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作者以30名年龄19~25岁的浙江省赛艇运动员为对象,进行为期5天的膳食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级别运动员总热量摄入都是充足的,但三大供能营养素的比例值得商榷,均存在脂肪摄入量过多,约占总热量的28%~39%,碳水化物摄入量偏低,约占总热量的45%~56%的情况。蛋白质供给良好。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摄入量充裕,而维生素A摄入不足,只占标准供给量的54%~69%。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大负荷训练期间进行间歇性低氧训练对男子赛艇运动员生理机能的影响。方法:12名男子赛艇运动员分成低氧组和对照组,低氧组在赛前大负荷训练期间进行为期4周、每周5天、每天1小时的间歇性低氧训练,其余日常训练两组相同。实验期间每周测试运动员的睡眠质量、耐缺氧能力以及血红蛋白、血尿素、肌酸激酶等指标。结果:4周间歇性低氧训练后,低氧组运动员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尿素水平和肌酸激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低氧组在耐缺氧实验中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低氧组睡眠质量指标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以提高男子赛艇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间的耐缺氧能力,改善睡眠质量,间接促进机体在承受大负荷训练负荷时的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3.
国家赛艇队运动员血清肌酸激酶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分析了奥运年 (2 0 0 0年 )国家赛艇队运动员的血清CK值。结果显示 ,在几种训练手段中 ,力量训练对血清CK的影响最大 ;高负荷力量训练后 7名女性选手的血清CK活性平均相当于训练前的 15 3倍 ;肌肉协调性和比赛的压力对运动员的血清CK也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武好 《东方养生》2012,(7):136-141
2008年5月,中国奥运火炬在神州大地传递至香港的时候。有一幕极具文化特色和人文精神的场面出现,至今令许多人难以忘怀,让龙舟爱好者喜闻乐道,这就是以赛龙舟的方式承载奥运圣火过江。九只龙舟,九分钟的时间,1200米的水程,却定格在众人的脑海中。中西文化的圆融会通,生动活跃的场面,激动振奋的人心,让一叶龙舟,汇聚了世界所有人的钦羡眼光。  相似文献   
5.
刘可 《科学健身》2009,(9):20-27
<正>你之所以会在冬天感觉到脆弱,是因为——你确实脆弱。当你在冬天准备开始健身时,你的关节和肌腱都需要正确的热身来防止受伤。同时,充分的热身也是你保持肌肉强壮且不停生长的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赛艇训练的周期特点,以及训练特点和运动机能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以福建省参加十运会的8名男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为对象,自2004年12月19日到十运会期间,对其进行三个周期的训练。在各周期的测试周对乳酸阈功率、2000m测功仪平均功率、Hb、BU、CK进行监测。结果与结论:(1)在第二周期加大运动负荷后乳酸阈功率上升趋势有所下降,而在第三周期又有所回升,在整个大周期中呈逐渐上升趋势;乳酸阈功率利用率的变化表现为快速上升,缓慢下降,最后趋于平台这样一个曲折向上的特点。整个周期训练中,在2000米专项划后乳酸浓度不断增加,第二周期提高最显著,表现出良好的训练效果。(2)Hb、BU和CK均表现出随运动负荷变化的周期性特点,在第一周期(有氧负荷周期)各指标变化不显著,在第二周期加大训练负荷后,Hb达到全年的最低值,BU达到全年的最高值,而CK最高值出现在大强度训练的第三周期。(3)三个周期的平均训练量分别为170km/周、176km/周和165km/周,冬训期间有氧训练占83.5%,冬训后训练周期有氧训练比例平均为79%。各周期训练量呈恢复调整→逐渐上量→大运动量→减量的周期性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7.
营养     
牛初乳对优秀赛艇运动员强化耐力训练期免疫功能的影响;力竭运动后大鼠脑皮质运动区谷氨酸受体NR2A蛋白含量及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的变化;酸化豆粉对大鼠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乳糖诱导极耐高温木聚糖酶基因B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虫草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导微核的抑制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低氧训练模式对运动员血清CK和BUN的影响。方法:24名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被随机分为4组,即低住低练(LoLo)组(对照组)、高住低练(HiLo)组、低住高练(LoHi)组和高住高练低练(HiHiLo)组,每组6人。对照组按正常计划训练;HiLo和HiHiLo组每周进行6天低氧睡眠,每次10~12h,同时HiHiLo组每周再进行3次低氧训练,每次1·5~2h;LoHi组除正常训练外每周进行3次低氧训练,每次1·5~2h。各组进行低氧训练和睡眠时氧分压为15·4%(模拟海拔2500m),大气压为常压。各组运动员常氧训练计划完全相同。分别于训练前3天,低氧训练第1、2、3、4周末以及低氧训练结束后第1、2周末进行血清CK和BUN的测试。结果显示:(1)4组运动员血清CK在低氧训练过程中的总体变化趋势表现为:先迅速上升,而后逐渐下降,低氧训练结束后第2周又迅速上升;各组间变化趋势有所不同,且训练第2周末,HiLo组与LoLo组、LoHi组与Hi-Lo组、HiHiLo组与LoHi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2)4组运动员BUN在低氧训练开始后均呈逐渐上升趋势,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低氧训练结束后第2周基本恢复至训练前水平,整个训练过程中各组BUN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模式低氧训练对机体造成的刺激程度虽有差异,但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通过观察赛艇运动员最大负荷运动后血浆心钠素与心血管功能的变化,探讨赛艇运动对心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提示,最大负荷运动时,血浆心钠素水平有训练者显著高于无训练者,训练水平高者显著高于训练水平低者,且与良好心血管功能和运动应激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10.
Ran Zuo 《科学健身》2010,(1):90-97
<正>想要拥有运动员般的体格吗?那就跟着我们这次的训练大全来进行训练吧。想象一下那些拥有着完美体魄的运动员他们身体的每一部分他有着橄榄球明星选手的二头肌,奥林匹克赛艇选手的背阔肌,速滑金牌选手的股四头肌,以及健美精英的三角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