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76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张家维,汉族,广东省阳江市人,1937年12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四批中医名师带徒的中医针灸专家。1965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曾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系主任、针灸研究所所长,以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平议组成员、全国中医药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2.
背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是近年发展起来研究穴位特异性的重要武器。目前大多数的针刺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仍采用组块设计,而且绝大多数的都是在入针之后进行功能像扫描,认为入针后的静息段为纯静息,做为基线对照。但这与传统的针灸理论相冲突,因为传统针灸认为入针后也会出现入针效应。 目的:探讨如何选择针刺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的基线。 方法:采用Hui的多组块设计,对入针后的效应进行相关分析,观察入针后是否有脑功能激活。 结果与结论:触觉刺激在刺激完成后,静息阶段不存在明显的脑功能变化;而针刺的入针时会产生一定的脑功能变化,入针后的静息段并非纯静息段。入针后的静息段也许不适于作基线。  相似文献   
3.
4.
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SPF实验室,选用符合实验要求的雌性SD大鼠36R,随机分成三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推拿组。对模型组、推拿组进行颈椎病造模,造模成功后第3日开始接受推拿治疗。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剪取C3~7节段椎体,剔除周围软组织后置于10%甲醛溶液中固定,送广州中医药大学病理科作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三组的颈椎间盘的改变。结果:模型组可见椎间盘纤维环变粗糙,呈轻度玻璃样变性,髓核皱缩,增生的软骨细胞和纤维组织比较密集。正常对照组可见椎间盘纤维环较光滑,无玻璃样变性,髓核清晰,软骨细胞和纤维组织比较稀少。推拿组可见椎间盘纤维环略粗糙,未见明显的玻璃样变性,软骨细胞和纤维组织增生不如模型组明显。表明推拿能减少因造模而导致的颈椎间盘的损害。其机理可能是疏通经气,舒筋通络,促进受损伤的肌肉、韧带组织的修复,及增加其他软组织的代偿功能,从而改善和减少颈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5.
谢惠云  张家维 《新中医》2012,(8):122-12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电针治疗,2组均治疗3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目测类比定级法(VAS)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电针针刺治疗疗效相当,在VAS评分比较方面,穴位埋线的治疗组优于电针治疗的对照组,且穴位埋线具有治疗次数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RBC钠泵为客观指标,以气虚病人为观察对象,以针刺补法为主要手段,探讨气虚病人的RBC钠泵活性和针刺补法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结果显示:气虚病人RBC钠泵活性降低;针刺补法可以提高钠泵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穴位埋线与药物对绝经后女性骨代谢、自由基水平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将65例绝经后女性随机分配至埋线组(33例)和药物组(32例)。埋线组以三阴交、肾俞、关元为主穴,辅以随证配穴,每2周埋线1次;药物组口服妇复春胶囊,每天1次,每次2粒。两组均以3个月为一观察疗程,均在疗程开始当天及疗程结束的当天,进行症状体征评分及抽取患者肘静脉血做相关指标检测,同时,在1个疗程结束后对穴位埋线疗法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另选择月经周期规则的正常育龄女性28例,仅做排卵期性激素检测。结果:①埋线组总有效率为93.9%(31/33),药物组为96.9%(31/32),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骨钙素(BGP)、降钙素(CT)、甲状旁腺激素(PTH)、碱性磷酸酶(AKP)含量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P0.01);②两组绝经妇女血清雌二醇(E2)含量均较正常育龄女性明显降低(均P0.001),经治疗后,两组E2含量皆有明显增加(P0.05,P0.01),埋线组该作用弱于药物组(P0.05),但埋线组较药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③埋线组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比较,差异显著,SOD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MD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结论:穴位埋线能提高绝经后女性的低雌激素水平,安全性好,能调节绝经后女性的骨代谢、自由基水平,从而对绝经后包括骨质疏松症在内的退化性疾病及延缓衰老的进程具有积极的防治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家维教授临床运用素髎穴经验撷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军  张家维 《中国针灸》2005,25(11):787-789
素(骨戮)为督脉第25个腧穴,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各种鼻疾.张家维教授根据古代医籍有关素髎功效的记载,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创造性地扩大了素髎穴的临床运用,并配合独特的飞针疗法,治疗小儿多动症、面部三病症及一些下焦病症,应手取效.  相似文献   
9.
电针对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电针对糖尿病所致学习记忆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四氧嘧啶腹腔注射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电针6周后糖尿病大鼠血糖、体重的变化,并用Morris水迷宫法观察电针对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1)治疗后电针组与模型组的体重均明显低于正常组,电针组体重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2)电针组治疗前后血糖差异非常显(P<0.01),但仍然高于正常组(P<0.01);(3)模型组的逃避潜伏期较正常组明显延长,P<0.01。电针组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与正常组比较,其逃避潜伏期仍较长,但两之间差异无显性,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每天的逃避潜伏期均较正常组延长,差异有显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第1、2、4、5天的每天逃避潜伏期均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或P<0.01;电针组第3天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有所缩短,但差异无显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电针组大鼠每天逃避潜伏期均较正常组延长,但差异无显意义,P>0.05。结论:(1)电针能够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并增加其体重。(2)电针能够改善糖尿病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电针对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应,并与尼莫地平的作用结果进行比较。方法:①收集1999-03/2000-08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科及针灸科住院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45例,男24例,女21例。均对评估项目知情同意。参照中国中医药学会消渴病(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大会通过的消渴病呆病的分期辨证标准,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早、中、晚三期。②根据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评分,将在同一等级内得分相同或±1~3分的患者,随机分到电针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控制血糖治疗。电针组:主穴:四神聪、百会、双风池、双本神、双内关。配穴:早期加气海、双脾俞、双足三里;中期加双丰隆、双血海、双肾俞;晚期加关元、双肾俞、中脘、四关穴。操作:用30号不锈钢毫针,快速进针,得气后,主穴接电针仪,通以疏密波,频率约14~26次/min,30min/次,余穴施平补平泻手法,1次/d,连续5d后休息2d,共6周。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剂口服,30mg/次,3次/d,连续治疗6周。③疗效判定标准:显效: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上升10分或以上;有效: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评分上升5~9分;改善: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评分上升1~4分;无效:长谷川痴呆修改量表不变或下降。④采用卡诺夫斯基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分期分级评分法,Ⅰ期1级(100分):对自己原有各种活动和工作能完成且不觉疲乏;Ⅴ期10级(10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专科治疗和护理]。⑤计量和计数资料差异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45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疗效:电针组优于对照组(χ2=8.83,P<0.05)。②卡诺夫斯基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电针组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t=2.58,2.46,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前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电针能改善糖尿病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电针治疗效果优于尼莫地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