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摘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中医老年病专业、中医骨伤专业、中医妇科专业、内分泌专业、临床流行病学专业等多学科人员组成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临床实践指南编写组,通过文献检索、证据评价、合成推荐建议等程序,历时4年制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循证临床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指南的每个建议之后的右上角方括号中提供了证据强度和建议强度,通过这种方法,使用者可以了解到每个建议的证据级别和建议强度。指南草案形成后,通过4次全国范围内的专家论证、3家医院的临床试应用后,修改完善,形成指南定稿。本指南针对的患者群体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无并发骨折者。本指南供专业中医师使用,拟3年修订1次。 相似文献
2.
DHS内固定微创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较常见的创伤骨折,患者多伴有并存症,死亡率较高。自2002年5月~2005年12月笔者应用微创技术治疗31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63~95)岁,平均74.4岁。按股骨近端骨折AO分型:A1型11例,A2型14例,A3型6例。X线片或骨密度检查均提示有中度或重度骨质疏松改变。受伤原因:室外行走时绊倒和被自行车撞倒8例,室内平地滑倒17例,从床上或椅子上跌倒致伤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并存症,其中高血压15例、慢性呼吸系统感染8例、糖尿病5例、心…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与细胞因子、性激素、骨钙素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与细胞因子、性激素、骨钙素的相关性。方法:两个医院在3个月内收集8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辨证分为肾阳虚衰、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滞血瘀四组,抽取血液样本,检测七个指标:雌二醇(E2)、睾酮(T)、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骨保护素(OPG)、骨钙素(BGP)。结果:E2在四组证型的气滞血瘀组与肾阳虚衰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8),IGF-1z在四组证型的肝肾阴虚组与气滞血瘀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35),余指标的四组证型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雌二醇(E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两个指标可以作为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虚证(肾阳虚衰或肝肾阴虚)与实证(气滞血瘀)的鉴别诊断指标之一,中医证型存在客观的现代医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运用经方辨证分型治疗痛风7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痛风常反复发作不愈,治疗十分棘手。笔者自2003年起将痛风辨证分型为湿热型、湿毒型、瘀血型、脾肾两虚型,采用经方为主,并结合西医治疗71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71例,其中男63例,女8例;年龄25~62岁。湿热型43例,病程平均1·5天;湿毒型18例,病程平 相似文献
5.
骨康胶整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6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9
对6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绝经年限分为两组,应用自拟方骨康胶囊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骨密度。治疗结果:治疗后挠、尺骨及腰椎的骨密度较治疗前有所上升,其中以腰椎骨密度升高为明显,P值分别为〈0.05及P〈0.01?认为中医肾主骨生髓的理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退变椎间盘在骨质疏松椎体应力分布中作用的有限元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有限元方法,研究椎间盘退变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发生的前期力学行为。方法:通过有限元方法建立椎体运动节段有限元模型,赋予骨质疏松及退变椎间盘物理参数,加载负荷后计算椎体应力分布情况。结果:椎间盘的退变导致了椎体局部应力更容易在局部集中。结论:椎间盘退变增加椎体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7.
方药配伍对“温补肾阳方”君药补骨脂有效成分煎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6
选用L12正交表,通过薄怪扫描法,测定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的含量,研究温补肾阳方中各药与补骨脂的配伍变化。结果显示,调配处方时,将补骨脂的捣碎使用,可显著增加有效成分的煎出温补肾阳方的补骨脂与健脾药大枣,黄芪合用,可显著提高补骨脂有效成分的煎出,白芍,丹参,当归,菟丝子可显著增加有效成分的煎出,而制首乌,熟地具有降低胡效成分煎出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磷脂对骨康方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煎出的增溶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5
选用L12(2^11)正交表,观察骨康方中各药与补骨脂配伍后,磷脂和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的煎出量,探讨磷脂对补骨脂有效成分煎出的影响。实验结果提示,中药复汶配伍对有效成分的增溶,存在着多种影响因素;磷脂含量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在骨康提取精制过程中化学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6
补骨脂在骨康方提取精制过程中,补骨脂素可部分转化成异补骨脂素。 相似文献
10.