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16篇
  免费   303篇
  国内免费   183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106篇
基础医学   490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1166篇
内科学   368篇
皮肤病学   452篇
神经病学   67篇
特种医学   3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53篇
综合类   2648篇
预防医学   1085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121篇
  4篇
中国医学   1438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371篇
  2012年   525篇
  2011年   554篇
  2010年   560篇
  2009年   537篇
  2008年   671篇
  2007年   659篇
  2006年   531篇
  2005年   555篇
  2004年   489篇
  2003年   418篇
  2002年   370篇
  2001年   357篇
  2000年   240篇
  1999年   244篇
  1998年   213篇
  1997年   168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分析感染解脲脲原体(UU)及TORCH婴幼儿的状况及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7年11月该院1 332例0~3岁住院婴幼儿,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TOX-Ig M/Ig G、RV-Ig M/Ig G、CMV-Ig M/lg G、HSVⅠ-Ig M/Ig G、HSVⅡ-Ig M/lg G,呼吸道吸出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UU-DNA,并依据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儿TOX-Ig M、RV-Ig M、CMV-Ig M、HSVⅠ-Ig M、HSVⅡ-Ig M阳性率分别为0. 00%、0. 00%、3. 75%、0. 00%、0. 08%。TOX-Ig G、RV-Ig G、CMV-Ig G、HSVⅠ-Ig G和HSVⅡ-Ig G阳性率分别为0. 15%、10. 74%、14. 64%、6. 23%、0. 83%。UU-DNA阳性率为7. 81%。依据月龄分组,新生儿期感染率最高,UU-DNA阳性率为15. 93%,CMV-Ig M检出率为0. 92%。结论 TORCH检测中,CMV的感染率最高,0~3岁婴幼儿以CMV感染为主。新生儿以UU解脲脲原体感染为主。加强孕产妇孕前TORCH、UU检测,对于降低婴幼儿TORCH、UU的感染率,减少婴幼儿TORCH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卫生健康系统凝心聚力、多措并举,以全面均衡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为重点,着力破瓶颈、解难题,不断创新医疗服务模式,织密织细服务管理网络,推动医疗卫生优质资源下沉、工作重心下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相似文献   
3.
4.
5.
宫外孕也称异位妊娠,是指体内受精卵在机体宫腔外部着床,宫外孕破裂出血是妇产科较为严重的一种急腹症,其临床常见表现为突发性下腹疼痛、停经、阴道流血等[1]。卵巢黄体破裂是妇科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症,其发病原因一般包括自发性破裂及外力作用,如下腹受到撞击、用力咳嗽、剧烈奔跑、解大便等促使腹腔压力升高,致使体内黄体破裂[2]。由于两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下腹疼痛,故临床诊断时易出现误诊等情况,若不及时正确诊断和治疗,将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3]。故本研究进一步分析经阴道超声在宫外孕破裂与卵巢黄体破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左氧氟沙星治疗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1月至2005年9月,我们采用左氧氟沙星(可乐必妥)口服治疗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引起的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80例。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80例均为我科门诊随诊的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男56例,女24例。年龄21~49岁。病程3天至2.5年,平均75.4天。近4周内未用抗生素,无肝肾功能损害,无喹诺酮类药物应用禁忌,无其他合并症。所有患者患病前均有婚外性接触史或配偶感染史。72例有典型临床表现,女性主要为白带增多,宫颈充血、红肿、脆性增加,宫颈管口有黏液性或白色分泌物,外阴及阴道痒。男性主要为尿…  相似文献   
7.
梁敏奇  黄川英 《华夏医学》2006,19(3):541-542
为了解本地区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提供了选择抗体生素依据,笔者对972例支原体进行耐药性检测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女性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感染属中医带下病范畴,是临床常见、多发的妇科病之一,且近些年有上升的趋势。据文献报导[1],解脲支原体(uu)是夫妇高检出率的第三种,分别达77·7%(男)和89·9%(女)。细菌、原虫为第一、二位。uu是引起女性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和导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惠阳地区解脲支原体的药物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淋菌性尿道炎 (NGU)目前发病率不断上升 ,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 ,传统上多数用四环素、红霉素治疗。随着耐药性的增多现常用罗红霉素、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由于滥用广谱抗生素、反复感染及慢性迁延等原因 ,对现常用的抗生素耐药性也逐渐增多。为了解惠阳地区解  相似文献   
10.
10种抗生素对解脲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本地区解脲支原体(UU)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变迁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不同年份采集的男性尿道和女性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解脲支原体培养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支原体药敏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 共分离出109株解脲支原体,对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强力霉素(97.2%)、克拉霉素(71.6%)、司帕沙星(44%)、阿奇霉素(32.1%)、美满霉素(22.9%)、氧氟沙星(18.3%)、罗红霉素(15.6%)、交沙霉素(8.3%)、环丙沙星(2.8%)、壮观霉素(1.8%).前4位耐药率依次为环丙沙星(66.1%)、氧氟沙星(44%)和壮观霉素(40.4%),交沙霉素的耐药率为17.4%.同种抗生素对不同时间分离的解脲支原体的药敏试验显示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的敏感性差异具有显著意义(χ^2=8.67,P<0.05;χ2=12.6,P<0.05).结论 强力霉素和克拉霉素是本地区治疗解脲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抗生素对解脲支原体的敏感性随着时间的变迁有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