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4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正国  苏东金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8):1999-1999
患者男,50岁。咳嗽、咯血5d伴胸闷半天,于2004年3月3日入院。患者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血。患病后无发热、寒战、曾在当地卫生院经抗感染止血治疗稍好转。半天前突然发生大量咯血,量约300m L,伴胸闷转入我院。患者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及胃病史。体检:胸廓对称,双肺呼吸?..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国版甲状腺影像数据与报告系统(C-TIRADS)、BRAFV600E 基因检测及二者联合对细针穿刺细胞学难以定性的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2020年1月—2021年4月的甲状腺手术患者53例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完成超声、细针穿刺抽吸及BRAFV600E基因检测,选取细针穿刺细胞学难以定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3例患者共62个结节。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C-TIRADS、BRAFV600E基因检测及二者联合诊断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 C-TIRADS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92.50%、50.00%、77.08%、78.57%、77.42%。BRAFV600E基因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55.00%、100.00%、100.00%、55.00%、70.97%。C-TIRADS联合BRAFV600E基因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95.00%、50.00%、77.55%、84.62%、79.03%。C-TIRADS及联合诊断对甲状腺癌诊断的敏感性高于BRAFV600E基因检测(P<0.001),BRAFV600E基因检测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高于C-TIRADS及联合诊断(P<0.05)。C-TIRADS、BRAFV600E基因检测及联合诊断对甲状腺癌诊断的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IRADS及BRAFV600E基因检测对于细胞学难以定性的甲状腺结节均有良好的诊断效能,术前联合应用可以更好地评估甲状腺结节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对比超声引导下两种不同聚桂醇硬化方法治疗甲状腺囊性肿块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根据聚桂醇一次注入(n=34)及聚桂醇反复抽吸(n=26)分组,根据治疗后肿块大小改变比较评估疗效、穿刺异常情况及不良反应。 结果 一次注入组与反复抽吸组的年龄、性别、术前囊肿体积、囊液性质组成、介入操作时间及最终囊肿体积缩小率的组间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反复抽吸组对甲状腺囊性肿块硬化的总有效率(96.2%)显著高于一次注入组(76.5%),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反复抽吸组抽出的囊液量和术后随访囊肿体积较一次注入组显著增加(P=0.025和0.013),但其针尖脱出的穿刺异常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显著高于一次注入组(P=0.018)。结论 超声引导下介入联合聚桂醇反复抽吸硬化是治疗甲状腺囊性肿块的微创、安全、疗效确切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64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疗效和体会,探讨射频温控热凝术的方法、技巧和手术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2001年7月—2011年3月在我院分别采用眶下孔入路法、侧入路法、前入路法和其他入路进行射频治疗的64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64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接受射频治疗,首次止痛率分别为眶下孔法98.3%、侧路法91.0%、前路法95.5%,首次射频治疗总有效率为96.0%,经6个月~2 a随访到的395例患者中,1年内复发率为9.6%,2年内复发率为20.5%,经再次射频治疗或手术治疗均获得完全止痛。结论: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可靠,操作简便、适应证广、并发症较少,CT定位能提高穿刺精确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肠癌发生部位和病理类型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120例大肠癌患者的发生部位、病理类型及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及分析。结果分化中等的腺癌(51.7%)、分化良好的腺癌(27.5%)、分化不良的腺癌(9.2%)、粘液腺癌(8.3%)、印戒细胞癌(1.75%)、未分化癌(0.8%)和腺鳞癌(0.8%)的发生率依次降低:大肠癌发生的部位自直肠(55.8)%、乙状结肠(19.2%)、盲肠(9.1%)、升结肠(5.8%)、横结肠(3.3%)、多部位(2.5%)、肝曲(1.6%)、降结肠(1.6%)和脾曲(0.8%)依次降低;乙状结肠癌患者中,分化好的腺癌、分化中等的腺癌、分化不良的腺癌的发生率分别为17.4%、60.9%、4.3%,而直肠癌患者中相应的比率为20.0%、48.7%、10.40%(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中腺癌发生率较高,多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大肠癌发生部位和病理类型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分清化浊胶囊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分清化浊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尾iv阿霉素法制成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第一次尾iv阿霉素(4 mg/kg)1周后,第二次iv阿霉素(3.5 mg/kg)。造模成功后,对照组和模型组ig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ig黄葵胶囊混悬液;其余治疗组ig分清化浊胶囊混悬液。每日一次,疗程4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在给药前、给药7、14、21、28 d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末次给药后,测定大鼠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尿素氮(BUN)、肌酐(Cr),并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变化。结果 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各治疗组尿蛋白定量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造模成功;阳性组、分清化浊胶囊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尿蛋白(P<0.01)。与模型组比较,分清化浊胶囊高、中剂量能升高TP、ALB水平(P<0.01)。分清化浊胶囊高、中剂量对TG及TC有降低作用(P<0.01)。各治疗组对肾功能指标BUN、Cr无明显影响。各治疗组肾脏病变程度较模型组有明显减轻。结论 分清化浊胶囊可以显著降低阿霉素肾病大鼠尿蛋白、TC、TG;明显升高阿霉素肾病大鼠TP、ALB水平,减轻肾脏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7.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癌胚抗原(CEA)、角蛋白(Keratin)及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免疫组织化学,对19例粘液表皮样癌进行了免疫定位观察.结果发现:正常涎腺组织CEA阴性,癌旁正常涎腺组织弱阳性。Keratin导管阳性,部分肌上皮细胞阳性。EMA导管阳性,腺泡阴性。粘液表皮样癌肿瘤组织阳性率CEA 78.9%,Keratin89.5%,EMA 84.2%。同时发现CEA、EMA随着肿瘤的分化降低而减弱,Keratin则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浆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sC)水平与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无斑块组和斑块组,再将斑块组分为稳定斑块组和易损斑块组,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探索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22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172例存在颈动脉斑块,54例无斑块.存在颈动脉斑块的患者中,94例为稳定斑块,78例为易损斑块.斑块组年龄[(71.82 ±9.94)岁对(60.74±13.81)岁;t=6.160,P=0.014]、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比例(11.6%对1.9%;6.169,P=0.020)、收缩压[(148.770± 21.007)mm Hg对(142.240 ± 19.404) mm Hg;t=2.029,P=0.044;1 mm Hg=0.133 kPa]和血浆CysC浓度[(1.046±0.438) mg/L对(0.860±0.214) mg/L;t=3.006,P=0.003]以及颈动脉IMT[(1.122±0.278)mm对(0.878 ±0.250) mm;t =5.762,P=0.000]显著性高于无斑块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优势比(odds ratb,OR)1.07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44 ~1.116;P =0.000]和IMT(OR 31.450,95% CI 6.233 ~ 158.692;P =0.000)是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浆CysC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无显著独立相关性(P=0.217).稳定斑块组仅IMT显著性高于易损斑块组[(1.176±0.285) mm对(1.058±0.258) mm;t=-2.824,P=0.005],而且IMT(OR0.195,95% CI0.059~0.064;P =0.007)是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独立保护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CysC水平与年龄(r =0.375,P=0.000)和血清肌酐水平(r=0.462,P=0.000)呈正相关,但与颈动脉IMT(r=0.075,P=0.264)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未发现血浆CysC水平与颈动脉粥样斑块、斑块稳定性以及IMT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表现,研究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应用。方法:对150例经临床确诊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肠系膜淋巴结超声表现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前后炎症肠系膜淋巴结的位置分布、大小、彩色血流信号丰富程度都有其特征性变化。结论:高频超声可以通过观察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的位置分布、大小、彩色血流信号的变化作出诊断,给临床提供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