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目的 研究甘草次酸分子结构中3-羟基和30-羧基对离体大鼠肝细胞摄取甘草次酸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甘草次酸3-羟基酯类衍生物和30-羧基酰胺类衍生物,进行甘草次酸衍生物抑制离体大鼠肝细胞摄取甘草次酸的实验,按照双倒数法作图,判断甘草次酸衍生物对离体大鼠肝细胞摄取甘草次酸的抑制类型,并计算抑制常数Ki.结果 甘草次酸衍生物可竞争性抑制离体大鼠肝细胞对甘草次酸的摄取,30-羧基酰胺类衍生物的Ki小于3-羟基酯类衍生物.结论 甘草次酸具有肝靶向的能力;为保证甘草次酸的肝靶向性,适宜与30-羧基成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近5年细辛脑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报告的回顾性研究,探讨该药品产生不良反应的类型、规律及趋势。方法检索CNKI、维普期刊数据库与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统计细辛脑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病例报告。结果共发现细辛脑注射液致不良反应报告128例,其中全身过敏样反应66例(过敏性休克34例),消化系统损害27例,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6例,其他不良反应9例,儿童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占87.5%。制剂处方中的吐温-80是导致其过敏性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结论细辛脑注射液致不良反应引起高度重视,须尽快开展该药品的安全性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制多种油脂肪乳注射液并初步考察其质量.方法 参考原研制剂SMOFlipid(R)的处方组成,采用二步法制备多种油脂肪乳注射液,以外观性状、粒径、pH值、含量和有关物质等为评价指标,考察乳化温度、卵磷脂加入方式、初乳剪切转速、时间以及高压均质压力、灭菌温度等关键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由此确定样品的制备工艺.在此基础上,采用溶血性、血管刺激性试验初步评价样品的安全性;采用长期试验法考察其稳定性.结果 优选的制备工艺为乳化温度60℃、剪切速度1.9×104 r·min-、剪切时间10 min、均质压力8000 psi,灭菌条件121℃、8 min.自制多种油脂肪乳注射液的平均粒径为306.9 nm,Zeta电位为-30 mV,在25℃条件下稳定性良好,溶血性、血管刺激性检查均符合要求.结论 温度与时间、高压均质压力、灭菌条件等因素对初乳的质量影响较大,应进行严格控制,自制产品的质量可达到原研制剂相关质量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TAⅡA)、丹参酮Ⅰ(TAⅠ)、隐丹参酮(CTA)及二氢丹参酮Ⅰ(DIA Ⅰ)对U26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CCK法检测4种丹参酮类化合物对U266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用Annexin-V-FITC/PI检测细胞的凋亡,用PI法检测细胞周期;收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骨髓标本,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SC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种丹参酮类化合物对MSCs分泌白介素6(IL-6)的影响.结果 4种丹参酮类化合物对U266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DIA Ⅰ较其余3种化合物的作用更强,引起细胞早期凋亡较多,细胞周期被阻滞在S期;DIAⅠ能明显抑制IL-6的分泌,其余3种化合物对IL-6的分泌作用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IA Ⅰ能明显抑制多发性骨髓细胞株U266的增殖,其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MSCs分泌IL-6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二元溶剂分散法制备莪术油纳米粒(ZTO-NP)的制备工艺技术条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以形态、粒径、包封率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考察分散剂浓度、载体材料用量、有机相体积和搅拌时间等影响因素,筛选出比较理想的制备工艺。结果最佳工作条件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普朗尼克F68)0.1%,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0.01g,搅拌时间4h,丙酮体积1mL。所制得的纳米粒为圆整的类球形粒子,表面光滑,平均粒径为233.1nm(PDI值为0.047),zeta电位为-22.1mV,包封率为70.01%,载药量为57.55%。结论二元溶剂分散法可用于薮术油类液体药物纳米粒的制备。  相似文献   
6.
不同类型苷类在大孔吸附树脂上的吸附纯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研究黄芩苷等 3种具有不同类型母核的苷类中药成分在大孔吸附树脂上的吸附纯化特性。方法 :以黄芩、栀子和白芍为样本考察它们在D101等 6种不同树脂上的吸附纯化特性。结果 :6种非极性树脂对 3种苷类总体静态吸附能力为黄芩苷 >芍药苷 >栀子苷 ,其洗脱溶剂分别为 75% ,25% ,45%的乙醇 ,洗脱率分别为60% ,93% ,93%。结论 :具有相似母核结构的苷类分子在同一树脂上吸附能力不一定相似 ,但吸附力的大小与分子结构有关 ,对苯乙烯型树脂而言 ,被吸附的分子母核双键数目越多 ,分子与树脂吸附作用力越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α-细辛脑乳液型(脂肪乳)与溶液型注射剂的体内药动学行为和组织分布情况,为拓展注射剂类型奠定基础。方法:以α-细辛脑市售注射剂(溶液)为对照,尾静脉注射给药,HPLC测定大鼠血浆和小鼠组织中的药物浓度,进行相应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结果:大鼠单剂量静注α-细辛脑脂肪乳和溶液后,其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相似并均符合二室模型,但脂肪乳的组织分布能力强于溶液;小鼠单剂量静注脂肪乳和溶液后,α-细辛脑在小鼠肺中的分布相似,但脂肪乳增加了α-细辛脑在肝、脾中的分布,减少了其在心、肾、脑中的分布。结论:α-细辛脑脂肪乳与溶液静注后的血药浓度相似,但脂肪乳显著改变了α-细辛脑的体内组织分布。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制α- 细辛脑静脉乳剂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以大豆油为油相,注射用大豆磷脂与泊洛沙姆188为乳化剂,制备α-细辛脑初乳,再采用高压均质机匀化初乳,制成α- 细辛脑静脉乳剂.结果 所制乳剂的平均粒径为293.2 nm,Zeta电位为-25.6 mV;25℃下避光放置360 d,其粒径分布、Zeta电位、pH、含量及外观性状等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研制的α-细辛脑静脉乳剂理化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9.
一种茶碱时辰给药系统释药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制备一种用于哮喘的夜间治疗的具有"慢速-快速"双相释药特征的茶碱时辰给药系统,并考察其释药机制。方法分别以磷酸钠和氯化钠为内外层渗透推动剂,制备双层片片芯(tablet-in-tablet core),并包以半透膜组成给药系统。考察包衣膜厚度对茶碱释放的影响及溶出过程中系统内微环境的变化过程。结果包衣膜在溶出过程中维持完整,包衣增重不影响系统双相释药的特征,增重范围控制在15~22mg·片-1时该给药系统具有理想的释药曲线。释药过程中系统内部环境处于不断变化中,系统内渗透压由11000降低至4000mmol·L-1,系统内pH值由7.0上升至11.2以上。结论本试验成功制备了一种具有"慢速-快速"双相释药特征的茶碱时辰给药系统,其释药受系统内微环境的渗透压及pH值调节。快速释药阶段系统微环境pH值升高,茶碱溶解度在此pH条件下增大,渗透压及增大的溶解度同时作用加速了茶碱释放。  相似文献   
10.
不同指标预测葛根注射液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不同指标预测葛根注射液稳定性的差异,为稳定性评价指标选择的必要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经典恒温加速试验法预测稳定性,注射液中葛根总黄酮与葛根素的含量测定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与HPLC法。结果 注射液中有效部位总黄酮与有效成分葛根素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规律,分别以二者为指标的t0.9% ℃为0.63a和1.82a。结论 不同类型的稳定性评价指标对制剂的稳定性预测结果存在较大影响,提供充分的稳定性评价指标选择依据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