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133篇
预防医学   17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0篇
中国医学   84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中华麻醉学杂志》编委会第七届及第八届海外编委、《麻醉与镇痛》中文版创始人、国际麻醉研究学会(IARS)前主席K.C.Wong教授于2006年5月18日因癌症医治无效,在台北逝世。K.C.Wong教授于1936年11月12日出生于重庆市,8岁随父亲到美国檀香山,在那里接受教育并开始了事业生涯。他谦逊和蔼、学识渊博、医技精湛、医德高尚。不仅是美国麻醉学界一位领军人物,也是中国麻醉学界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3.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16(9):666-666
朱盛修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骨科专家,是我国显微外科学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之一。2006年8月18日16时44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  相似文献   
4.
“万金油”的创始人——胡文虎,人们称“万金油大王”。祖籍福建省永定县,于1882年出生于缅甸仰光。1908年,他继承父业,执掌永安堂,未几即称雄于国际药业市场。他的商业操作技术乃无价之宝,历久弥珍。他生产的“虎标万金油”占据了国际市场.使全球半数人口受用并成为其消费对象。因生意火爆,胡文虎一时间成了华人世界老幼皆知的富豪。  相似文献   
5.
《针灸临床杂志》2009,25(4):47-47
魏氏钩九针中医四位五法——“钩活术”,独创术式,直达病所,针眼大小的皮损,不缝合,不换药,痛苦小,损伤小,只要具备一定条件的大、中、小型医院、诊所都能开展,“钩活术”用于治疗颈椎病、腰椎是盘突出症、骨质增生症,椎管狭窄症,手术失败综合症。“魏氏巨钩针”获国家专利(专利号:200320129212.7),巨钩针四位五法术式——“钩活术”在2005年2月4日通过河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成果鉴定号为:20050306,并荣获河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河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相似文献   
6.
William Arbuthnot Lane是20世纪初英国最出色的外科医生。他出身伦敦著名的盖氏医院(Guy's Hospital),在外科许多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首创在“不接触技术”下用钢片固定骨折,用凿开放泄脓法治疗脓性中耳炎及乳骨炎,替初生婴孩补颚裂和唇裂,行颈部食道癌切除术,而他发明的内固定技术使他的名字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7.
美式脊柱矫正(Chiropractic),原意为用手作实践,来练习。在香港称脊椎神经科,台湾称之“整脊”。它起源于欧洲,创始人为加拿大的D.D.pahner,黑人打更人Harvery由于搬运重物,被砸了一下,从此变成了聋子。1895年9月15日pahner无意当中摸到他的第四胸椎,感觉和别的不一样,就试探性的推了一下,结果Harvery马上不聋了。这次治愈给了pahner一个启示:  相似文献   
8.
晓红 《家庭医学》2006,(22):57-58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不仅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且是一个养生学家。他虽出身贫贱,一生坎坷.却活了72岁.这在那“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是少有的老寿星了。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店》2006,(5):27-27
“我们应当永远铭记:药物是为了人类而生产,不是为了追求利润而制造的。只要我们坚守这一信念,利润必将随之而来。”默沙东用其母公司默克公司创始人乔治.默克二世的解释回答记者。默沙东的行为为这一理念提供了佐证。为使中国尽可能地减  相似文献   
10.
走进斯坦福     
王燕 《山东卫生》2009,(11):59-60
许多文章都用“粗犷”、“开阔”、“黄砖红瓦”等字眼把斯坦福大学校园形容成一个美国西部的农场。该校致校友的欢迎信上也赫然写着“欢迎来到农场”.主要原因是学校的土地来自于该校创始人利兰·斯坦福先生捐赠的家庭农场.我在踏进校园的那一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