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1 病例患者男 ,2 0岁 ,以发热伴咽部不适9天入院。患者自述 9天前踢球后自觉发热 ,伴咽部不适 ,鼻塞、流涕 ,偶有干咳。体检 :体温 37.8℃ ,皮肤无黄染 ,扁桃体轻度肿大 ,咽部充血 ,双侧颈部及腹股沟可及多枚肿大淋巴结 ,双肺 (一 ) ,肝肋下未及 ,脾肋下 1cm。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 13× 10 9/L ,淋巴细胞 6 5 .8% ,红细胞 4 .5 2× 10 12 /L ,单核细胞 0 .7× 10 9/L。血涂片 :粒红系增生活跃 ,巨核细胞数量增多 ,成熟淋巴细胞 2 5 % ,可见异型淋巴细胞。血生化 :谷丙转氨酶 5 4 2U/L ,谷草转氨酶 5 13U/L。各项抗体检查 :患者发病第 9天…  相似文献   
3.
转移性恶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三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转移性恶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转移性恶性AML患者3例.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36、55和37岁.主诉为持续性患侧腰痛1~6个月.2例B超、CT检查发现患肾实性占位.1例B超见肾肿块内不均匀高回声光团,CT测得脂肪负值信号.2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行肾切除术.3例均未放化疗. 结果 肿块切面灰红、灰黄,质软.病理镜下观察:2例瘤细胞呈上皮样,核有异型,伴坏死;1例大多区域为梭形平滑肌,脂肪细胞和血管混杂生长,部分区域细胞呈上皮样.免疫组化结果 均为VM(+),HMIM5(+),Melan-A(+),S-100(-),CK(-).3例病理诊断均为恶性肾AML,2例为上皮样型,1例为经典型、部分上皮样型.1例术后7年出现肺转移,行肺叶切除加清扫,随访12年无瘤生存.1例术后6年复发,行肿块切除术;术后lO年发现肝、后腹膜转移,再行肿块部分切除,随访12年带瘤生存.1例术后4个月出现肝、后腹膜转移,行肿块部分切除,3个月后失访. 结论 恶性肾AML罕见,诊断依靠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治疗方法无特殊.  相似文献   
4.
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患者,女性,78岁,因左上臂肿胀伴指端麻木4年余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查体:左肩及上臂肿胀明显,皮肤红肿,左上肢活动受限,左手指麻木不适,左手握拳不能。X线:左侧肱骨上中段形态不完整,骨皮质毛糙,骨髓质致密,髓腔内密度增高,与正常段分界尚清,相邻软组织肿胀(图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SRC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表型。方法对6例DSRCT患者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表型进行研究,并复习了有关文献。结果6例DSRCT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19~44岁,平均29.8岁。发生于腹腔4例,其中2例同时有盆腔累及,以腹痛伴触及腹块就诊,1例发生于肺部,1例发生于睾丸及精索。肿瘤最大径范围5~10 cm,平均7.8 cm。镜下所见,肿瘤细胞呈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巢状排列,大的瘤巢中央可见坏死,肿瘤细胞核小而深染,胞质稀少,界限不清,核分裂象多,瘤巢之间为大量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免疫组化显示所有病例均弥漫强阳性表达AE1/AE3、VIM及desmin,部分病例尚表达EMA、NSE、CD56、CGA、SYN、S-100及PLAP,无1例表达LCA及MyoD1。随访结果4例术后4~15个月(平均11个月)内死亡,2例分别带瘤生存1个月、20个月。结论DSRCT为罕见、侵袭力强的高度恶性肿瘤,好发于年轻男性,大部分发生于腹腔及盆腔。瘤细胞具有神经、间叶和上皮标记复合表达,预后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HEP、AFP、CK19及CD10在肝脏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72例肝细胞肝癌(HCC)、62例胆管细胞癌(BCC)、27例混合性肝癌(CHC)、40例肝脏转移性癌(MC)及10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分别进行HEP、AFP、CK19及CD10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HEP在HCC中表达率为91.91%,明显高于BCC(9.67%)、MC(12.5%)及AML(0%)(P〈0.01),且HEP表达与HCC的分化相关;AFP在HCC、BCC、CHC、MC及AML中表达率分别为47.79%(130/272),0%(0/62)、48.14%(13/27),10%(4/40),0%(0/10),其在HCC中的表达亦明显高于BCC、MC及AML(P〈0.01);HCC及BCC中CK19的表达率分别为23.16%(63/272)、100%(62/62),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1);而CDl0在HCC中呈现特征性的细胞间小粱状、分支状及逗点状着色,阳性率为50.74%,而在BCC、MC及AML均无此着色。结论联合检测HEP、AFP、CK19及CD10对区别HCC及非HCC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 ,35岁。发现左颈部肿块 10年 ,渐增大 ,曾在外院以结核治疗无效。临床检查 :左颈颌下多个淋巴结肿大 ,无疼痛、无压痛 ,较硬、略活动。血常规 :WBC 3 0× 10 9/L ,N 0 5 5 7,RBC 4 6 8× 10 12 /L ,Plt 115× 10 9/L。肝、脾无异常。2 病理检查送检肿块 6cm× 3 5cm× 2cm ,色灰白 ,质实并细腻 ;镜下为淋巴结组织 ,淋巴结结构大部分破坏 ,仅周围见边缘窦残存 ,淋巴结内见多个边缘模糊的结节 (图 1) ,结节内见大的瘤细胞和反应性增生的小淋巴细胞 ,伴有数量不等的组织细胞 ,而无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8.
例1男,34岁,体重66k,因“发现左腹部肿块20余d”于2005年2月25日入院。体检:肝肋下7cm、剑突下10cm,质硬、无压痛、表面粗糙、可扪及结节,两侧下腹可扪及15cm×10cm×7cm大小肿块,质硬表面不平整,固定,边界清楚,无压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5.0×10^9/L,中性粒细胞0.78,血红蛋白121g/L.丙氨酸转氨酶16U/L,血肌酐67μmol/L.尿素氮1.7mmol/L。人院后肿块穿刺病理检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