiveClinical outcomes of 500 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treated uterine fibroids and adenomyosis are analyzed and presented.Materials and methodsThis is a retrospective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from a single tertiary medical center. From April 2015 to October 2018, 546 cases were enrolled for the study. After excluding 46 patients with less than 3 months of follow-up period, there were 404 fibroids, 149 adenomyosis and 53 mixed conditions entered for analysis. The patients’ uterine fibroids and adenomyosis were treated by HIFU according to Chongqing Haifu protocol, with 12 cm diameter transducer of focal length 10–16  cm at 0.8 or 1.6 MHz T2-weight MRI imaging was rendered prior to and 3 month post treatment to assess lesion volume change using non-perfusion volume, which was the primary outcome. Secondary outcomes including quality of life, subjective satisfaction, adverse events and pregnancy rate were determined using self-reported questionnaires. The mean follow up period ranged from 3 to 38 months with an average of 21 months.ResultsThree months after HIFU-treated uterine fibroids and adenomyosis, the lesion size reduced 40.2% and 46.3%, respectively. Symptoms all improved with better quality of life for the fibroid group, while those with adenomyosis or combined diseases benefit the most from pain control. Serum CA125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for all studied groups, and LDH only showed improvement for fibroids group. Number of adverse events is comparable to Chongqing data (approximately 10.2%), with mostly mild and self-resolving conditions. No permanent sequelae or death was documented. Twelve pregnancies are reported in this cohort.ConclusionHIFU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treating uterine fibroids and adenomyosis. The results are reproducible if standardized treatment schedules are followed. It is a promising treatment alternative with the advantages of precision, non-invasiveness, rapid recovery and readiness for pregnancy.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130-133+141
目的 研究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常见致病微生物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 年1 月~2019 年12 月发生的84 例产褥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与同时期未发生产褥感染的200 例产妇进行对照研究,分析产褥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对分离获得的致病微生物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感染组妊娠糖尿病、产钳助产、宫口开全后中转剖宫产患者的分布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妊娠糖尿病是产褥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本研究中共检出致病微生物40 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3 株(占32.50%),革兰阳性菌10 株(占25.00%),支原体16 株(占40.00%),衣原体1 株(占2.50%),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对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20%。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对青霉素及头孢菌素耐药率高,未发现对亚胺培南及万古霉素耐药。结论 产钳助产、妊娠糖尿病、宫口开全后中转剖宫产是产褥感染可能的危险因素,其中,妊娠糖尿病是产褥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临床常见致病微生物谱及耐药率未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宫颈疾病包括宫颈炎症、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近年研究发现阴道微生物菌群产生的细胞因子及局部免疫系统与宫颈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正常女性的阴道微生态环境由多种微生物构成,其中乳杆菌对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宫颈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生率位居第一,其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但并非所有感染HPV者均患宫颈癌,其病因为多因素综合作用。因乳杆菌变化导致的阴道疾病与HPV感染相互作用,共同参与宫颈疾病的发生、进展,系统有效的阴道微生态环境检测对及时调节阴道微生态平衡非常重要。阴道微生物菌群与宫颈疾病之间的关系成为许多学者的研究热点,综述阴道微生态与宫颈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为宫颈疾病尤其是宫颈癌的预防、治疗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子宫腔碘水加压法输卵管再通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寻求一种简便快速、安全有效、经济实用,将造影诊断与输卵管再通治疗结合起来的新方法。方法应用双腔球囊胶管插入子宫腔,充盈球囊堵塞子宫颈内口,用助推器注入碘海醇充盈子宫腔及输卵管,电视动态观察实时点片,完成造影诊断。当发现输卵管阻塞时,用手助推加压,逐渐增高宫腔内压力,使阻塞输卵管被造影剂压力钝性开通。结果本组2698例,插管成功2685例。其中,原发不孕806例,继发不孕1868例,其他24例,输卵管阻塞3082支(右1561支、左1521支),占实有输卵管的59%,加压开通率为77.8%(2397/3082);通而不畅343支(右175支、左168支),加压开通率:93.9%(322/343),出现静脉逆流27例。除局部疼痛及少量阴道流血外,无严重并发症病及病死率。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安全有效,经济实用,将造影诊断与输卵管再通相结合,深受患者欢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非孕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4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非孕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临床特征。方法 本组回顾分析了1993年1月~2001年2月间住院手术治疗40例非孕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非孕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发生率为2.3%。生育年龄多见,绝经后也可发生。有典型表现者2例,占5%,非典型下腹隐痛而无发热者7例,占17.5%,肌瘤结节局部压痛者12例,占30%,无任何症状者30例,占75%,白细胞升高占10例,25%。90%的红色变性肌瘤直径在5cm以上,77.5%为壁间肌瘤。68.6%有典型牛肉样改变,54.8%旋涡状结构存在。65%为单纯红色变性,余35%可合并其他类型变性。结论 非孕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临床过程缓和,症状不典型,易漏诊,不作为手术指征,但因子宫肌瘤往往较大,多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