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痛经中医外治法的古代文献挖掘,研究其用药规律。以中华医典所收录中医古籍为主要检索源,结合手工检索,对中医外治法治疗痛经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总结。1)中医外治法治疗痛经所使用的药物多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类药物为主,其中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为:当归、五灵脂、肉桂、延胡索,各7次;2)中医外治法治疗痛经所使用的药物药性方面以温热类居多,占总药物频次的56.9%,其使用频次和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寒凉类药物和平性药物;3)药物外治法治疗痛经所使用的药物药味方面,辛味药物使用频次最高,且占有绝对优势,其次为苦味和甘味药物;4)中医外治法治疗痛经所使用药物在归经方面,较多归属于肝经、脾经、胃经药物。中医外治法治疗痛经的用药规律为:药性方面多用温热类药物,药味方面以辛、苦、甘味应用频次较高,归经方面以归肝、脾、胃经的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观察针刺十七椎等多穴对中度原发性痛经患者的即刻镇痛效应.方法:选取中度原发性痛经患者36例,在疼痛时针刺十七椎、地机、三阴交、次髎穴,留针30 min,观察针刺前即时、进针5、10、20、30 min及起针后30、60、120 min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读值.结果:针刺镇痛效应从针刺5min即开始显现,并随着留针时间的持续,针刺镇痛效应逐渐增强至起针后120 min.结论:疼痛时针刺十七椎等多穴对中度原发性痛经患者具有明显的即时镇痛效应,且该效应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脐疗对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神阙穴区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s,TLR2)表达的影响,初步探索脐疗效应与神阙穴区的关系,阐释部分启动机制。方法将5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药物贴脐组、隔药灸脐组、艾条灸脐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构建寒凝血瘀痛经模型,给予相应的处理及治疗。通过免疫荧光法、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神阙穴区TLR2的表达。结果药物贴脐组、隔药灸脐组及艾条灸脐组TLR2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均升高,艾条灸脐组TLR2蛋白表达量高于隔药灸脐组、药物贴脐组(P0.01);药物贴脐组、隔药灸脐组及艾条灸脐组TLR2mRNA表达较模型组均明显升高(P0.01),艾条灸脐组高于隔药灸脐组和药物贴脐组(P0.01)。结论脐疗通过上调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神阙穴区TLR2蛋白及mRNA表达以激活腧穴功能,是诱导神阙信息启动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艾灸神阙穴对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子宫香草酸受体相关蛋白(TRPV2)表达的影响,并部分阐释其效应机制。方法:将3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艾条灸脐组,每组10只。模型组与艾条灸脐组构建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艾条灸脐组造模后给予相应治疗。观察评估各组大鼠扭体反应情况,采用免疫荧光、Western Blot、Realtime-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子宫TRPV2在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扭体潜伏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扭体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艾条灸脐组大鼠扭体潜伏期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且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扭体次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大鼠子宫TRPV2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艾条灸脐组大鼠子宫TRPV2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艾灸通过下调子宫组织TRPV2蛋白及mRNA水平的病理性高表达而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效镇痛;通过调节肥大细胞生物功能而达到镇痛效应可能是其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隔药灸脐法、药物贴脐法、艾条灸脐法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并比较其疗效差异。方法:将5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隔药灸脐组、药物贴脐组、艾条灸脐组5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各组均造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与模型组不给予任何治疗,隔药灸脐组、药物贴脐组、艾条灸脐组分别采用隔药灸脐法、药物贴脐法、艾条灸脐法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治疗前后症状、一般情况的改变,以及治疗后30 min内的扭体潜伏时间及扭体次数,比较各组疗效差异。结果:隔药灸脐法、药物贴脐法、艾条灸脐法均可改善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大鼠的症状,隔药灸脐法疗效最明显;在改善每日饮水量和体质量增长率方面,隔药灸脐法优于艾条灸脐法(P0.01),艾条灸脐法优于药物贴脐法(P0.01);在改善每日进食量方面,隔药灸脐法优于药物贴脐法和艾条灸脐法(P0.01),后两者疗效无差异。隔药灸脐法、药物贴脐法、艾条灸脐法均可延长扭体潜伏期、降低扭体分数、减少扭体次数(P0.01);在降低扭体分数、减少扭体次数方面,隔药灸脐法优于药物贴脐法和艾条灸脐法(P0.01),后两者疗效无差异。结论:脐疗可以减轻寒凝血瘀型痛经模型大鼠的症状,改善饮水量、进食量、体质量增长率等一般情况,且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中隔药灸脐法疗效优于艾条灸脐法,艾条灸脐法疗效优于药物贴脐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